民间故事:张大户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民间故事:张大户

原标题:民间故事:张大户

公元一九四零年秋后,黄河南岸张家庄张家大院的张财主家遭遇了土匪抢劫,家里的骡马金银细软等财产几乎被抢劫一空,一所三进三出的大院子和十多间瓦房被烧成了一片废墟,只剩下后院的牲口棚和几间破房子幸免于难。一夜之间,赫赫有名的大户张财主成了破落户,他家的一日三餐只好靠好心的乡亲们轮番接济。

屋漏偏逢连阴雨,张财主家被抢劫的第二年又闹起了旱灾,夏秋两季庄稼颗粒无收。没等到年末,张财主家的小孙子张麦斗就被活活饿死了。

庄上的乡亲们见张财主家的小孙子饿死了,大伙也都慌了,因为家家都没有过夜的粮食了。为了活命,庄上的乡亲们只要能走的动的,大都外出逃荒要饭了,只有一些老人和孩子无奈地留在家中,艰难地生活着。

张财主自从家里遭了难,他就病倒在床卧床不起了,眼看着自己的小孙子活活饿死,他心疼地昏死了好几次。弥留之际,他拉着儿子张大户的手说:儿啊,不到万不得已,藏在后院牲口棚和破房子里那些谷子高粱不能动一粒,你得为咱张家留住根啊。

张大户的老父亲去世后也没能闭上眼睛,是一位瘸腿的老大娘卷来了自己家的破炕席,才没让张大户的父亲黄土打脸。

之后的日子,乡亲们的日子更加艰难,邻村也陆续有人饿死。看看干旱的天气,看看干枯的庄稼,张大户和乡亲们都绝望了。张大户的小老婆看张家也没什么指望了,趁着夜深人静,她一个人偷偷逃命去了。

转眼到了一九四二年年末,张家庄男女老少一共还有三十多人,邻村的庄上也看不见袅袅的炊烟了,更听不到鸡鸣犬吠的声音了。张大户还在为老父亲守孝,他的妻儿也没出去讨饭,一家四口人饿的都皮包着骨头,不像人样了。

看妻儿实在是挺不住了,张大户夜间偷偷钻进了快要倒塌的牲口棚,挪开了立在山墙上的破板车,钻进了山墙的夹层。差不多半间房子大的夹层里全是高粱。

从那天起,张大户一家四口没在饿肚子,他们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天吃饭的时间都是在夜间。

看庄上又有人饿死了,张大户心里很难受,没有多想,他天天趁着夜色挨家挨户送粮食,一家一次给两升高粱,倒在房门前就走,一吭不响,乡亲们谁也不知道粮食是张大户送的。邻近的两个庄上,张大户也偷偷去送粮食,他不忍心看着乡亲们再活活饿死。

一晃就是一个多月,漫长的正月更是难熬,乡亲们不光没有吃的,连烧火柴也没有了。看看牲口棚里的高粱见底了,张大户也犹豫了,再继续给乡亲们送粮食,他家也该断顿了。

为了弄清楚到底还有多少粮食,张大户趁着夜色又钻进了牲口棚后边的那三间破房子,在那三间破房子里,张大户差点没被吓着,东间里屋满满都是谷子,少说也有几千斤,还有好几百斤芝麻。他父亲什么时候藏了这么多谷子和芝麻,张大户真的不知道。

自从有了这些谷子,张家庄及邻近的两个庄上再也没有饿死人,直到一九四三年秋天秋粮获得了大丰收,张大户家的高粱和谷子刚好吃完,近百人保住了性命。

解放后划分成份时,家境富裕的张大户破例被划成了贫农,他家之所以没被划成地主成分,主要是三个村子里的乡亲们联名为他家请愿,政府就没为难张大户一家。

一九五八年闹灾荒那年,张大户家把多年省吃俭用储存起来的芝麻和谷子都交给了生产队,全队一百多口子人幸运地度过了灾年。

直至现在,有关张大户储存谷子和芝麻救助乡亲们度过难关的故事还在黄河两岸流传,直到现在,黄河两岸的农民朋友还保持着储备粮食备荒年的习惯。

作者:草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