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人人知道,但宋朝水缸不足1米高你却未必知道!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人人知道,但宋朝水缸不足1米高你却未必知道!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几乎人人耳熟能详,我们从小就从课本里知道了这个故事,讲的是年仅7岁的司马光灵机一动,用石头砸碎大水缸救出溺水小伙伴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寓意也很明确,那就是司马光虽然年幼,遇事却不惊慌,在小伙伴面临危机的时候,还能想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宋史》里,几乎每一位知道此故事的人都对司马光砸缸的事情深信不疑,并教育自己的小孩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临危不乱。不过有一位知名的古董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却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解。马先生对于古董的热爱和鉴赏在古玩界可是出了名了,他不仅喜欢收藏古董,还修建了观复博物馆,拿出自己多年搜集的珍藏放入博物馆中,供所有的古董爱好者鉴赏。

马先生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相对于追究历史中的真相,马先生更喜欢透过对古董的甄别鉴赏找到历史存在的道理。他认为相比历史细节,正确的历史观更为重要。

在一期山东卫视的《我是先生》节目里,北大的历史系赵冬梅教授,提出杨家将的故事是七分虚构,三分事实。作为嘉宾的马未都先生提出了异议,并抛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虚构的。

赵冬梅教授认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记载在历史文献里,一代代传下来,有理有据,自然是真实发生过的。而马未都先生自然也有自己的根据,他认为能够让一个7岁左右的小孩溺水,这个水缸最少也有1米高左右。

而按照宋朝当时的陶瓷烧制工艺,是做不出这么大的水缸,因为烧制1米高的水缸过程中,缸体会产生一种很难消除的应力,通常会缸体破裂,而宋朝当时是不具备这种烧制技术的。并举例,到目前为止,出世的古董里从没发现宋朝以及之前年代出现过这么大的水缸。

这个话题让广大的网友热议纷纷,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部分的网友认同马先生的看法,同时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宋朝已经有高于1米大水缸的存在了。有网友认为,明清时期烧制出来的青花大缸,宋朝确实烧制不出来。但宋朝却能烧制另一种类似水缸的物件--大瓮,不同之处在于水缸是敞口,而瓮却是小口。

也许司马光当年砸的正是一个大瓮,毕竟瓮上小下大,小孩掉进去很难爬出来,也许瓮更接近司马光砸缸的事实真相。那么司马光到底砸过缸没有?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图片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关注观汉唐,咱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