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俯莲五子登科,黄花梨面盆架科举故事大全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仰俯莲五子登科,黄花梨面盆架科举故事大全

  明黄花梨六足高面盆架,腿径间57.5高197.8厘米。后两足向上延伸成巾架,另与前四足一道,构成盆架部分。

  腿子采用直圆材,端头均不向外撇,两两间用直枨连接,共有上下两层。

  枨子断面为立着的椭圆形,但相交的一段除外,其目的是保持榫卯配合紧密,另外也适宜底面积较小的脸盆。

  三根直枨交叉结合的榫卯,由十字枨发展而来。中间一根枨子的上皮和下皮各剔去材高的十分之一,上枨的下皮和下枨的上皮各剔去材高的三分之二,拍合后加起来正好拼成一根枨子的高度。

  为了造榫后每根枨子中间的余料还有一定厚度,需要加高用材的立面,这就是断面采取椭圆形的原因。

  上层枨条和腿子的内侧,加装角牙加固,挖成细圆罗锅形,与整体协调统一。

  前四足的端头,圆雕仰俯莲纹,上下有荷叶边间隔,叶瓣沿边起线,顶面掏五个小圆孔,中心还有一个圆形凸起,排列成正四边形。

  五孔显然不是随意而为,当中自有其特定的含义,根据莲子和独占鳌头图案,推测它代表的是“五子登科”。

  五子登科包含了多子多福和科举及第双重含义,是古代最吉祥美满的幸事。纹饰尽管简单,但刻于此处,每天洗脸时都必然看见。

  面盆架着地处,足端微微收细,总体情况尚好,后足之一微残。

  黄花梨六足高面盆架,集多种传统纹饰于一身,激励着文人书生在仕途功名的道路上坚持到底。

  从独占鳌头到指日高升,再到五子登科,六足高面盆架展现的古代科举故事,对当代学子来说依然具有意义,是一件励志自强、催人奋进的黄花梨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