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经典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豆瓣9.1,仅仅是因为励志故事本身?No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原创
            经典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豆瓣9.1,仅仅是因为励志故事本身?No

原标题:经典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豆瓣9.1,仅仅是因为励志故事本身?No

经典影片《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典型的国外式励志影片,它根据国外男子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同名自传改编而来,加布里尔·穆奇诺执导,威尔·史密斯等主演,讲述了一个不断遭遇失败的男子,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逆袭成功的故事。

2007年,这部低成本影片一经上映,就赢得北美电影市场的单周票房冠军。影片难得之处在于,没有特别宏大的场面,演员也没有华丽的服饰,全片其实也就讲述了一个简单的励志故事,却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不得不归功于来源于真实人物的“励志”与“奋斗”故事历程,而且与电影制作方高高超的“讲故事”的能力紧密相关,这体现在电影中各种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

今天,我们不谈故事本身,就从这部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做解析,若有解析不当,请忽略包涵。

一、标新立异的定场镜头,为观众描绘了一幅心理地图

这个电影的开场就很高级,多种拍摄手法和剪辑组成了标新立异的定场镜头,为观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以及所处的环境背景,为观众描绘了一个心理地图。

什么是定场镜头?

定场镜头 (ESTABLISHING SHOT),是影片一开始,或一场戏的开头,用来明确交待地点的镜头,通常是一种视野宽阔的远景。

——《剪辑的语法》

这部电影的开始是一个独立宣言的特写镜头,之后一个宽阔的远景镜头俯瞰旧金山这座城市,紧接着切换为旧金山大桥的中景框镜,然后再到近景的建筑以及国外国旗。这是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不同的拍摄手法,镜头由远及近,将观众循序渐进地拉近到故事发生的现场来。很多影片的定场镜头都采用这种。

然而,《当幸福来敲门》定场镜头不简单,因为他还加上了其他内容。在交代了地点之后,几个类似却又不同的街头特写镜头切换,人头攒动,步履匆忙,有的表情严肃,有的面含微笑,有白人有男子,有乞丐,也有街头卖艺的,还有成功人士。

在这些关于地点和环境的定场的镜头之间,又刻意地将故事发生中期的几个片段穿插其中,运用倒叙的方式,在开头就创造了丰富的戏剧张力,从而调动起观众的思维。

电影开场,为什么非要搞得这么繁琐呢?

1、因为,《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的故事核其实很简单,就是讲述了一个投资失败的男人,在遭遇种种非人的磨难之后,坚持不懈努力,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

2、故事简单也就罢了,编剧和导演居然还采用线性叙事结构,以骨密度扫描仪为一条主线,讲述主人公从遭遇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因到果按照时间顺序推进,线索整体上比较单一,搞不好容易落入俗套。

想要让整个影片的故事展现的更加饱满,制作团队势必要运用一些电影制作的艺术手法,制造出首尾呼应等一些效果,让故事显得不那么单调,调动起观众对影片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有节奏感地分段点题,逐步升华到最后的“幸福”

1、有节奏的点题:

第一次点题是在开头的定场镜头中,是《独立宣言》中关于人权的描述,表示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第二次点题是在Chirs送儿子去幼儿园准备离开时,看到墙上的“幸福”happiness被写成了happyness,他告诉正在扫地的保洁员:是“I”不是“Y”,是“I”。

这个情景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双关那么简单了,它不但巧妙地点明了影片的主题,更是揭开了本部影片取名的灵感所在:“pursuit of happyness” 。

在这里,“Y”和“I”也不仅仅是一个字母那么简单,它们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通过隐喻的表现手法 ,暗含着幸福要靠你自己(I)得来,没有为什么(Y因同Why)的道理。

整个故事被主人公自己分成了搭车、犯傻、追赶、付税和幸福这五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会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将当下对幸福的理解展现给观众。

而不同阶段的经历,都让他他对于追求幸福的理解和感悟都不一样,从开始的迷惑不解,到中途的似懂非懂,再到最后升华为“幸福”,是一个底层网民追求幸福的行动和心理轨迹,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

2、剧情紧凑不拖沓,处处是呼应和铺垫

这部长达两小时的影片,节奏却一点都不拖沓。在Chris指出“幸福”拼写错误,除了点题,这里也侧面告诉我们Chris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品质:认真。关于他这个品质,在后来他实习生考试的时候也有巧妙的呼应。

在展示了他的“认真”之后,紧接着就是通过Chris的心理活动,简单交代了他的身世:直到28岁才第一次见到父亲,所以他决定,如果自己有孩子,要在第一时间让孩子知道他的父亲是谁。

在这里,“一个负责任的爸爸”的形象就在观众心中初步定型了,也让大家相信,Chris将会是一个好爸爸,为后边父子之间感人的互动做了铺垫。

可以说是处处有呼应,处处是铺垫,没有浪费的镜头和情节。

三、剪辑手法+多样化镜头

电影是剪辑的艺术,是一个一个镜头拼接起来,组成的镜头艺术。

在这部影片中有几处特别值得注意的剪辑手法:

1、积累蒙太奇

Chris丢失了第二台机器,在地铁上烦躁地走来走去。紧接着是三个特写镜头:拿起电话——投币——拨号码,最后转为一个全景,电话亭里chris拿着电话在接听。

Chris未排上收容所的号,带儿子在餐厅吃饭,接下来又是三个特写镜头:投币动作——摁按钮——机器出票,然后镜头转为一个孩子的特写,他盯着机器吐出来的票,下一个镜头是一只手把票抽走,然后是全景,地铁站。

这两处的镜头处理是典型的积累蒙太奇,这种表现形式是将若干个具有同一性质的细节拼接组合到一起,通过镜头的叠加组合,在视觉上造成一种强调的效果。

2、平行蒙太奇

在丢失了第二台仪器那天,Chris没来得及去幼儿园接孩子,于是打电话给妻子,妻子抱怨因为接孩子导致自己误了上班时间,而且打算离开他。

镜头在Chris和妻子Linda之间不断的切换,但是通话声音和内容是连续的,不但将两个人当时的情绪状态完整的展现出来,而且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扩大了信息量,让观众在两个角色两个场景的不同气氛和情绪中受到叠加的冲击感,也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这样的镜头在这部电影中多次使用,这种剪辑处理叫做平行蒙太奇,它是将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平行动作交替切入,突破了实际时间的束缚,使得故事的展现更加符合电影艺术的时空感。

3、隐喻蒙太奇

Chris匆忙赶回家,妻子已经带着儿子离开,镜头在篮球和贴在墙上的篮球明星海报上做了停留;接完电话下楼借纸笔,再次上楼之后,镜头又停留在了Chris脚边的篮球上;后来搬家到汽车旅馆,再到地铁卫生间,再到教堂收容所,这个篮球一直被Chris和儿子带在身边。

成为真正的篮球运动员是孩子的梦想,Chris曾教导孩子,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心中有梦想,就要懂得去捍卫自己的梦想。而这篮球,就象征着他们的梦想,也象征着Chris对于实现幸福的憧憬,只要还在路上,就一直不放弃。

这是电影中常用的剪辑手法——隐喻蒙太奇,它在影片中能够起到比拟、象征、暗喻等作用,用来支撑这个作用的可以是道具、衣服颜色、某个个动作等等。

这种用法最典型的就是影片中常常会不止一次的出现钟表,它往往代表着时间的流逝,这在《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中也有使用。

除了可圈可点的剪辑艺术,影片中还有两个长镜头值探究,

1、电话得知妻子要离开,Chris匆忙飞奔赶回家那一幕是一个长镜头,上楼梯——开门——冲进房间——进入另一个房间——开抽屉——开衣柜——看到篮球,一镜到底,场面氛围非常饱满,紧迫的节奏感很好地营造出Chris第一次濒临崩溃时候的心理状态。

2、在教堂收容所外的岔路口,一辆充满欢呼和笑声的敞篷车呼啸而过,车上人的快乐表情清晰可见,镜头也随着敞篷车快速前进,当车子走远,镜头里就剩下了长长的队伍,车子经过的路口,这些无家可归的人等待着这一夜能够被教堂收容,能有一个容身之地,能够一餐饭饱腹。相当富有反差的两个场景,一穷一富,一动一静在这一个长镜头中同时存在,不仅仅给观众造成视觉上的对比,更是造成了心理上的冲击。

长镜头,一般是指大于10秒钟的无剪辑视频镜头,因为镜头没有被切断,所以能够很好地还原事件发生的真实环境和氛围。相比于普通镜头,长镜头对于现场的调度要求比较高,比如光线,机位,镜头角度,演员走位等等。

除了长镜头,影片中还用到了视频拍摄常用的技巧——降格镜头

Chris连续延期交税,被警察拘留。然后是一个快镜头:旧金山城市远景,从白天到黑夜,再到星星暗淡,太阳升起,最后镜头巧妙转场墙上的钟表,显示9点45分。

这里运用了一个15秒的降格镜头(快镜头)。

随着光影的不断显现和隐退,表现出白天黑夜交替的时间变化,这种方式在很多电影中都有运用。

如果只是平常的时间流逝,完全可以不必加这么一段,但是,Chris次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面试,却在前一天被拘留,他心里能不焦急吗?加上这么第一段时间快镜头,再怎么压缩,电影中都呈现出了15s这么长的时间,更加衬托出拘留所的Chris内心的焦急,越等越漫长,也为观众传递出一种时间消逝的体验。

除了这些,这部影片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剪辑手法和镜头运用。比如,Chris带着孩子到一家餐厅吃饭,孩子耷拉着脑袋没精神,而镜头一转,是另一桌的一家人,大人和孩子一边吃饭一边有说有笑,笑声吸引了Chris的儿子,他嘴里嚼着食物,也跟着笑了。又是一组明显对比的镜头,对观众的内心又是一次冲击。

看一部电影,就像是品味一种人生,每个人的无非都是生老病死的过程,但是在这漫长过程中,每个人的喜怒哀乐各自体验。有人功成名就,有人碌碌无为,就像《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讲述的虽然是平凡的人和故事,却取得了时尚的成绩,这与影片制作过程中的剪辑以及镜头的处理密不可分。

定场镜头中的远景、中景以及近景的剪辑,加上倒叙的方式,将一个线性的故事缓缓拉开帷幕。

当观众整齐做好之后,紧凑的剧情,励志的情节,加上不同的艺术手法展现,让剧在推进的同时,观众还能够紧紧跟着节奏进行观赏并且思考。这个时候,场面是否宏大已经不重要了,服装是否精美也没那么在意了。

因为,在真正美好的东西面前,人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它最闪光的部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