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推荐教学设计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推荐教学设计

CHUN\ 时 节 ✦

 Grain Rain 

一、学情分析

无故事,不童年,听故事,讲故事,玩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在9岁左右,他们都喜欢故事,喜欢童话。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平时的兴趣小组组织了讲童话,写童话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享受到童话故事的魅力与快乐。全体同学经历了一个学期的童话故事滋养,对故事更加喜欢,所以,我给孩子们推荐了《中国寓言故事》,引导他们可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领悟一些做事做人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从同学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寓言小故事入手,激发他们对阅读《中国古代寓言》的兴趣,并从中学到一些做事做人的道理。

2.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故事和寓言,把读书当成了一种真正的享受,让读书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生活。

3.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三、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组织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的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学到一些做人及为人处事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活动激趣,导入主题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大家在平时生活一定听过很多很多故事,谁来和老师,同学们分享一下,你都听过或者读过哪些故事?

师生交流。

教师:哇!大家读过的故事可真多,刚才很多同学说了像《乌鸦喝水》《坐井观天》等等这样的故事,他们都属于一类故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寓言故事。

教师:是呀!寓言故事都有一个特点,谁知道?

学生:寓言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教师(出示课件):是呀,寓言都是小故事大道理。它们每一篇都像是一面生活的镜子,反映着我们的生活,也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做事做人。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代寓言,去继续感受寓言的魅力吧。

板书课题:中国古代寓言

活动二:封面入手,了解目录。

教师:大家拿到一本新书,总是先看什么?

1.课件出示:封面   出版社   作者(编者)

2.学生观察封面,师生交流封面信息。

教师:哇!这本书看起来好有趣的样子,打开之后,赶紧看一下目录,有哪些有趣的寓言等我们去阅读呢?

3.学生阅读目录,师生交流。

教师:赶紧看一下,哪些寓言是你熟悉的,哪一些又是你最想读的呢?

4.师生交流。

教师:那就赶紧选择自己喜欢的寓言读一读吧。

5.学生自由阅读(大约五分钟)

教师:刚才你读了哪几篇寓言,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6.全班交流。

7.教师:看,每一次拿到新书,我们总是希望赶紧读一读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这样的读书方法就叫做跳读。(板书:跳读)

活动三:自由阅读,渗透方法。

教师:刚才大家都读了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其实这些故事除了读之外,还可以给小伙伴讲一讲,演一演,也可以自己画一画呢。

1.学生自由再次读寓言,讲寓言,演寓言。

2.看刚才大家讲得那么高兴,演得那么兴奋,忍不住让大家来讲台上展示一下啦,现在,谁来演一演,让大家猜一猜。

3.学生演,大家猜。

教师:嗯,大家演得真有趣,现在我们知道了,其实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可以自己读,还可以与周围的人分享,演一演啦,讲一讲啦,还可以画一画啦,都可以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板书:讲一讲  演一演 画一画

活动四:阅读原文,归本溯源。

教师:现在难度增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小故事的原文,注意,是文言文呀,很有难度的,看看谁还可以猜出来。

1.学生读文言文,猜寓言名字。

2.猜中寓言名字的同学奖励老师画的寓言的简笔画,并在班里展示,激发大家画一画的兴趣。

教师:大家刚才真太厉害了,六个寓言故事都猜出了。希望课下,大家可以找一找这本书中的寓言原文读一读呢。

活动五:跳读寓言,领悟道理。

教师:刚才,我们演了故事,猜了故事,大家一定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和阅读的兴趣,现在打开书,继续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再一次认真阅读吧,注意读的时候可以想一想刚刚读完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1.学生自由阅读,并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同学分享,比如:读一读,讲一讲,演一演,画一画等等。

2.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3.点名学生演一演或者讲一讲故事,并谈一下自己的体会,领悟的道理。

师生评价交流。

活动六:总结收获,开启阅读。

教师:看,这本书多有趣,每一个有趣的故事背后都有一个做人做事的道理。大家打算怎么样读这本书呢?

学生自由发言,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本节课学习的阅读方法,谈一下自己打算怎样读整本书。

教师:嗯,大家的方法可真多,课下赶紧捧起书来读一读吧。希望你在书中可以发现更多有趣的人和事儿,领悟更多有益的道理。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我们的读书收获吧。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寓言

读:  跳读

                            讲一讲

                            演一演

                             画一画

                               悟理

                                   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