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爱,只是不耐烦-情感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不是不爱,只是不耐烦-情感

什么态度最容易惹毛一个人?
  
  朋友是一家知名旅店的总经理,经常往来各国出差。一次搭机出国时,机场柜台人员用一种冷冰冰的语调,挥手招他,说:“下一位!下一位!”
  
  明明,他就排在这柜台的正后面,两米处。
  
  “我的名字,不叫下一位!”他对那位柜台的地勤说。虽然保持着微笑,但是他感觉心里有怒气滋生。他自己也做服务业,很想帮这家航空公司教育一下员工。
  
  下一位!这句话让听者感觉对方高高在上,仿佛在施舍些什么。
  
  也许对方并没有恶意,只是急着把客人的事情处理好,却忽略了客人的感受。
  
  透露着“不耐烦”信息的语句,代表着恶意,代表着“我其实没时间理你,我也不在乎你”。
  
  不耐烦,最让人感觉到自己被拒绝,被排挤,被漠视。可不是吗?回顾每一次和亲人和爱人吵架,起因常常只是语气上的不耐烦。他不耐烦,于是我更烦,然后已经不是很耐烦的对方,就像过度充气的气球一样爆炸了。
  
  不耐烦刺伤了我们的自尊心。
  
  我曾经问一位和母亲水火不容的少年:“为什么你感觉妈妈不在乎你?”
  
  他说:“我讲话,她都不听。她只说她的。她对我很不耐烦。”
  
  这个因为不耐烦所形成的恶性循环,使得他什么事都不跟妈妈讲,用更大的不耐烦“你不会懂啦”或一记甩门而出的动作来回应,仿佛仇敌。
  
  明明他的单亲妈妈,为了争取他的监护权,付出很大的努力,为了生活自己辛苦地打拼。任何人都看得出来,妈妈非常爱他,为了他吃什么苦都可以,然而,他只看到眼前一个“不耐烦”的妈妈。
  
  不耐烦,最会吞噬爱。
  
  “你明明很爱他,为什么要用不耐烦把他从身边推开?”我问他的母亲。
  
  “我哪有?”这位母亲并不承认,“我只是……忙,我蜡烛两头烧,所以……急!”
  
  不能和颜悦色,就是不耐烦了。
  
  孩子对于不耐烦很敏感。记得某次我正急着处理什么事,我的幼儿却不厌其烦地拿一个玩具,第十次来缠我:“妈妈弄这个,弄这个……”
  
  我从不曾出言骂她,但是此时压不住烦躁的我,情不自禁地发出“啧”的声音。
  
  她马上变了脸色,把手上的东西丢在一旁,哭了。
  
  当然,我跟她道歉了,也告诉自己不要再犯。我深知不耐烦伤人之深,不是吗?特别是对自尊心很强的孩子。童年阴影,多数都来自父母的不耐烦啊。
  
  那个“啧”,在她听来是一句责骂,是一个拒绝。她不是真的不会弄,她只是来讨爱,而我竟给她不好的脸色看。
  
  明明彼此是爱的,却用不耐烦对待对方,破坏力好强。
  
  要爱,就要耐得住烦。但愿我永远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