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苍特别眷顾人穷志坚的人-人生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上苍特别眷顾人穷志坚的人-人生

我从小就没什么远大的抱负,总在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而努力。初中时老师让每个人写理想,我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当时我最宏伟的目标就是:有一所很大的房子,爸妈和我都住在里面,爸妈不离婚,我不喜欢的人也不出现。初中毕业后,我很想学一门技能,想尽快地工作挣钱。不久我考上了职高,学计算机。选择这个专业的理由是毕业后学校会介绍我到一个事业单位工作,我可以尽快有一份稳定收入。毕业时真的如愿以偿,我被分配到市委机关当打字员,单位在市中心。
  
   从高二开始,我就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在一家歌厅当服务生。或许是注定要经受漂泊,我终于决心舍弃可以转为国家编制职工的机会,完全做了歌厅的职业服务生。当服务生的日子里,我拼命工作,睁开两眼就跑去歌厅,黎明时影子陪我孤独地回家。
  
  因为尽职尽责,我很快升为了大堂领班,有时每月可以挣到两千块。对于一个刚高中毕业的孩子来说,这真是很大一笔收入了。天天泡在灯红酒绿的歌厅,在厌倦与麻木中我慢慢学会用唱歌温暖自己的心灵,同时更羡慕歌手:唱歌那么轻松,挣的钱比我还多。终于有一天,趁着老板高兴,我提出了酝酿已久的请求:“老板,可不可以让我唱歌?我不收钱。”向老板申请了好几次后,老板终于发话了:“只要不收钱,就让你练练吧。”第一次上台我唱的是《新鸳鸯蝴蝶梦》,还没唱完,旁边就有歌手喝倒彩:“真难听,嗓子都快扯破了!”可我一点都不气馁,在客人较少时照唱不误。最后,一个歌手被我的劲头打动了,就建议我跟着重庆歌剧院的王梅言老师好好学唱歌。
  
  和王老师见面改写了我一生的轨迹。跟着王老师学唱了一两年,我终于不用再端盘子,而是加入到唱唱歌就能拿到高工资的行列。当王老师再度提起“你可不可以到东方歌舞团试一试,考一次,哪怕不行,你也算见过世面了”时,我终于决定北上。
  
  带着一种很现实的悲壮感,18岁的我独自远行,加入“北漂”一族。也许是上苍眷顾,没有专业学历、没有任何背景的我,报考东方歌舞团,竟一考即中,成了一名独唱演员。
  
  因为基础差,我就天天在琴房里练歌。可是我又不会弹钢琴,不识谱。于是我就从零开始学习,直到后来能识谱甚至自己能填词。
  
  1996年3月,我可谓被幸运撞了一下腰。我们团里有个跳舞的同事要考电影学院,我当时非常闲散,就答应陪他去壮胆,顺便去看看电影学院究竟是什么样。我陪他去了,结果一个老师问我:“你怎么不报名?”手头拮据的我表示,几十块钱的报名费太贵了。其实我心中的目标就是做歌手,没想过转行当演员,尽管在做歌手的道路上,每扇门都不曾顺利地为我开启。“我借给你。”同事一再鼓动我,“考上了还给我,没考上就别还我了。”结果我是那一届最后一个报名的,却以三试第一的佳绩脱颖而出。
  
  电影学院每年近万元的学费是我最大的负担,家境贫寒的我只能半工半读,白天认认真真做学生,晚上跑到歌厅唱歌赚钱交学费,还要给家里寄些钱。这种生活持续了一年半。由于我每天凌晨两点钟回学校,长期睡眠不足,加上省吃俭用营养跟不上,我经常在上课时打瞌睡,学业成绩非常不理想。面对这种情况,我明白自己必须做出选择:安心读书,或者放弃。这时,过去艰难的一幕幕放电影般在脑海里浮现,我猛然明白,完成学业才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这么宝贵的机会不会重来,我必须将它抓住。
  
  仿佛是上天对我做出正确选择的褒奖,正处困境的我忽然时来运转。那以后的几个月时间,我陆续接了近10个广告,那时拍一条广告能收入一两千元,顶我在歌厅半个月的收入。我感觉自己实在是太幸福了,越发坚信只要自己不认输,生命中就总会充满柳暗花明的契机。
  
  我的第一部作品是吴子牛执导的《国歌》,随后是《金粉世家》《巴尔扎克和小裁缝》,一直到《粉红女郎》。庆幸的是,这些戏都获得了观众的极大认可。
  
  现在的我,可以说已经远离了昔日的艰难困苦,这都是靠我自己努力工作得来的。如今,我们全家一起住在一所大房子里,生活平淡而幸福。为了使事业更加扎实,我一直都在做准备,每一天都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