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的顺从-社会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表面的顺从-社会

一次我的朋友约我一起去买衣服。当然,我并非对衣服有独特的眼光,既然他邀请我,我又正好有空,就答应陪他一道去了。我们逛了好几家商店,我的朋友面对各式各样的款式,似乎有些无所适从,拿不定主意,他不断地问:“这件如何?”、“那件好看吗?”开始时,我也慢条斯理地回答他,但后来我开始着急,就主动问他:“你看,这件蛮好看!”他说:“是吗?既然你这么说,我就把它买下来。”这才买下一套衣服。但在数日后,我听到那位朋友竟然对别人说:“他的眼光真差,居然看中了这套衣服!”当时我觉得是他主动要求我提供意见的,如今却在背后如此贬低我,这种行径未免太恶劣了。我自然颇为气愤。
  
  想必你也遇到过这种情形,这种类型的人在表面上对于别人的意见照单全收,而实际上他这么做只是为了逃避责任。一般来说,表面上的顺从,都可能隐藏着逃避责任的心理。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抑制过剩”。所谓“抑制过剩”是指过分抑制心理的欲望,使其表面看来似乎思虑很周密、谨慎,并且保持谦卑的低姿态,其实他可能因无法本能地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轻易地听信别人的建议,自己又说不出个道理来。
  
  这种心理倾向人多少都会有。譬如,在开会时,或许事前对会议中心议题,没有作深入的了解,所以,不能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即便发了言,也是以大多数人的意见为自己的意见。会后,若有人对他在会中的表现有看法时,他会借故解释自己只是顺从大家的意见来逃避责任。因此,你如果单从表面上的顺从来判断一个人的话,那你很可能会掉进对方的陷阱里,造成对自己不利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