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类的名句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描写人类的名句

在西方人眼里,明月也许只是一颗地球的卫星,但在中国人的眼里,明月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中国人在数不清的诗词中,用明月寄托了各种各样的感情。

李白的“欲上青天揽明月”,杜甫的“今夜鄜州月”,苏轼的“明月几时有”,都是流传千古的经典诗句。

在与明月有关的诗词中,还有一句描写明月的千古佳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句诗几乎人人会背,但很多人却忘了他的作者是谁。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出张九龄的经典名篇《望月怀远》。张九龄是唐玄宗里著名的贤相,还是唐朝著名的诗人。

《唐诗三百首》中的第一首诗,就是张九龄的《感遇》,其中“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句表达出了他高洁的志趣,历来为人称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张九龄传唱不衰的千古佳句。

《望月怀远》,古诗题中的“怀远”,一般都是“怀内(妻)”的委婉说法。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虽然人们天涯相隔,但都共有此时这美好的月色。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有情之人,既可指诗人自己,也可指诗人所怀之人。遥夜,长夜。竟夕,终夜,通宵。

有情之人怨恨长夜漫漫,整晚都相思难眠。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怜,可爱,怜爱,怜光满即爱惜满屋的月光。

滋,湿润。

灭掉浊光,怜爱满屋清莹的月光,夜深久坐,披上衣服,感到了衣服露水的湿寒。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盈手:双手捧满之意。还[huán] 寝,回去睡觉。佳期,相会之期。

这美好的月光,不盈捧起赠予你,我还是回到床上睡觉吧,在梦里与你相会。

古诗词的动人之处,在于它写出了人们所共有的情感。张九龄的这首《望月怀远》,就写出了所有人深夜相思的情感。

当你在深夜里思念一个人的时候,读这首诗,就特别能体会诗中的情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升起,光辉遍地,在辽远的天地之间,唯有明月的脉脉清辉。在这空寂幽远的意境中,人很容易摆脱外在世界的干扰,沉浸到对一个人深深的思念之中。

思念的人相隔天涯,不能相见,但此时,都共此一轮明月,所以相思之人,都喜欢举头望明月,想象着思念的在明月的那头,也在注视着这一轮明月,明月成了两个相互思念的人情感联结的纽带。

诗的首联营造了相思的氛围,颔联引出相思的主体。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大多数时候,我们只会埋怨夜太短,还没睡够,天就亮了。但当你思念一个人的时候,起坐徘徊,辗转反侧,经受一夜的相思之苦,你就会埋怨夜太长了,因为夜的静谧,太容易让人沉溺于相思的苦痛之中了。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睡不着,就只好起来,灭掉烛光,满屋清莹的月光惹人怜爱,此时,要是思念的情人要是在身边,那是多么美好浪漫的时刻呀。

可惜,这美好的月光,只有自己一个独自欣赏。

在这个深夜里独自久坐赏月,露水都浸湿衣裳了。

这两句诗中,字字浸润着诗人孤独自怜的心情。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终于,这相思的一夜即将过去,明月也将西沉,诗人只得叹息,这美好的月光却不能用手捧起赠与思念的情人,只好回床上睡觉,希望能在梦里与自己的情人相会。

张九龄的这首《望月怀远》,将深夜相思的情感写的空灵深邃、委婉深曲,读之让人心醉不已。

张九龄的这首《望月怀远》,最为人称道的,还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一千古佳句。

其实天涯共此明月的诗意,前人已有表达过,南朝宋谢庄《月赋》中就有“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后人也常有这样的诗句,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是其中代表。

但张九龄的这一联,以其辽阔幽远的意境,成为此中千古佳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看起来平平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种复杂的技巧。就这简洁凝练的十个字,却营造了辽阔幽远的意境,为天下有情人找到了内心的寄托。

明月在中国人的语境在千年演变,在这一句诗中,固定成国人文化情感的联结纽带,明月在我们心里,不只是一星球,她是故乡,是亲人,是友人,是情人,是我们内心文化相思的寄托。

文 | 谢小楼

精读《唐诗三百首》055:张九龄《望月怀远》

描写李白和朋友的友谊名句是什么

描写李白和朋友友谊的名句:

最出名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最深刻的~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君马黄》

最骗人的~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赠友人三首》

最浪漫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最期望的~故人西辞黄鹤楼,樱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林陵》

最醉人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

最遥远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最伤感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有哪些书籍是图文并茂的描写自人类有文明以来各个国家的变迁历史的

近代史学一代垂范——《全球通史》。

这本著作雅俗共赏,既能在人类文化殿堂笑傲江湖,又可花生配酒、作“有酒唯浇赵州土”之慨叹,非常值得花点时间读读、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

这本书里有全球各主要文明的兴起、兴盛和衰落,甚至灭亡,而令它颇负盛名之处在于它用一种全球性的、各文明每个历史阶段相互比较的、有趣的历史学观进行研究,不偏不倚。

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我本人喜欢它的关于二战的描述,惊心动魄,堪称瑰丽。

这个外国人写的史书,有部分比太史公写的更带劲。勿喷。

酷暑结束秋风迎面而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名句

描写秋天的古诗有:

王维《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己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如果人类可以登上火星,像《火星救援》描写的那样,人类可能生存下去吗

谢邀。《火星救援》是一部科化片,是按文学艺术的构想,去描述一切的。其实当今的任何物体都不能接触到火星。还能说什么。

黄巢写过什么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

黄巢流传于后世的诗总共有三首,最著名的一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一说,相信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出自黄巢这个“反贼”啊。

其实,我最佩服的还真不是这一句,《题菊花》中“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才是真有气势,本来,这菊花就是九月重阳前后才开的,可黄巢偏偏要向天理和自然挑战,今后我要是当了主宰春天之神,非要把这一现象改过来,命令菊花同桃花一样在春天开放,看看,这得有多狂妄,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也反映出黄巢敢于向威权挑战的宏伟气魄,与孙悟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倒有几分相似。而事实证明,黄巢也确实实现了他的梦想,只不过自然规律说说而已,任谁也改变不了,但他却建立了大齐政权,并在长安称帝,直接动摇了唐朝统治,加速了唐朝灭亡。

虽然黄巢的最终结局是败亡自杀,但其敢于抗争的精神和气概,却为后人称颂,完全对得住“冲天大将军”这个称号。

黄巢留下的三首诗,前两首都是借花言志,充满“反意”。

【第1句】:《不第后赋菊(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第2句】:《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第3句】:《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古人是如何描写天气的

坎 雨 震 雷 乾 阳 坤 阴

还记得爱情公寓中每个人的经典名句吗

这个问题必须回答。

曾小贤: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

胡一菲:原谅他是上帝的事情,我的任务是送他去见上帝。“弹一闪”。

美嘉:我一口盐汽水喷死你。

子乔:“吕氏春秋,我写的春秋我做主”;我们的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关谷:我分分钟切腹自尽。

唐悠悠:唐氏表演法则一:不要把话语权让给你的对手。你必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台词,戏是抢来的。唐氏表演法则二:永远不要让观众猜到剧情的发展。唐氏表演法则三:给故事营造一个丰满的背景,最好涉及两代人的恩怨。

张伟:张益达、律政先锋、张伟是混蛋、snake等。

大家还记得哪些经典语录,一起回忆回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