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主”的成语大全(121个)

15507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含“主”的成语大全(121个)

小编为您整理了主次不分、心不由主、地主之仪等含“主”的成语121个,其中“主”开头的19个,“主”结尾的51个,“主”在中间的51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主”开头的成语

【第1句】:主次不分[zhǔ cì bù fēn]

【解释】作谓语、定语;用于人处事。

【示例】这篇文章观点主次不分。

【第2句】:主贤臣良[zhǔ xián chén liáng]

【解释】君主圣明,臣子忠诚。比喻上行下效。

【出处】《汉书·薛广德传》:“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

【第3句】:主圣臣良[zhǔ shèng chén liáng]

【解释】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贤臣良”。

【出处】《北史·仲方传》:“况主圣臣良,兵强国富,陈既主昏于上,人讟于下,险无百二之固,众非九国之师,独此岛夷,而稽天讨!”

【第4句】:主敬存诚[zhǔ jìng cún chéng]

【解释】指恪守诚敬。宋儒以此为律身之本。

【出处】语本《易·乾》:“闲邪存其诚。”《礼记·少仪》:“宾客主敬,祭祀主敬。”

【示例】古之圣贤,戒慎恐惧,主敬存诚,默察乎天命民彝之本。 ——清·王鼎《朱子原订近思录序》

【第5句】:主文谲谏[zhǔ wén jué jiàn]

【解释】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出处】《诗序》:“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示例】突兀长篇赋荔支,主文谲谏起人思。 ——清·钱谦益《宋比玉过访虞山》

【第6句】:主辱臣死[zhǔ rǔ chén sǐ]

【解释】主:君主。君主蒙受耻辱时,作臣子的就应当效忠而死。指以死报效君王。

【出处】《国语·越语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示例】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敢怀二心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四回)

【第7句】:主忧臣劳[zhǔ yōu chén láo]

【解释】君主有忧虑,作臣子的要立即效劳。

【出处】《国语·越语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示例】主忧臣劳,孰不祗懔。(晋·潘岳《关中诗十六首》其八)

【第8句】:主心骨[zhǔ xīn gǔ]

【解释】可以倚仗、做为凭借或起核心作用的人或事物。也指主见,主意。

【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正在有情无思间》:“在民盟中央,别看沈老(钧儒)的地位最高,是旗帜性人物,可他才是民盟的主心骨。”

【示例】他是我们单位里的主心骨。

【第9句】:主圣臣直[zhǔ shèng chén zhí]

【解释】君主圣明,臣子忠诚。比喻上行下效。

【出处】《汉书·薛广德传》:“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

【示例】臣闻主圣臣直。今既遇圣主,辄为直臣,上答殊私,下塞群谤,誓除国蠹,无以家为。(《旧唐书·裴度传》)

【第10句】:主一无适[zhǔ yī wú shì]

【解释】专一,无杂念。

【出处】《二程·粹言》卷上:“或问敬子曰:'主一之谓敬。何谓一?’子曰:'无适之谓一。’”《论语·学而》“敬事而信”宋·朱熹集注:“敬者主一无适之谓。”

【示例】梁启超《说常识》:“一国之中,但能有少数仁人君子,挟主一无适之诚,行百折不回之气,以日夜与恶社会为不断之争斗。”

【第11句】:主守自盗[zhǔ shǒu zì dào]

【解释】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出处】《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第12句】:主观臆断[zhǔ guān yì duàn]

【解释】臆断:凭臆想进行判断。不依旧客观实际情况,只凭主观对事物做出判断。

【示例】凭个人的主观臆断是行不通的。

【第13句】:主人翁[zhǔ rén wēng]

【解释】当家作主的人。

【出处】邓小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我们热诚地希望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关心国家大事。”

【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37章:“因此,很多人对煤矿没什么主人翁感。”

【第14句】:主明臣直[zhǔ míng chén zhí]

【解释】君主圣明,臣子忠诚。比喻上行下效。

【出处】《北史·张晏之传》:“天下有道,主明臣直;虽休勿休,永贻世则。”

【示例】妾闻主明臣直,今朝有直臣魏征,就是陛下的圣明呢。(蔡东藩《唐史演义》第十八回)

【第15句】:主客颠倒[zhǔ kè diān dǎo]

【解释】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

【出处】施蛰存《滇云浦雨话从文》:“由此,从文有了一个固定的职业,有月薪可以应付生活。但这样一来,写作却成为他的业余事务,在他的精神生活上,有些主客颠倒。”

【示例】你这样做是主客颠倒。

【第16句】:主情造意[zhǔ qíng zào yì]

【解释】主、造:谋划。提出主张,出谋划策。也指为首的、主谋的人。

【出处】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正末云:'谁主情造意来?’李文道云:'是俺父亲来。’”

【示例】把白胜押到厅前,便将索子捆了,问他主情造意。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八回

【第17句】:主少国疑[zhǔ shǎo guó yí]

【解释】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

【示例】疆场骚动,主少国疑,不乘此时出师却贼,如何安定社稷?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九十六回

【第18句】:主观主义[zhǔ guān zhǔ yì]

【解释】由脑子或感官感觉内部的条件而引起而不去根据客观情况加以分析的处事方法。

【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

【示例】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正在有情无思间》:“其实应教育的不是无辜被告而正是主观主义的审判人员自己。”

【第19句】:主忧臣辱[zhǔ yōu chén rǔ]

【解释】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出处】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示例】清·侯方域《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固以主忧臣辱,金革之义,不敢控辞;亦缘与将军知契素深,相须如左右手,倘得凭先声。”

“主”结尾的成语

【第1句】:心不由主[xīn bù yóu zhǔ]

【解释】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张协贫女团圆》:“张协本意无心娶你,在穷途身自不由己。况天寒举目又无亲,乱与伊家相娶。”

【示例】那兰儿几疑身入广寒,弄得神思恍惚,心不由主。 ——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二回

【第2句】:一代风骚主[yī dài fēng sāo zhǔ]

【解释】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泛指文学。一个时代的文坛领袖人物。

【出处】宋·龙袤《全唐诗话》卷五:“司空叹息抚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

【第3句】:天无二日,民无二主[tiān wú èr rì,mín wú èr zhǔ]

【解释】日:太阳。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

【出处】《元史·太祖本纪》:“吾闻东方有称帝者,天无二日,民岂有二主耶?”

【第4句】:物归旧主[wù guī jiù zhǔ]

【解释】归:还给。把物品还给原来的主人。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第5句】:物各有主[wù gè yǒu zhǔ]

【解释】主;主人。世间万物各有其所属。

【出处】宋·苏轼《赤壁赋》:“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示例】物各有主,我们加以利用就行。

【第6句】:打狗欺主[dǎ gǒu qī zhǔ]

【解释】打狗也就是打击或欺侮其主人,打击或欺侮人。

【示例】谁都知道打狗欺主这个道理。

【第7句】:高世之主[gāo shì zhī zhǔ]

【解释】高世:超越当世的人;主:君主。世上最好的君主。

【出处】《晋书·江统传》:“高世之主,不尚尤物,故能正天下之俗,刑四方之尺。”

【第8句】:六神无主[liù shén wú zhǔ]

【解释】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出处】汉·张衡《髑髅赋》:“五内皆还,六神皆复。”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吓得知县已是六神无主,不有甚心肠去吃酒。”

【示例】那里我这个人六神无主,失张失智的。 ——朱自清《笑的历史·笑的历史》

【第9句】:一家之主[yī jiā zhī zhǔ]

【解释】家庭的当家人。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秦重道:'妈妈是一家之主,有甚烦难?’”

【示例】我就是一家之主。

【第10句】:埋头财主[mái tóu cái zhǔ]

【解释】旧指不出名的富翁。

【出处】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他是埋头财主,我回哥哥话去。”

【第11句】:各为其主[gè wèi qí zhǔ]

【解释】各人为自己的主人效力。

【出处】《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裴松之注引《世语》:“及爽解印绶,将出,主簿杨综止之曰:'公挟主握权,舍此以至东市乎?’爽不从。有司奏综导爽反,宣王曰:'各为其主也。’宥之,以为尚书郎。”

【示例】徐茂公,你放手,往日咱两个是朋友,今日各为其主也。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三折

【第12句】:千里投名,万里投主[qiān lǐ tóu míng,wàn lǐ tóu zhǔ]

【解释】旧时比喻慕名投靠。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三位头领容复:小人'千里投名,万里投主’,凭托柴大官人面皮,径投大寨入伙。林冲虽然不才,望赐收录。”

【第13句】:五色无主[wǔ sè wú zhǔ]

【解释】五色:指人脸上的神采;无主:无法主宰。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知分》:“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

【示例】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西汉·刘向《新序·杂事》

【第14句】:鹊巢鸠主[què cháo jiū zhǔ]

【解释】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同“鹊巢鸠居”。

【出处】清·蒋士铨《贺新凉·再叠韵束心斋》:“费商量、虎威狐假,鹊巢鸠主。”

【第15句】:一客不犯二主[yī kè bù fàn èr zhǔ]

【解释】比喻一件事情由一个人全部承担,不用麻烦第二人。

【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八:“一鹤不栖双木,一客不烦两家。”

【示例】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

【第16句】:名花无主[míng huā wú zhǔ]

【解释】名贵的花没有主人。比喻还没有嫁人的名门闺秀或有名气的美女。

【出处】《浣溪沙传奇》:“咱花枝无主,一任东风嫁。”

【第17句】:犬马恋主[quǎn mǎ liàn zhǔ]

【解释】比喻臣下眷怀君上。

【出处】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瞻望反侧,不胜犬马恋主之情。”

【示例】如今虽蒙皇太后、皇上详细询问,还觉得未尽所怀,马上又要远赴四川,不知陛见何日。臣实不胜犬马恋主之情。 ——高阳《慈禧全传》九十八

【第18句】:反客为主[fǎn kè wéi zhǔ]

【解释】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示例】心里正在为难,只听得那女子反客为主,让着说道:“尊客,请屋里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第19句】:正头香主[zhèng tóu xiāng zhǔ]

【解释】嫡传的子孙。引申以称事物的正主。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张四,你休胡言乱语,我虽不才,是杨家正头香主。”

【示例】这魏大哥是正头香主,指望着娶过媳妇去侍奉婆婆,生儿种女,当家理纪,不知那等的指望。(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二回)

【第20句】:闭关自主[bì guān zì zhǔ]

【解释】指关闭关口,不和外国来往。

【出处】见“闭关自守”。

【示例】如今不是我们闭关自主的时侯了,输入欧西先觉诸邦的艺术也正是我们的急图。 ——郭沫若《文艺论集·一个宣言》

【第21句】:当家作主[dāng jiā zuò zhǔ]

【解释】当家:主持家务。本指主管家政,有权对家事做出决定。比喻在单位或国家中居主人翁地位。

【出处】阿凤《夜景》:“看到自己的名字,端端正正写在那选民名单上时,一个公民当家做主的光荣感,会涌上心头的。”

【示例】沙汀《风浪》:“申大嫂可以说是全家真正当家作主的人,申大哥也事事听她安排。”

【第22句】:不由自主[bù yóu zì zhǔ]

【解释】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

【示例】韦珍说不上什么爱不爱,只是接触的多了,便不由自主地常和常飞亲近起来。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

【第23句】:青黄无主[qīng huáng wú zhǔ]

【解释】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黄,无法控制。形容因惊恐而神色不定。

【出处】清·天花藏主人《玉支矶》第十三回:“四个侍妾见管小姐说的言语利害,惊得青黄无主,没话答应,走了出来。”

【第24句】:物归原主[wù guī yuán zhǔ]

【解释】归:还给。把物品还给原来的主人。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示例】不是没收吧?又物归原主啦?这可是喜事! ——老舍《茶馆》第三幕

【第25句】:亡国之主[wáng guó zhī zhǔ]

【解释】主:君主。亡国时的君主,即最后一代君王。

【出处】《吕氏春秋·谨听》:“亡国之主反此,乃自贤而少人。”

【示例】至于“毅宗”,则是崇祯帝的庙号,亡国之主,更不可用。 ——高阳《慈禧全传》四十

【第26句】:身不由主[shēn bù yóu zhǔ]

【解释】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张协贫女团圆》:“张协本意无心娶你,在穷途身自不由己。况天寒举目又无亲,乱与伊家相娶。”

【示例】今既到此间,身不由主,拼着这条命吧。(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六回)

【第27句】:东道主[dōng dào zhǔ]

【解释】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示例】做为东道主,一面忙着欢送即将出征的子弟兵,还一面忙着接应、招待这些来自各个村庄的乡亲们。 ——郭澄清《大刀记》第20章

【第28句】:喧客夺主[xuān kè duó zhǔ]

【解释】喧:声音大。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出处】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宋齐书带叙法》:“遂觉一传中义庆事转少,鲍照事转多,此未免喧客夺主矣。”

【示例】回教祖摩诃末子孙,由西而东,争至天山南路,生齿渐蕃,喧客夺主,察哈台的后裔,反弄到没有主权。 ——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三十七回

【第29句】:一客不烦二主[yī kè bù fán èr zhǔ]

【解释】一位客人不用劳烦两位主人接待。比喻一件事情由一个人全部承担,不用找别人帮忙。

【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堂远禅师》:“一鹤不栖双木,一客不烦两家。”

【示例】事要恰好,话要凑巧,冰梅也腹痛起来。这宋婆生意发财,一客不烦二主。(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十七回)

【第30句】:怨家债主[yuàn jiā zhài zhǔ]

【解释】怨家:仇人。佛教指与我有冤仇的人。

【出处】《无量寿经》卷下:“怨家债主,焚漂劫夺。”

【示例】业道受苦及怨家债主悉愿布施欢喜。 ——唐·孔思义《造像记》

【第31句】:吠非其主[fèi fēi qí zhǔ]

【解释】吠:狗叫。狗朝着外人乱叫。旧比喻各为其主。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示例】峤虽不辨逆顺,然亦为当时之谋吠非其主,不可追讨其罪。 ——《旧唐书·李峤传》

【第32句】:一物一主[yī wù yī zhǔ]

【解释】比喻每一事物必有所属。

【出处】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这披挂一物一主,看有甚么人来?”

【示例】怪不的一物一主,那里有哥这等大福,偏有这样巧价儿来寻你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五回

【第33句】:功烈震主[gōng liè zhèn zhǔ]

【解释】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指臣下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出处】宋·李觏《袁州州学记》:“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

【第34句】:冤有头,债有主[yuān yǒu tóu,zhài yǒu zhǔ]

【解释】冤有冤头,债有债主。比喻要了解事情,必须找主事的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法云本禅师法嗣》:“上堂,众集定,喝一喝曰:'冤有头,债有主。’”

【示例】冤有头,债有主,愿大众莫结恶缘。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一回

【第35句】:先入为主[xiān rù wéi zhǔ]

【解释】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出处】《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今,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示例】见长幼尊卑之节有一定不易之理,先入为主,故后起之私心,终有所顾忌而不敢逞。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七

【第36句】:万乘之主[wàn shèng zhī zhǔ]

【解释】乘:四匹马拉的车。指大国的国君。

【出处】《老子》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示例】众将已会于此,有屈难伸,特令戴宗屈万乘之主,亲临水泊,恳告平日衷曲。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二十回

【第37句】:当家做主[dāng jiā zuò zhǔ]

【解释】当家:主持家务。本指主管家政,有权对家事做出决定。比喻在单位或国家中居主人翁地位

【出处】王朔《浮出海面》:“我一直梦想有一间自己的店铺,好当家做主,从领导、父母给我气受那天起。”

【示例】阿凤《夜景》:“看到自己的名字,端端正正写在那选民名单上时,一个公民当家做主的光荣感,会涌上心头的。”

【第38句】:諠客夺主[xī kè duó zhǔ]

【解释】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第39句】:救世主[jiù shì zhǔ]

【解释】基督徒对耶酥的称呼。比喻挽救世界的人物。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4章:“即刻钻进了驾驶楼,像救世主一样微笑着向他招招手,就坐着汽车跑得一溜烟不见了踪影。”

【第40句】:迭为宾主[dié wéi bīn zhǔ]

【解释】轮流做主人请客。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有时迭为宾主,不过清茶寡饭,不设酒肴,以此为常。”

【示例】我们几个单身汉迭为宾主,轮流请吃,打发时光。

【第41句】:强宾不压主[qiáng bīn bù yā zhǔ]

【解释】强:强势。指客人应当让主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陈宫曰:'强宾不压主,请使君勿疑。’”

【示例】晁盖道:“不可。自古'强宾不压主。’晁盖强杀,只是个远来新到的人,安敢便来占上。”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第42句】:喧宾夺主[xuān bīn duó zhǔ]

【解释】喧:声音大。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出处】清·杨宜治《俄程日记》:“近有喧宾夺主之势。”

【示例】成了多数政治,还怕什么外种人喧宾夺主吗?(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第43句】:狐媚惑主[hú mèi huò zhǔ]

【解释】传说狐狸能用媚态来迷惑人。比喻做出各种媚态来讨好迷惑主人。

【出处】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

【第44句】:狗吠非主[gǒu fèi fēi zhǔ]

【解释】比喻臣子各忠于自己的君主。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践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示例】狗吠非主,狼虎夜扰。惊我东西,不为家咎。 ——汉·焦赣《易林·咸之泰》

【第45句】:冤家债主[yuān jiā zhài zhǔ]

【解释】冤家:仇人;债主:收债的人。指与我结怨欠债的人。

【出处】《无量寿经》卷下:“怨家债主,焚漂劫夺。”

【示例】张善友不觉惊醒,乃是睡倒在神案前,做的梦,明明白白,才省悟多是宿世的冤家债主。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

【第46句】:独立自主[dú lì zì zhǔ]

【解释】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

【出处】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

【示例】我们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第47句】:功高震主[gōng gāo zhèn zhǔ]

【解释】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示例】袁既然准备做皇帝,就不能不在正大位之前扭转这种'功高震主’,尾大不掉的趋势。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14章

【第48句】:出奴入主[chū nú rù zhǔ]

【解释】指挟门户成见。

【出处】唐·韩愈《原道》:“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於杨,则入於墨,不入於老,则入於佛;入於彼,必出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示例】乐府至有明而丛杂,出奴入主,三百年来,迄无定论。 ——清·冯班《钝吟杂录》

【第49句】:冤各有头,债各有主[yuān gè yǒu tóu,zhai gè yǒu zhǔ]

【解释】比喻处理事情必寻负主要责任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武松捋起双袖,握着尖刀,指何九叔道:'小子粗疏,还晓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你休惊怕,只要实说,对我一一说知武大死的缘故,便不干涉你!’”

【示例】说得出这种无赖话的,未必懂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的道理。 ——叶圣陶《倪焕之》十二

【第50句】:打狗看主[dǎ gǒu kàn zhǔ]

【解释】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九回:“不知原来家中大小姐这等暴躁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

【示例】你怎的这般缠不清!自古道:打狗看主。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一回

【第51句】:家无二主[jiā wú èr zhǔ]

【解释】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示例】家无二主”,你还是服从吧 ——俗话说

“主”在中间的成语

【第1句】:地主之仪[dì zhǔ zhī yí]

【解释】住在本地的人对外地客人的招待义务。同“地主之谊”。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馔,于理不当。茅茨不远,可便下榻。”

【第2句】:欺主罔上[qī zhǔ wǎng shàng]

【解释】指蒙骗主人或上司。

【出处】南朝·齐·沈冲《奏劾江谧》:“谓贩鬻威权,奸自不露,欺主罔上,好议可掩。”

【第3句】:神不主体[shén bù zhǔ tǐ]

【解释】恐惧地神志控制不住躯体。

【出处】宋·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梁太祖优待文士》:“荀鹤声喏,恐惧流汗,再拜叙谢讫,命坐。荀鹤惨悴战栗,神不主体。”

【第4句】:机会主义[jī huì zhǔ yì]

【解释】利用机会或情况的技巧、策略或实践,特别是很少顾及原则或最后结果。

【出处】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这种空洞的唯心的政治估量和工作指导,是不是要产生机会主义错误,或者盲动主义错误呢?”

【示例】你不要有机会主义的侥幸。

【第5句】:闭关主义[bì guān zhǔ yì]

【解释】闭关自守不与国外进行往来的政策。

【示例】闭关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第6句】:监主自盗[jiān zhǔ zì dào]

【解释】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同“监守自盗”。

【出处】《旧唐书·杨炎传》:“杞怒,谪晋衡州司马,更召他吏绳之,曰:'监主自盗,罪绞。’”

【示例】我们要坚决打击监主自盗的现象。

【第7句】:现实主义[xiàn shí zhǔ yì]

【解释】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虽可能有张伯伦一类的迁就所谓'既成事实’的'现实主义’的调头出现,但主要的国际势力将变到进一步地援助中国。”

【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1章:“金俊山抱着现实主义态度说。”

【第8句】:唯心主义[wéi xīn zhǔ yì]

【解释】物质世界是意识、精神的产物,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哲学观点。

【示例】唯心主义的观点难以苟同。

【第9句】:尊主泽民[zūn zhǔ zé mín]

【解释】尊崇君主,泽惠生民。

【出处】宋·苏轼《与李公择书》之十一:“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第10句】:挟主行令[jiā zhǔ xíng lìng]

【解释】挟持君主,发布命令。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11句】:尽地主之谊[jìn dì zhǔ zhī yì]

【解释】地主:当地的主人;谊:通“义”。尽本地主人应尽的义务,指招待外地来客。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晚生得蒙青目,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

【示例】今天该我尽地主之谊了。

【第12句】:自由主义[zì yóu zhǔ yì]

【解释】主张个人自由发展、自由表现的看法或人生观。

【出处】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但是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

【示例】领导机关的放松领导和放任各种错误倾向的自由主义,都达到相当惊人程度。 ——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

【第13句】:经验主义[jīng yàn zhǔ yì]

【解释】指凭自己的经验来处事的世界观。

【出处】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这种恶劣的经验主义,使我们遭受了严重的损害。”

【第14句】:推东主西[tuī dōng zhǔ xī]

【解释】推掉东面主西面。指借口推托,不说实情。

【出处】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兀那厮,我问着你,您休推东主西的!”

【第15句】:盗憎主人[dào zēng zhǔ rén]

【解释】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出处】《左传·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示例】逆胡挑衅,兴此大狱,盗憎主人,固亦其所。 ——清·章炳麟《狱中答新闻报》

【第16句】:东道主人[dōng dào zhǔ rén]

【解释】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同“东道主”。

【出处】《周书·文帝纪上》:“令亲人蔡儁作牧河济,厚相恩赡,以为东道主人。”

【示例】我虽不能做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容我做个东道主人。 ——《红楼梦》第三七回

【第17句】:唯物主义[wéi wù zhǔ yì]

【解释】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出处】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

【示例】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

【第18句】:不分主次[bù fēn zhǔ cì]

【解释】指人办事不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

【出处】王朔《动物凶猛》:“虽然这三种说法不分主次,都有同样有力的证人和很难杜撰栩栩如生的细节,我还是一下就相信了最后一种说法。”

【示例】他一向办事不分主次。

【第19句】:圣主垂衣[shèng zhǔ chuí yī]

【解释】形容天下太平,无为而治。

【出处】语出《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葛亮乾坤。”

【示例】玉烛调和,圣主垂衣。 ——元本高明《琵琶记·旌表》

【第20句】:形式主义[xíng shì zhǔ yì]

【解释】给予形而上学的诸形式以首要地位的一种哲学。

【出处】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

【示例】我不想那样搞形式主义。

【第21句】:义不主财[yì bù zhǔ cái]

【解释】指为重义气者不苟取财物。

【出处】元·无名氏《张协状元》第三十五出:“慈不主兵,义不主财。状元台旨:除是朝士官员,你便通报。其次村里汉、外方人及妇女,莫容它来。”

【示例】义不主财,慈不主兵。必定要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不怕他远在万里,可以报我之仇,泄我之恨。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九回

【第22句】:打定主意[dǎ dìng zhǔ yì]

【解释】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18回:“南宫敬叔和夫子最契合,请他先容,最为合宜,打定主意,便一径往访敬叔。”

【示例】他打定主意非把事情弄明白不可。

【第23句】:名从主人[míng cóng zhǔ rén]

【解释】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

【出处】《榖梁传·桓公二年》:“孔子曰:'名从主人,物从中国。’”

【示例】李去病听见他开口说'支那’两字,心中好生不悦,忖道:怎么连名从主人的道理都不懂得?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

【第24句】:悲观主义[bēi guān zhǔ yì]

【解释】对世事所怀消极看法的处世观。

【出处】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投降主义根源于民族失败主义,即民族悲观主义。”

【第25句】:居停主人[jū tíng zhǔ rén]

【解释】居停:寄居之处。寄居之处的主人。指房东。

【出处】《宋史·丁谓传》:“帝意欲谪(寇)准江淮间,谓退,除道州司马。同列不敢言,独王曾以帝语质之。谓顾曰:'居停主人勿复言。’盖指曾以第舍假准也。”

【示例】已求此公作居停主人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桓侯》

【第26句】:窝停主人[wō tíng zhǔ rén]

【解释】藏匿盗匪、赃物的人或人家。

【出处】宋洪迈《夷坚癸志·李五郎》:“为盗有求不惬,诬为窝停主人,诉于郡,不见察,故陷党中。”

【第27句】:冒险主义[mào xiǎn zhǔ yì]

【解释】靠投机取巧冒险行事的一种行为方式。

【出处】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

【示例】我们不需要冒险主义。

【第28句】:拿定主意[ná dìng zhǔ yì]

【解释】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却又一片深心,打了个呼牛也可,呼马也可的主意,任是谁说什么,我只拿定主意,干我的大事去。”

【示例】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我们今日竟拿定主意,不下山罢。”

【第29句】:官僚主义[guān liáo zhǔ yì]

【解释】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出处】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第二,动员群众的方式,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

【示例】哪怕是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也好,哪怕是艰苦奋斗的命令主义也好,都在反对之列。 ——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第30句】:仓卒主人[cāng cù zhǔ rén]

【解释】仓卒:匆忙。客人突然到来,仓促中招待不周,难尽主人之礼。

【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第四卷:“有仓卒客,无仓卒主人。”

【示例】请原谅我这个仓卒主人。

【第31句】:卖主求荣[mài zhǔ qiú róng]

【解释】指出卖主人的利益以换取个人的荣华富贵。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得势则聚若蝇蚊,失势则散若鸟兽,甚至卖主求荣者颇多。”

【示例】这位黄先生我看枉为人师!劝学生卖主求荣,他当的什么老师? ——温靖邦《将星在狼烟中升起》

【第32句】:自作主张[zì zuò zhǔ zhāng]

【解释】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怎好就是这等自做主张,将他只一刀哈喇了。”

【示例】凡事总得回过他,就是多用些,也无话说,但不可自作主张。 ——清·李宝嘉《活地狱》第八回

【第33句】:入主出奴[rù zhǔ chū nú]

【解释】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把前者奉为主人,把后者当作奴仆。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

【出处】唐·韩愈《原道》:“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

【示例】往往持以树门户,入主出奴,视他文人未尝显然标三先生为宗主者。 ——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七

【第34句】:北道主人[běi dào zhǔ rén]

【解释】北道上接待过客的主人。与“东道主人”同义。

【出处】《后汉书·邓晨传》:“更始北都洛阳,以晨为常山太守。会王郎反,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光武曰:'伟卿(邓晨)以一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

【第35句】:入铁主簿[rù tiě zhǔ bù]

【解释】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

【出处】《北齐书·许淳传》:“淳清识敏速,达于从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断,见之时人,号为入铁主簿。”

【第36句】:月晕主风[yuè yùn zhǔ fēng]

【解释】晕: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时因折射作用而形成日、月周围的光圈。月亮周围出现晕圈,则是有风的预兆

【出处】《田家五行·杂占论月》:“月晕主风,何方有阙,即此方风来。”

【第37句】:盗怨主人[dào yuàn zhǔ rén]

【解释】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盗憎主人”。

【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第38句】:震主之威[zhèn zhǔ zhī wēi]

【解释】主:君主。震动君主的威势。形容臣子的威势极大。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示例】自来负不赏之功,挟震主之威者,保全能有几人!(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十八回)

【第39句】:人道主义[rén dào zhǔ yì]

【解释】道:道义。关心人类幸福。

【出处】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如果你不是以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去对待他,那无异于落井下石、谋财害命,把自己的欢乐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示例】我们要讲人道主义。

【第40句】:本本主义[běn běn zhǔ yì]

【解释】盲目地照搬书本或僵硬地凭上级指示办事,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作风。

【出处】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

【示例】我们要坚决抛弃本本主义的作风。

【第41句】:个人主义[gè rén zhǔ yì]

【解释】自私自利。

【出处】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示例】在某些党员中还存在着比较浓厚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识。 ——《个人和集体》

【第42句】:额外主事[é wai zhǔ shì]

【解释】明清时为各部司员的低级官吏。一般由没有考中庶吉士的进士充任,也可以由皇帝赏赐。

【第43句】:教条主义[jiào tiáo zhǔ yì]

【解释】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出处】毛泽东《矛盾论》:“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就是,一方面,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示例】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两片落叶,偶尔吹在一起》:“那样的话,我们的盟就要变成教条主义者。”

【第44句】:本位主义[běn wèi zhǔ yì]

【解释】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

【出处】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六)本位主义,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

【示例】我们要放弃本位主义,从全局看问题。

【第45句】:择主而事[zé zhǔ ér shì]

【解释】事:侍奉。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凡事自有命数,不可奢望,亦不须性急;待时而动,择主而事,不愁不富贵也。”

【第46句】:家有千口,主事一人[jiā yǒu qiān kǒ, zhǔ shì yī rén]

【解释】无论一家有多少人口,都有一人全面主持家事。指办任何事情都要有为首领头的人。

【出处】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一:“小毛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有你男人在场,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第47句】:义不主财,慈不主兵[yì bù zhǔ cái,cí bù zhǔ bīng]

【解释】主:掌管。遵从道义就不能掌管钱财,心怀仁慈就不能掌管军队

【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9回:“'义不主财,慈不主兵’,必定要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第48句】:地主之谊[dì zhǔ zhī yì]

【解释】地主:当地的主人;谊:义务。住在本地的人对外地客人的招待义务。

【出处】《左传·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财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

【示例】晚生得蒙青目,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

【第49句】:文牍主义[wén dú zhǔ yì]

【解释】一种官僚主义作风。不下基层搞调查而在办公室签发文件,想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示例】领导必须下基层了结,否则会犯文牍主义的错误。

【第50句】:保守主义[bǎo shǒu zhǔ yì]

【解释】守旧、不想改进的思想和行为。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正确地规定战略方向,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转移时反对逃跑主义。”

【第51句】:不主故常[bù zhǔ gù cháng]

【解释】故常:旧的常规、习惯。不拘于老的一套。

【出处】《庄子·天运》:“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

【示例】而其盘盘之气,熊熊之光,浏漓顿挫,不主故常。 ——清·莫友芝《巢经巢诗钞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