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沥”的成语(30个)

3180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含“沥”的成语(30个)

本文整理了沥胆隳肝、肝胆披沥、披沥赤忱等含“沥”的成语30个,其中“沥”开头的成语9个,“沥”结尾的成语2个,“沥”在中间的成语19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沥”开头的成语

【第1句】:沥胆隳肝[lì dǎn huī gān]

【解释】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唐·李颀《杂曲歌辞·行路难》:“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堕肝惟恐后。”

【示例】仙郎旧有黄金约,沥胆隳肝更祷祈。 ——唐·罗隐《冬暮寄裴郎中》诗

【第2句】:沥胆抽肠[lì dǎn chōu cháng]

【解释】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梁书·王僧辩传》:“身当将帅之任,而不能沥胆抽肠,共诛奸逆,雪天地之痛,报君父之仇,则不可以禀灵含识,戴天覆地。”

【第3句】:沥胆濯肝[lì dǎn zhuó gān]

【解释】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明·唐寅《与文徵明书》:“沥胆濯肝,明何尝负朋友,幽何尝畏鬼神!”

【第4句】:沥血披肝[lì xuè pī gān]

【解释】比喻竭尽忠诚、恳挚的心意。同“沥血叩心”。

【出处】《再生缘》第五四回:“实指望尽心竭力,不负天恩,沥血披肝,勤于王事。”

【第5句】:沥血剖肝[lì xuè pōu gān]

【解释】光明磊落,以诚相见。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回:“来往的,尽是咬钉截铁汉;出入的,无非沥血剖肝人。”

【第6句】:沥血叩心[lì xuè kòu xīn]

【解释】沥:滴。比喻费尽心血。

【出处】南朝·梁·萧绎《与诸藩令》:“沥血叩心,枕戈尝胆,其何故哉。”

【第7句】:沥血披心[lì xuè pī xīn]

【解释】比喻竭尽忠诚、恳挚的心意。同“沥血叩心”。

【出处】前蜀·杜光庭《晋公后土醮词》:“诚切祷祈,沥血披心,仰希鉴祐。”

【第8句】:沥胆堕肝[lì dǎn duò gān]

【解释】比喻竭尽忠诚。

【出处】唐·李颀《行路难》诗:“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堕肝惟恐后。”

【示例】仙郎旧有黄金约,沥胆堕肝更祷祈。 ——唐·罗隐《暮云寄裴郎中》

【第9句】:沥胆披肝[lì dǎn pī gān]

【解释】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唐·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

【示例】入会之人,无宜情意真挚,沥胆披肝,以维时局。 ——张篁溪《记自立会》

“沥”结尾的成语

【第1句】:肝胆披沥[gān dǎn pī lì]

【解释】犹言披肝沥胆。比喻极尽忠诚。

【出处】汤增璧《崇侠论》:“食人之禄,不顾其患,非志士所忍出;当其发难,则亦慷慨悲歌,顾盼生姿,自谓肝胆披沥,不忘平生一诺。”

【第2句】:淅淅沥沥[xī xī lì lì]

【解释】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示例】今天又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了。

“沥”在中间的成语

【第1句】:披沥赤忱[pī lì chì chén]

【解释】披沥:表露,倾吐;赤忱:赤诚,极真诚的心意。倾吐自己至诚的心意。

【第2句】: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

【解释】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示例】呕心沥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 ——臧克家《老舍永在》

【第3句】:倾肝沥胆[qīng gān lì dǎn]

【解释】形容对人极其忠诚。

【出处】宋·梅尧臣《闻密赐》:“倾肝沥胆谢不敏,岂可便恃张良才。”

【第4句】:披沙沥金[pī shā lì jīn]

【解释】沙里淘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取精华。

【示例】在大量的资料面前,我们要披沙沥金,汲取我们需要的东西。

【第5句】:斩头沥血[zhǎn tóu lì xuè]

【解释】形容为匡扶正义而不顾生死。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我是斩头沥血的人,何肯戏弄良人!”

【示例】在今日算是一个斩头沥血的人儿。 ——清·感惺《游侠传·侠议》

【第6句】:披肝沥血[pī gān lì xuè]

【解释】比喻竭尽忠诚。

【出处】唐·柳宗元《为南承嗣请从军状》:“披肝沥血,昧死上陈。”

【示例】臣之忧危迫切,披肝沥血之诚,亦已屡渎于天聪。 ——宋·欧阳修《又乞外郡第三札子》

【第7句】:披肝沥胆[pī gān lì dǎn]

【解释】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唐·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宋·司马光《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

【示例】我每遇着我所敬爱而知心的人,就喜欢披肝沥胆地畅谈。 ——邹韬奋《经历·初出茅庐》

【第8句】:槌骨沥髓[chuí gǔ lì suí]

【解释】槌:敲打;沥:往下滴。敲碎骨头,沥干骨髓。形容残酷的剥削。

【出处】宋·陆九渊《与宋漕》:“贪吏并缘,侵欲无艺,槌骨沥贿,民不聊生。”

【第9句】:析肝沥悃[xī gān lì kǔn]

【解释】谓披露肝胆,倾吐至诚。

【出处】宋苏舜钦《投匦疏》:“盖以陛下开言路,塞讳门,采瞽说,纳愚虑,是以析肝沥悃而具述之。”

【第10句】:隳肝沥胆[huī gān lì dǎn]

【解释】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出处】唐·元稹《上裴度相公书》:“宰物者虽朝许之以纶诰,暮许之以专席,厚则厚矣,遽责有隳肝沥胆同厮养之用力,亦难哉!”

【第11句】:披心沥血[pī xīn lì xuè]

【解释】剖开心滴出血来。比喻竭尽忠诚。

【出处】《南史·袁昂传》:“推恩及罪,在臣实大,披心沥血,敢乞言之。”

【第12句】:哕心沥血[yuě xīn lì xuè]

【解释】哕:呕吐;沥:滴。吐出心,流出血。比喻费尽心思和精力。

【出处】明·沈榜《宛署杂记·志遗六》:“读公当时十失四事诸疏,盖皆哕心沥血之诚也。”

【第13句】:捶骨沥髓[chuí gǔ lì suǐ]

【解释】比喻残酷搜括民财。同“敲骨吸髓”。

【出处】唐·陆贽《论长吏以增户加税辟田为课绩》:“今或重困疲羸,力求附益,捶骨沥髓,隳家取财,苟媚聚敛之司,以为仕进之路。”

【第14句】:摅肝沥胆[shū gān lì dǎn]

【解释】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同“披肝沥胆”。

【出处】元·揭傒斯《与萧维斗书》:“窃为公计,莫若摅肝沥胆,激昂慷慨,极论天下之贤士,求当今政令之得失。”

【第15句】:剖肝沥胆[pōu gān lì dǎn]

【解释】比喻开诚相待。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材。”《隋书·李德林传》:“百辟庶尹,四方岳牧,稽图谶之文,顺亿兆之请,披肝沥胆,昼歌夜吟。”

【示例】公乃汉室皇叔,故剖肝沥胆以相告。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第16句】:输肝沥胆[shū gān lì dǎn]

【解释】比喻诚心待人。

【出处】唐·李白《行路难》诗:“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腰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第17句】:披沥肝膈[pī lì gān gé]

【解释】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同“披肝沥胆”。

【出处】宋·范仲淹《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三状》:“故臣等披沥肝膈,屡有奏述,且乞在任,以尽疲驽。”

【第18句】:披沥肝胆[pī lì gān dǎn]

【解释】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同“披肝沥胆”。

【出处】唐·权德舆《权载之文集·卢相公陈乞第五表》:“前后陈闻,披沥肝胆,期切之至。”

【示例】今遇明公,不敢不披沥肝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

【第19句】:刳肝沥胆[kū gān lì dǎn]

【解释】犹言披肝沥胆。比喻竭诚相见。

【出处】宋·司马光《辞修起居注第五状》:“烦读圣听至于四五,刳肝沥胆,盈卷溢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