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渴”的成语(48个)

6345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含“渴”的成语(48个)

本文整理了渴心生尘、远水救不得近渴、临渴穿井等含“渴”的成语48个,其中“渴”开头的成语8个,“渴”结尾的成语22个,“渴”在中间的成语18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渴”开头的成语

【第1句】:渴心生尘[kě xīn shēng chén]

【解释】渴:迫切。形容非常想念。

【出处】唐·卢仝《访含曦上人》:“三入寺,曦未来,辘轳无人井百尺,渴心归去生尘埃。”

【示例】多时不见吾妹,渴心生尘,今何自至? ——明·余邵鱼《周朝秘史》第一○五回

【第2句】:渴骥奔泉[kě jì bēn quán]

【解释】骥:骏马。如同骏马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出处】《新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示例】廪生伺于门,表妹乘车至,彼此如渴骥奔泉,入户稍寒温,即携手至柴室狎亵。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

【第3句】:渴而掘井[kě ér jué jǐng]

【解释】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出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第4句】:渴尘万斛[kě chén wàn hú]

【解释】形容十分想念。

【出处】唐·卢仝《访含曦上人》:“三入寺,曦未来,辘轳无人井百尺,渴心归去生尘埃。”

【示例】一日三秋,言思暮之甚切;渴尘万斛,言想望之久殷。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身体》

【第5句】:渴骥怒猊[kě jì nù ní]

【解释】骥:骏马;猊:狻猊,即狮子。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出处】《新唐书·徐浩传》:“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第6句】:渴而穿井[kě ér chuān jǐng]

【解释】比喻事先没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出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示例】寡人所谓饥而求黍稷,渴而穿井者,未尝能以欢喜见子。 ——西汉·刘向《说苑·奉使》

【第7句】:渴鹿奔泉[kě lù bēn quán]

【解释】如同鹿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出处】《新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示例】习久,渐惯苦读,古人微意,或有一二悟解处,辄叫号跳跃,如渴鹿之奔泉也。 ——明·袁宏道《瓶花斋集》

【第8句】:渴者易饮[kě zhě yì yǐn]

【解释】口渴的人喝什么都觉得甘甜。旧时比喻久经苛政而最知对德政感恩。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渴”结尾的成语

【第1句】:远水救不得近渴[yuǎn shuǐ jiù bù dé jìn kě]

【解释】远处的水解不了眼前的渴。比喻不在眼前的事物不能救急

【出处】宋·陈师道《乌呼行》:“不应远水救近渴,空仓四壁雀不鸣。”

【示例】明·张四维《双烈记·代役》:“你说千金报我,远水救不得近渴。”

【第2句】:求知若渴[qiú zhī ruò kě]

【解释】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示例】也许根本不具有艺术的什么不朽性,但当年感动过激动过多少求知若渴的中国人啊! ——梁晓声《狡猾是一种冒险》第四章

【第3句】:说梅止渴[shuō méi zhǐ kě]

【解释】说到梅子,就会流口水,因而止渴。比喻借想像以自慰。

【出处】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第4句】:饮鸩止渴[yǐn zhèn zhǐ kě]

【解释】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出处】《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示例】杨嗣昌的加征练饷办法是使朝廷饮鸩止渴。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第5句】:求贤如渴[qiú xián rú kě]

【解释】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示例】贞观之初,求贤如渴。 ——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第6句】:如饥如渴[rú jī rú kě]

【解释】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宋江陪笑道:'怎敢相戏。实慕员外威德,如饥如渴。万望不弃鄙处,为山寨之主,早晚共听严命。’”

【示例】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永远前进》:“我如饥如渴地读着各种文学书和理论书,也学了外科医药知识。”

【第7句】:如饥似渴[rú jī sì kě]

【解释】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出处】三国魏·曹植《责躬》计:“迟奉圣颜,如渴如饥。”

【示例】我如饥似渴地把那二十几页的长文,一口气读下去。 ——郭沫若《革命春秋·学生时代》

【第8句】:相如病渴[xiāng rú bìng kě]

【解释】病渴:有消渴的病。司马相如借口有消渴病,不去作官。比喻对作官没有兴趣。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不慕官爵。”

【示例】相如病渴年来剧,酿酒倾家畏不供。 ——宋·陆游《秋思》

【第9句】:饮鸩救渴[yǐn zhèn jiù kě]

【解释】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出处】北齐·杜弼《为东魏檄梁文》:“见黄雀而忘深井,食钩吻以疗饥,饮鸩毒以救渴,智者所不为,仁者所不向。”

【第10句】:远水不解近渴[yuǎn shuǐ bù jiě jìn kě]

【解释】远处的水不能立刻解决口渴的问题。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示例】春宇是生意人性情,也觉着远水不解近渴,也就没叫上学。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回

【第11句】:爱才如渴[ài cái rú kě]

【解释】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示例】宫保爱才如渴,兄弟实在钦佩的。 ——清·刘鹗《老残游记》六回

【第12句】:援溺振渴[yuán nì zhèn kě]

【解释】溺:指落水者;振:救济。援救落水者和干渴者。比喻援救受难的人。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五:“曾未期月,援溺振渴,事无巨细,悉究本末。”

【第13句】:求贤若渴[qiú xián ruò kě]

【解释】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出处】《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示例】求贤若渴,从柬如流。 ——《宋史·窦贞固传》

【第14句】:爱才若渴[ài cái ruò kě]

【解释】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示例】他们发现了佳人并非因为'爱才若渴’而做婊子的,佳人只为的是钱。 ——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

【第15句】:梅林止渴[méi lín zhǐ kě]

【解释】看到梅林就可以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北周·庾信《出自蓟北门行》:“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

【示例】阳焰充饥,梅林止渴。(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十三)

【第16句】:远水解不了近渴[yuǎn shuǐ jiě bù liǎo jìn kě]

【解释】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这也容易,只是'远水解不得近渴’。”

【示例】离咱们这儿远得很呢!远水解不了近渴呀! ——老舍《四世同堂》

【第17句】:饮鸩解渴[yǐn zhèn jiě kě]

【解释】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同“饮鸩止渴”。

【出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此时危急情形,等于然眉,若再恃新军为保卫,无异饮鸩解渴,其危险有不忍言者。”

【第18句】:望梅消渴[wàng méi xiāo kě]

【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示例】玉鱼花露自清凉,涓涓在郎腹。犹胜望梅消渴,对文君眉蹙。 ——宋·赵长卿《限事近》词

【第19句】:远井不解近渴[yuǎn jǐng bù jiě jìn kě]

【解释】指遥远的帮助解决不了目前迫切的需求。

【示例】这是远井不解近渴的事情。

【第20句】:思贤如渴[sī xián rú kě]

【解释】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示例】启翁,你看他是如何思贤如渴!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第21句】:忍饥受渴[rěn jī shòu kě]

【解释】忍受饥渴。形容极其艰难、贫困,苦苦度日。

【出处】《敦煌变文集·捉季布变文》:“忍心饥受渴终难过,须投分义旧情亲。”

【示例】我忍饥受渴终于找到回家的路。

【第22句】:望梅止渴[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示例】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渴”在中间的成语

【第1句】:临渴穿井[lín kě chuān jǐng]

【解释】穿:打。临到口渴时才想到凿井。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示例】临渴穿井,事同噬脐,胡可得也。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十八

【第2句】:以渴服马[yǐ kě fú mǎ]

【解释】使马忍渴受训,从人驱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顺服。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造父为齐王驸驾,以渴服马,百日而服成……王曰:'效驾于圃驾于圃中。’造父驱车入圃,马见圃池而走,造父不能禁。造父以渴服马久矣,今马见池,馯而走,虽造父不能治……”

【第3句】:怒猊抉石,渴骥奔泉[nù ní mèi shí,kě jì bēn quán]

【解释】猊:狻猊,即狮子;抉:踢开;骥:骏马。如愤怒的狮子踢开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出处】《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三幅屏,八体皆备,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第4句】:止渴望梅[zhǐ kě wàng méi]

【解释】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同“止渴思梅”。

【出处】清·孙雨林《皖江血·拒敌》:“止渴望梅,究有何益,此诚吾党大不幸了!”

【第5句】:临渴掘井[lín kě jué jǐng]

【解释】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示例】一着空虚百着空。临渴掘井,悔之何及。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五回

【第6句】:饥飡渴饮[jī cān kě yǐn]

【解释】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同“饥餐渴饮”。

【第7句】:怒猊渴骥[nù ní kě jì]

【解释】猊:狻猊,即狮子;骥:骏马。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出处】《新唐书·徐浩传》:“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第8句】:饥餐渴饮[jī cān kě yǐn]

【解释】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说得天花乱坠,争似饥餐渴饮。”

【示例】少不得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不在话下。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第9句】:饥渴交攻[jī kě jiāo gōng]

【解释】饥渴同时袭来。形容饥渴交加。

【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华阳洞门》:“右边石池,荷花方烂漫,虽饥渴交攻,而花与水皆不可及。”

【第10句】:止渴思梅[zhǐ kě sī méi]

【解释】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亦作“止渴望梅”。

【出处】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充饥画饼。”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咱正是那止渴思梅。”

【第11句】:枯肠渴肺[kū cháng kě fèi]

【解释】枯:枯竭。形容人十分饥渴。

【出处】《唐诗纪事》:“开妒满饮相献酬,枯肠渴肺忘朝饥。”

【第12句】:如渴如饥[rú kě rú jī]

【解释】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同“如饥如渴”。

【出处】三国·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四:“思我良朋,如渴如饥,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示例】我如渴如饥地读着各种文学书和理论书,也学了外科医药知识。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永远前进》

【第13句】:止渴之梅[zhǐ kě zhī méi]

【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比喻不无小补。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示例】邵注四库简明目亦未及见。然其词今皆为王张二刻所有,亦足为止渴之梅矣。(清·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

【第14句】: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jī zhě yì wéi shí,kě zhě yì wéi yǐn]

【解释】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示例】兄能与协和交欢,此则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之会。 ——章炳麟《与熊克武书》

【第15句】:鳏鱼渴凤[guān yú kě fèng]

【解释】比喻独身的男子急于求得配偶。

【出处】唐·李商隐《李夫人歌》之三:“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

【示例】鳏鱼渴凤无如我,奈霎时中热,蓦地偷过。 ——明·许自昌《水浒记·计迓》

【第16句】:饥渴交迫[jī kě jiāo pò]

【解释】饥渴同时袭来。形容饥渴交加。

【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华阳洞门》:“右边石池,荷花方烂漫,虽饥渴交攻,而花与水皆不可及。”

【示例】昼伏夜行,窃瓜果为粮,幸无觉者,一夕饥渴交迫,遥望一灯荧然。 ——清·纪昀《滦阳消夏录·齐舜庭》

【第17句】:止渴饮鸩[zhǐ kě yǐn zhèn]

【解释】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出处】《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示例】若虑迷信一破,道德堕落,必以保存为得计,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欲疗疮而剜肉?(清·壮者《扫迷帚》第二十四回)

【第18句】:临渴之掘[lín kě zhī jué]

【解释】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示例】独是无米之炊,巧妇不能;临渴之掘,万分难济。 ——明·孙传庭《督师谢恩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