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庭”的成语(40个)

5155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含“庭”的成语(40个)

本文整理了庭无留事、振鹭充庭、大庭广众等含“庭”的成语40个,其中“庭”开头的成语1个,“庭”结尾的成语17个,“庭”在中间的成语22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庭”开头的成语

【第1句】:庭无留事[tíng wú liú shì]

【解释】庭:公庭。官府衙门内没有积压下来的事情。形容办事及时,效率高,不拖拉。

【出处】《旧唐书·李适之传》:“适之雅好宾友,饮酒一斗不乱,夜则宴赏,昼决公务,庭无留事。”

【示例】映以右谏议大夫知杭州。映临决蜂锐,庭无留事。 ——《宋史·薛映传》

“庭”结尾的成语

【第1句】:振鹭充庭[zhèn lù chōng tíng]

【解释】振:群飞的样子;鹭:白鹭。白鹭群飞,集于庭中。比喻朝廷里人才济济。

【出处】汉·扬雄《剧秦美新》:“振鹭之声充庭,鸿鸾之党渐阶。”

【示例】君臣穆穆,守之以平,济济多士,端委缙綎,鸿渐盈阶,振鹭充庭。 ——《后汉书·蔡邕传》

【第2句】:大相迳庭[dà xiāng jìng tíng]

【解释】指彼此相差极远或矛盾很大。

【出处】清·厉鹗《<江西诗社宗派图录>跋》:“嗟呼!几何不与吕公论世尚友之旨大相迳庭也哉!”

【示例】然与鄙见复有大相迳庭者,其治小学重形体而轻声类。 ——章炳麟《与人论朴学报书》

【第3句】:大有径庭[dà yǒu jìng tíng]

【解释】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示例】他这次发言和上次比较,内容大有径庭。

【第4句】:日角龙庭[rì jiǎo lóng tíng]

【解释】旧时相术家指天庭隆起为龙庭。称之为帝王的贵相。

【出处】《旧唐书·唐俭传》:“[高祖]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

【第5句】:广众大庭[guǎng zhòng dà tíng]

【解释】广:多;众:许多人;大庭:宽大的场所。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出处】明·屠隆《昙花记·冥词断案》:“世人造业,不论广众大庭,暗室屋漏。”

【第6句】:大有迳庭[dà yǒu jìng tíng]

【解释】比喻彼此差异很大。

【出处】《庄子·逍遥游》:“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王先谦集解引宣颖云:“迳,门外路;庭,堂外地;大有,谓相远之甚。”

【示例】故古人的所谓'封建’,和我们现在所用的'封建’,本质上大有迳庭。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五

【第7句】:鸾鹄在庭[luán hú zài tíng]

【解释】指鸾鹄峙立于庭。比喻子孙贤俊。

【出处】宋·苏轼《祭张文定公文》:“寿考之馀,报施亦丰。一子四孙,鸾鹄在庭,以华其终。”

【第8句】:振鹭在庭[zhèn lù zài tíng]

【解释】振:群飞的样子;鹭:白鹭。白鹭群飞,集于庭中。比喻朝廷里人才济济。

【出处】汉·扬雄《剧秦美新》:“振鹭之声充庭,鸿鸾之党渐阶。”

【示例】伏惟陛下道隐旒纩,信充符玺,六飞同尘,五让高世。白驹空谷,振鹭在庭,犹惧隐鳞卜祝,藏器屠保。(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

【第9句】:日角珠庭[rì jiǎo zhū tíng]

【解释】形容人额角宽阔,天庭饱满,相貌不凡。

【出处】北周·庚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是以维岳降神,自天生德,凝脂点漆,日角珠庭,为子则名高五都,为臣则光照千里。”

【示例】甫冠,举明经,李绛为华州刺史,见之曰:'日角珠庭,非庸人相,明经碌碌,非子所宜。’乃更举进士高第。 ——《新唐书·李珏传》

【第10句】:大相径庭[dà xiāng jìng tíng]

【解释】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示例】虽然结果一样,其“因”却大相径庭。 ——鲁迅《集外集拾遗·田园思想》

【第11句】:初写黄庭[chū xiě huáng tíng]

【解释】黄庭:指《黄庭经》,为道家经典。恰到好处的意思。

【出处】魏晋时人所写《黄庭经》帖,为后世学写小楷的范本,相传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之语。

【示例】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能及。 ——清·王士慎《带经堂诗知》卷八

【第12句】:扫穴犁庭[sǎo xué lí tíng]

【解释】扫荡其居处,犁平其庭院。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卷七:“且谓蕞尔土司,即扫穴犁庭,不足示武。”

【示例】会当立马扶桑顶,扫穴犁庭再誓师。 ——郁达夫《离乱杂诗》之十

【第13句】:玉阶彤庭[yù jiē tóng tíng]

【解释】彤:红色。饰玉的台阶,涂红的门庭。形容建筑物非常豪华。

【出处】汉·班固《西都赋》:“于是玄墀扣切,玉阶彤庭,碝磩采致,琳懡青荧,珊瑚碧树,周阿而生。”

【第14句】:改换门庭[gǎi huàn mén tíng]

【解释】比喻另择新主,另找依靠。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九四:“如今长期失业在家,回英国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得早日改换门庭,另找洋主子才好。”

【示例】老舍《四世同堂》:“如今长期失业在家,回英国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得早日改换门庭,另找洋主子才好。”

【第15句】:黍秀宫庭[shǔ xiù gōng tíng]

【解释】相传西周亡后,所有旧时的宗庙宫室尽为禾黍之地。后以之作为感慨亡国之词。

【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磨,中心摇摇。”西汉·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

【示例】机春水沚犹传晋,黍秀宫庭孰悯周。 ——宋·岳飞《题骤马冈》

【第16句】:玉除彤庭[yù chú tóng tíng]

【解释】除:台阶;彤:红色。饰玉的台阶,涂红的门庭。形容建筑物非常豪华。

【出处】汉·班固《西都赋》:“于是玄墀扣切,玉阶彤庭,碝磩采致,琳懡青荧,珊瑚碧树,周阿而生。”

【第17句】:发言盈庭[fā yán yíng tíng]

【解释】盈:满。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议论,意见纷纷,得不出一致的结论。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谋夫孔多,是用不聚。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

【示例】有主战的,有主和的,发言盈庭,日中未决。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五回

“庭”在中间的成语

【第1句】:大庭广众[dà tíng guǎng zhòng]

【解释】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出处】《孔丛子·公孙龙》:“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为臣乎?”

【示例】这是秘密的事,他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喧扬起来?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六回

【第2句】:广庭大众[guǎng tíng dà zhòng]

【解释】广庭:宽大的场所。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出处】秦·孔鲋《孔丛子·公孙龙》:“尹文曰:'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为忠乎?’

【第3句】:门庭如市[mén tíng rú shì]

【解释】门:家门;庭:庭院;如:像;市:集市。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

【出处】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八》:“广通宾客,门庭如市。”

【示例】真正是门庭如市,有求必应。 ——《中国现在记》第七回

【第4句】:门庭赫奕[mén tíng hè yì]

【解释】家门显耀盛大。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缪千户正在陈友定幕下,当道用事,威权隆重,门庭赫奕。”

【第5句】:分庭伉礼[fēn tíng kàng lǐ]

【解释】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同“分庭抗礼”。

【出处】《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第6句】:虚庭一步[xū tíng yī bù]

【解释】庭:庭院;一步:来回走动。在空旷的庭院中徘徊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你看月色过墙,照的槐影迷离,不免虚庭一步。”

【第7句】:阶柳庭花[jiē liǔ tíng huā]

【解释】阶:台阶;庭:庭院。台阶前的垂柳,庭院中的鲜花。指美好的庭院景致。

【出处】阶:台阶;庭:庭院。台阶前的垂柳,庭院中的鲜花。指美好的庭院景致。

【第8句】:面争庭论[miàn zhēng tíng lùn]

【解释】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庭争”。

【出处】宋·欧阳修《上范司谏书》:“他日闻有立天子陛下,直辞正色,面争庭论者,必范君也。”

【第9句】:门庭若市[mén tíng ruò shì]

【解释】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齐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子市朝,闯寡人之开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示例】声价最高,门庭若市者,如常熟则高坵、湖田、退垦桥、乌船头等女巫。 ——清·壮者《扫迷帚》第十八回

【第10句】:犁庭扫穴[lí tíng sǎo xué]

【解释】庭:龙庭,古代匈奴祭祀天神的处所,也是匈奴统治者的军政中心。犁平敌人的大本营,扫荡他的巢穴。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出处】《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

【示例】雄师百万下江东,辞庙仓皇是蒋凶。丧尽人心终不悔,犁庭扫穴事最公。 ——陈毅《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

【第11句】:过庭之训[guò tíng zhī xùn]

【解释】用以指父亲的教诲。

【出处】《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汉·蔡邕《郡掾吏张玄祠堂碑》:“掾孙翻,以贞固之质,受过庭之训。”

【示例】仆世承门之业,受过庭之训,是以得接冠带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 ——《晋书·夏侯湛传》

【第12句】:面折庭争[miàn shé tíng zhēng]

【解释】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廷争”。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第13句】:诗庭之训[shī tíng zhī xùn]

【第14句】:椿庭萱堂[chūn tíng xuān táng]

【解释】椿庭:指父亲;萱堂:指母亲。指父母双亲。

【出处】明·朱权《荆钗记传奇》第二回:“不幸椿庭殒丧,深赖萱堂训诲成人。”

【第15句】:秦庭之哭[qín tíng zhī kū]

【解释】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

【出处】《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示例】我只能用下策,派人向绵竹 ——刘宇亮)作秦庭之哭。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

【第16句】:犁庭扫闾[lí tíng sǎo lǚ]

【解释】犁平他的庭院,扫荡他的村庄。比喻彻底摧毁敌方。庭:庭院。扫:扫荡。闾:里巷的门。

【出处】《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

【示例】天威既振,戎虏畏詟,虽犁庭扫闾,未快初志。 ——宋·楼钥《攻媿集·孝宗皇帝谥议》

【第17句】:秦庭朗镜[qín tíng lǎng jìng]

【解释】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硋。……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示例】负屈寒儒,得遇秦庭朗镜;行凶诡计,难逃萧相明条。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第18句】:分庭抗礼[fēn tíng kàng lǐ]

【解释】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示例】知县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礼,留着吃了饭,叫他拜做老师。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第19句】:谢庭兰玉[xiè tíng lán yù]

【解释】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出处】晋·裴启《语林》:“谢太傅问诸子侄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于阶庭耳。’”

【示例】汉节从来纵真赏,谢庭兰玉载芳音。 ——宋·曾巩《庭桧呈蒋颖叔》

【第20句】:前庭悬鱼[qián tíng xuán yú]

【解释】比喻不吃请,不受贿。

【出处】《后汉书·羊续传》:“续敝衣薄食,车马蠃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乃出前所县者,以杜其意。”

【第21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lí míng jí qǐ,sǎ sǎo tíng chú]

【解释】黎明:天刚亮;庭:厅堂;除:台阶。天刚亮就起来,打扫庭堂院落。指治家过日子很勤谨。

【出处】明·朱伯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第22句】:椿庭萱室[chūn tíng xuān shì]

【出处】望三五夜月对影而双天上人间齐焕采;占八千春秋百分之一~共遐龄。 ——见“八十双寿”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