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包”的成语(43个)

4959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含“包”的成语(43个)

本文整理了包元履德、骑马顶包、一手包办等含“包”的成语43个,其中“包”开头的成语14个,“包”结尾的成语4个,“包”在中间的成语25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包”开头的成语

【第1句】:包元履德[bāo yuán lǚ dé]

【解释】元:善。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

【出处】《后汉书·梁统传》:“陛下包元履德,权时拨乱。功踰文武,德侔高皇。”

【第2句】:包胥之哭[bāo xū zhī kū]

【解释】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

【示例】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独效包胥之哭。 ——《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

【第3句】:包藏奸心[bāo cáng jiān xīn]

【解释】犹言包藏祸心。

【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刘表自以为宗室外,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

【第4句】:包打天下[bāo dǎ tiān xià]

【解释】包:承担全部任务,负责完成。将打天下的整个任务承担下来。常指人逞强争胜。

【出处】《求是》1996年第17期:“这类机构并不影响各个公司、企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更不能包打天下。”

【示例】她喜欢个人包打天下。

【第5句】:包办代替[bāo bàn dài tì]

【解释】指应该和有关的人一起商量或一起做的事,却独自办理,不让旁人参与。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三:“媒婆真是包办代替的老祖宗,可真是把人坑害死了。”

【示例】我们工作同志作好参谋,不要指手划脚,包办代替。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三四章

【第6句】:包羞忍辱[bāo xiū rěn rǔ]

【解释】包:包容。形容人有忍辱含垢的大气量。

【出处】明·王廷讷《狮吼记》:“在家做小伏低,好似哑子吃了黄连在心里苦,到人前包羞忍辱。”

【第7句】:包举宇内[bāo jǔ yǔ nèi]

【解释】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第8句】:包羞忍耻[bāo xiū rěn chǐ]

【解释】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出处】唐·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示例】女子能留身后名,包羞忍耻漫公卿。 ——宋·吴曾《贤女浦》

【第9句】:包罗万有[bāo luó wàn yǒu]

【解释】犹包罗万象。

【出处】郭沫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他所关心的事,真是包罗万有。”

【第10句】:包藏祸心[bāo cáng huò xīn]

【解释】包藏:隐藏,包含;祸心:害人之心。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

【出处】《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示例】初与我为客侣,不意包藏祸心,隐我血赀,悍不还,今愿得而甘心,何父之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柳氏子》

【第11句】:包揽词讼[bāo lǎn cí sòng]

【解释】指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从中谋利。

【出处】《红楼梦》第一○五回:“那参的京官就是大老爷,说的是包揽词讼,所以火上浇油。”

【示例】钱文贵在村子上包揽词讼,出出歪主意,一定是可能的。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五

【第12句】:包而不办[bāo ér bù bàn]

【解释】包:包揽。把事情包揽下来却不办理。

【出处】杨植霖《若飞同志在绥远狱中》:“一种是国民党的包而不办的办法,一种是共产党的发动群众奋起抗战的路线。”

【示例】我不喜欢那些爱吹牛、包而不办不干实事的人。

【第13句】:包荒匿瑕[bāo huāng nì xiá]

【解释】包荒:本指度量宽洪,能容忍。包含污秽,藏匿缺点。

【出处】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包荒匿瑕,蓄此烦丑。”

【第14句】:包罗万象[bāo luó wàn xiàng]

【解释】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出处】《黄帝宅经》卷上:“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运变无形而能化物,大矣哉,阴阳之理也。”

【示例】你怎言包罗万象,迟早飞升。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三回

“包”结尾的成语

【第1句】:骑马顶包[qí mǎ dǐng bāo]

【解释】包:包裹。骑着马顶着包。比喻分不清事物之间的关系。

【出处】《嘻谈续录》:“恐马负太沉,顶在头上,可省马力。”

【第2句】:无所不包[wú suǒ bù bāo]

【解释】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

【出处】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一:“'荡胸’句,言其量之无所不包。”

【示例】写总结要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无所不包。

【第3句】:兼容并包[jiān róng bìng bāo]

【解释】容:容纳;包:包含。把各个方面全都容纳包括进来。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示例】贫僧岂不知,圣贤学问,兼容并包,释氏左道旁门,难于抗衡。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

【第4句】:酒囊饭包[jiǔ náng fàn bāo]

【解释】讥讽无能的人,只会吃喝,不会做事。

【出处】清·李渔《意中缘·卷帘》:“念区区酒囊饭包,又谁知生来命高,没生涯,终朝醉饱,都倚着那妖娆。”

“包”在中间的成语

【第1句】:一手包办[yī shǒu bāo bàn]

【解释】一手:指一个人;包办:总揽一切,独自办理。指一人独揽,不让别人插手。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你一手包揽,我只晴我的手头钱。”

【示例】我既在教育部,即等于全由我一手包办似的。 ——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

【第2句】:胆大包天[dǎn dà bāo tiān]

【解释】包:包容。形容胆子极大。

【出处】清·杨潮观《吟风阁杂剧·黄石婆授计逃关》:“因此上胆大包天,一铁锺,几乎把秦王断送。”

【示例】我虽年幼,胆大包天,小小秦庭,何足道哉。 ——欧阳予倩《荆轲》第四幕

【第3句】:纸包不住火[zhǐ bāo bù zhù huǒ]

【解释】比喻事实是掩盖不了的。

【出处】从维熙《第十个弹孔》:“他知道纸是包不住火的,瞒过初一也瞒不过十五。”

【示例】纸包不住火,你一手遮天是长久不了的。

【第4句】:狗胆包天[gǒu dǎn bāo tiān]

【解释】狗胆:指坏人的胆子;包天:包住天,形容特大。形容坏人的行为无所顾忌,为所欲为。

【出处】郭戈《金瓶梅传奇》第九回:“荔枝儿冷冷一笑,咯咯咬得银牙响,着恼说道:'哪个充你小姐?青天白日,你们狗胆包天,胆敢抢夺民女,不怕朝廷三尺王法?’”

【示例】你真是狗胆包天,竟敢捉弄起我们来了! ——《解放日报》19【第81句】:【第5句】:12

【第5句】:大包大揽[dà bāo dà lǎn]

【解释】把事情全部包下来。也表示有把握,负得起责任。

【出处】王文《樊家窑的石雷阵》:“樊指导拍拍我的肩,大包大揽地说:'你就放心吧,保险不会出错。’”

【示例】他又在大包大揽了。

【第6句】:山包海汇[shān bāo hǎi huì]

【解释】犹言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山包海汇,各适厥用,然妍媸错焉。类书之谓也。”

【第7句】:一手包揽[yī shǒu bāo lǎn]

【解释】一个人办理全部事情,不容许别人插手。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43回:“你一手包揽,我只赊我的头钱。”

【示例】请不要一手包揽,得给他留一个机会。

【第8句】:阎罗包老[yán luó bāo lǎo]

【解释】包老:包公。指刚正耿直的人。

【出处】《宋史·包拯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示例】便阎罗包老难弹破,除取旨前来撒和。 ——明·汤显祖《牡丹亭·硬拷》

【第9句】:山包海容[shān bāo hǎi róng]

【解释】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出处】宋·惠洪《沩山轼禅师赞》:“视其心胸,山包海容。”又《韩廉使奉御赞》:“究其心胸,山包海容,表里不隔,八窗玲珑。”

【第10句】:解衣包火[jiě yī bāo huǒ]

【解释】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出处】《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第11句】:纸里包不住火[zhǐ lǐ bāo bù zhù huǒ]

【解释】形容事实真相是无法掩藏的。

【示例】我还有心思算卦!今天的事,纸里包不住火,多田总会知道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

【第12句】:放下包袱[fàng xià bāo fú]

【解释】放:安放,搁置。丢开思想包袱,消除精神上的负担。

【出处】毛泽东《学习和时局》:“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

【示例】中国不在意这个问题,请他们放下包袱。 ——邓小平《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

【第13句】:含垢包羞[hán gòu bāo xiū]

【解释】指忍受耻辱。同“含垢忍耻”。

【出处】明·袁宏道《广庄·人间世》:“使诸君子有一毫道理不尽,我根潜伏,恶能含垢包羞,与世委蛇若此?”

【第14句】:大胆包身[dà dǎn bāo shēn]

【解释】指胆量极大。

【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四折:“关云长雄略盖世,赵子龙大胆包身。”

【第15句】:兼包并畜[jiān bāo bìng xù]

【解释】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同“兼收并蓄”。

【出处】郭沫若《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这样便能够兼包并畜以成其大。”

【第16句】:大度包容[dà dù bāo róng]

【解释】度:度量;包:容纳。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出处】宋·朱嘉《宋名臣言行录·吕蒙正》:“小人情伪,在君子岂不知之;若以大度兼容,则万事兼济。”

【示例】这事情自以为不办为是。倘若嫂夫人是大度包容的呢,自然没得话说。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

【第17句】:胆大包身[dǎn dà bāo shēn]

【解释】胆比整个身体都大。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出处】《旧唐书·李昭德传》:“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示例】你口快便施恩,则除是胆大自包身。我其实精皮肤捱不过那批头棍。 ——元·郑庭玉《包龙图智勘后花园》第一折

【第18句】:把持包办[bǎ chí bāo bàn]

【解释】揽权专断代替别人办理,不让别人参与。

【出处】揽权专断代替别人办理,不让别人参与。

【第19句】:万象包罗[wàn xiàng bāo luó]

【解释】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包罗:包括。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出处】《黄帝宅经》卷上:“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运变无形而能化物,大矣哉,阴阳之理也。”

【示例】万象包罗为一平,方知截教有鸿潆。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

【第20句】:土包子[tǔ bāo zǐ]

【解释】指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如果是说别人,有轻蔑意。如果是说自己,有自谦意。

【出处】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有些人轻视本地干部,讥笑本地干部,他们说:'本地人懂得什么,土包子!’”

【示例】我就是土生土长的柳村人,土包子一个。

【第21句】:一揽包收[yī lǎn bāo shōu]

【解释】指总揽一切。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指台抹凳,担汤担水,一揽包收,多是他上前替力。”

【示例】幸得夫人贾氏才智超群,不但家务内政一揽包收,即张继在署演试兵将,惟仗帘内夫人照悉一切。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三十二回

【第22句】:色胆包天[sè dǎn bāo tiān]

【解释】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九回:“常言道:色胆包天,这回钮逢之竟要把天来包一包。”

【示例】你真是色胆包天,敢吃老娘豆腐?

【第23句】:遮羞包丑[zhē xiū bāo chǒu]

【解释】指掩盖感到羞耻和丑陋的东西。

【出处】钱钟书《围城》:“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

【第24句】:兼包并容[jiān bāo bìng róng]

【解释】把各个方面全都容纳包括进来。同“兼容并包”。

【出处】章炳麟《讨满洲檄文》:“苟无大害于我军事者,一切均当兼包并容,有违节制,悉以军律治罪。”

【第25句】:归了包堆[guī le bāo duī]

【解释】所有的都包括在内,总共。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归了包堆今天你这一趟你一共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