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牌”的成语(13个)

1611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含“牌”的成语(13个)

本文整理了十二金牌、提牌执戟等含“牌”的成语13个,其中“牌”结尾的成语8个,“牌”在中间的成语5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牌”结尾的成语

【第1句】:十二金牌[shí èr jīn pái]

【解释】金牌: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用金字牌,由内侍省派人速送。比喻紧急的命令。

【出处】《宋史·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

【示例】是人呵,怕他气概。只当得亲捧出十二金牌。 ——明·茅维《闹门神》

【第2句】:免战牌[miǎn zhàn pái]

【解释】指挂出的向对方表示不应战的牌子。借指不想做事。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5回:“城上即将'免战牌’挂起,随你叫骂,总不出战。”

【示例】你的免战牌不起作用。

【第3句】:挂印悬牌[guà yìn xuán pái]

【解释】悬:挂。高挂官印、告牌(旧时官府用以喻示下级或百姓的告示牌)。指担任官职。

【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

【第4句】:挡箭牌[dǎng jiàn pái]

【解释】古代可以抵挡刀箭用的盾牌。比喻推掉事情的借口或可你掩护的东西。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好在有了这块挡箭牌,诸事无碍,宽心一放。”

【第5句】:金字招牌[jīn zì zhāo pái]

【解释】旧时店铺为显示资金雄厚而用金箔贴字的招牌。现比喻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比喻名誉好。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珏斋郆只出使了一次朝鲜,办结了甲申金玉均一案,又曾同威毅伯和日本伊滕博文定了出兵朝鲜彼此知会的条约,总算一帆风顺,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还高高挂着。”

【示例】只要敬爱他的人,多发挥这一点,不要七手八脚,专门把他拖进自己所好的油或泥里去做金字招牌就好了。 ——鲁迅《花边文学·趋时与复古》

【第6句】:打出王牌[dǎ chū wáng pái]

【解释】使出杀手锏去制约别人。

【示例】我们在必要的时候才打出王牌。

【第7句】:行香挂牌[xíng xiāng guà pái]

【解释】学政到省后例行的仪式。行香:到孔丘庙烧香。挂牌:出牌公告考试地点、日期等。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次日,行香挂牌。先考了两场生员。”

【第8句】:十二道金牌[shí èr dào jīn pái]

【解释】宋代凡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皆用金字牌。后以之作为紧急命令的代称。

【出处】《孽海花》第三十回:“巧了,景王府里堂会戏,贞贝子贞大爷一定要叫他和敷二爷合串《四杰村》,十二道金牌似的把他调了去。”

【示例】昨天从北京传来了十二道金牌,勒令她火速回去揭发交代问题。 ——《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

“牌”在中间的成语

【第1句】:提牌执戟[tí pái zhí jǐ]

【解释】牌、戟:官府门前所用榜牌和作仪仗用的门戟。指在高官手下当差。形容身份、才能低下。

【出处】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他是个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做提牌执戟小人哉。”

【第2句】:黄牌警告[huáng pái jǐng gào]

【解释】指足球比赛中裁判员对有较严重犯规行为的运动员出示黄牌以示警告,也借指对人的提醒、警告。

【示例】我已经黄牌警告他了。

【第3句】:冒牌货[mào pái huò]

【解释】伪造或假造的某些东西。

【出处】王朔《我是“狼”》:“那个人确实是个冒牌货,但他网罗的一些事实又是那么不容置疑,我们不得不慎重对待而不能一笑了之。”

【示例】我们坚决不买冒牌货,让造假者没有市场。

【第4句】:贞节牌坊[zhēn jié pái fāng]

【解释】古时用来表彰女性从一而终的门楼。指坚贞不二的标志。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为儿子挣座贞节牌坊,还有点意思,没有儿子,没有希望。”

【第5句】:拆牌道字[chāi pái dào zì]

【解释】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同“拆白道字”。

【出处】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同“拆白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