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义的近义词

1970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异义的近义词

[mark_b]

异义的相关词: 异见、异言、异兽、异志、异术、异乡、异乎、异化、异性、异端

[/mark_b]

异义的意思:异义,指不同的含义;指不同的意见等。语出《墨子·尚同上》:“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

异义的拼音:[ yì yì ]

近义词的意思:

【第1句】:异闻:异闻,汉语词汇。拼音是yìwén,释义:【第1句】:意为别有所闻;所闻不同。【第2句】:新的知识;不同的见闻。【第3句】:新异之事;奇闻。

【第2句】:异端:异端,中文原义为异常之征兆,后引申为社会主流思想和意识形态对异己思想、理论的称呼。在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常将儒家学说之外的其他学说、学派统称为异端;而在基督教、伊斯兰语境下,异端则是指与正统基督教神学、伊斯兰认主学相违背的各种宗教信仰派别。

【第3句】:异化:异化即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也指根据既定的语法规则按字面意思将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译成目标语。例如,将“九牛二虎之力”译为“thestrengthofninebullsandtwotigers”。异化能够很好地保留和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使译文具有异国情调,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但对于不熟悉源语及其文化的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异化和同化具有相对性,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愈来愈紧密,原先对于目标语读者很陌生的词句也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即异化的程度会逐步降低。

【第4句】:异言:表示不同意的话:并无~。

【第5句】:异术:【第1句】:亦作“异术”。指不同的学说。

【第6句】:异日:异日是中国的词语,意思是[comingdays]∶以后的一天或一段时间留待异日再议。

【第7句】:异见:异见英文:Dissent。

【第8句】:异乡:异乡,汉语词汇。拼音:yìxiāng释义:【第1句】:犹异方。谓各在一方。【第2句】:外乡,外地。【第3句】:指外国。【英语解释】foreignland;strangeland(asfarasaguestisconcerned)

【第9句】:异母:异母的注音是ㄧˋㄇㄨˇ,有两层含义,【第1句】:指同父不同母,【第2句】:同“异亩”。

【第10句】:异书:“异书”就是字的不同写法,比如孔乙己说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那么除了最正式的写法外,其余的三种就都是异书。

【第11句】:异调:音韵学术语。殊异的音调。比喻人志趣或主张不同。

【第12句】:异志:二心;叛离之心。《左传·襄公十六年》:“荀偃 怒,且曰:'诸侯有异志矣。’”《后汉书·袁绍传》:“董卓 拥制强兵,将有异志。”宋 沉作喆《寓简》卷八:“梦有神人谓曰:'廷璋 忠实无异志,不可妄杀。’”梁启超《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第十二节:“噶苏士 既解印綬,旋察 古鲁家 之异志,知事不可为,乃避难于 突厥。”

【第13句】:异国:外国:~情调。~他乡。

【第14句】:异性:学科定义逻辑学对异性的定义为,生活中的男性与女性,互称异性。物理学对异性的理解为,性质不同。两个不同的磁极互称为异性磁极。

【第15句】:异邦:多指西域,外国等。

异义造句:

【第1句】:拼写发音相同但意思不同的两个单词是同形同音异义词。

【第2句】:良宵毫无异义,又是风动,玄影消失无踪。

【第3句】:对于派遣军舰护侨,海军部毫无异义,认为理所当然。

【第4句】:这些字词有许多表现形态,“同词异义”与“异词同义”是其中的两个主要种类。

【第5句】:林雨毫无异义的点了点头,龙祥接过龙鳞剑,随后,林雨的身形就化为了一道白光,从龙祥的天灵盖处钻进了体内,下一秒,龙祥的气质便发生诡异的变化。

【第6句】:小远和王蛮两人心中都毫无异义都听从张雨的安排,张雨随后说道:“小远年龄大一点就是大哥,我比蛮子年长一点便是两哥,小蛮你只能做三弟!怎么样?”。

【第7句】:灵允儿也毫无异义,紧紧地跟在许光良的身旁,一分都不离开。

【第8句】:在语义上,汉语兼语式是同形异义构块,而英语的SVOC是多义构块。

【第9句】:“正义,通义,余义,疑义,异义,辩义。

【第10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同形异义词、同音同形异义词、同音异形异义词的运用很容易造成混淆。

【第11句】:谭松对此当然更是毫无异义,他还正在为晚上有人打扰到他修炼长青决而发愁呢,现在有了个单独的小院,正好解了此顾虑。

【第12句】:本词典在同形异义词的右上角标注数字以资区别。

【第13句】:今非昔比,此次陈啸召集其全庄之人,向他们诉说要准备重建陈家庄,全庄之人都是毫无异义的表示赞同。

【第14句】:就是说,这几个同形异音异义词的含义在使用时是相类似的,不过它们起到的作用就往往不尽相同了。

【第15句】:第三章从词义的角度出发,将同形词分为同形同义词和同形异义词。

异义的诗句:

【第1句】:名异义亦殊《寄题西洛致仕张比部静居院四堂》

【第2句】:横穿异义作同体《次韵答席蕃秀才论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