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在课桌上的格言集锦50句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贴在课桌上的格言集锦50句

课桌上的青春说说

杂乱的呢喃,一笔一画写在桌子上的呓语,纤纤弱弱摇摇晃晃的,但还是无比坚定地刻在桌子上,见证着叛逆桀骜与喧嚣共存的青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课桌上的青春说说,欢迎阅读参考。

  课桌上的青春说说

穿过狭长的走廊,整整二十步的距离,阴冷的空气。手指伸向黑暗中的电源开关,湿漉漉的一片,日光灯在黑暗中廖然地跳了几下,恢复了平静。

九点四十。补习班。

补习的同学越来越多,我知道,在试卷上一个错别字就可以扣掉的一分,对于我们来说是要去拼命争取的东西。

仅仅是一串数字,我们却要付出那么多。

晚上十点,有人攥着卷子在寝室里放声大哭。

教室里有男生愤懑地吼着“你怎么不去死”。

寝室里一直保持着早上五点起来补作业的习惯。

六点之后的走廊安静得像是个神秘的洞穴,下课后也极少有人离开教室,有时候会突然恐惧,害怕自己有一天就在这样的空间里突然死掉,尸体僵硬冰冷地躺在地上。

这样的念头涨满心房,脊背上透出的冷气一点点把全身的力气抽空。

僵硬了。腐烂了。发臭了。

我们还依然是孩子,我们什么都没做错,只是不知道怎么去选择,或者逃离。

头顶是光线廖然的日光灯。繁杂的公式几乎填满了整个黑板,粉笔灰跳动在光线下,空气冷的脸上几乎都能掉下一层皮屑来。

突然发现了桌子上的涂鸦,一片连着一片的,密密麻麻。不同的字体重叠着,书写着不同的心情。

——“时间像是掌心里的水,不论你是摊开还是握紧,终究会一点点地从指缝里流干净。”

——“谁把谁真的当真,谁又为谁心疼。”

——“我想逃离。”

——“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

满桌子的呢喃。

满桌子声势浩大的青春的盛开。

冷艳的灯光下,远远望去就像是满桌子的'荒芜。

被囚禁了呢。

后来认真地想过,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怀着怎样的心情,用怎样的姿态,在这样一张桌面上,一点一点地,打发掉用来可以学习听课的时间。

他们的笔尖流泻着虔诚的信仰和温暖的阳光。

杂乱的呢喃,一笔一画写在桌子上的呓语,纤纤弱弱摇摇晃晃的,但还是无比坚定地刻在桌子上,见证着叛逆桀骜与喧嚣共存的青春。

它们紧紧贴在一起,噼里啪啦地像是快要擦出热情的火花来。彼此青春之间的密切接触,浓郁而香甜,或许每一个坐在桌前的人都是一个看客,记录着自己的青春,观赏着别人的青春。

或许在许多年之后再来看看这张课桌,或许上面的字迹早已被时间磨去了坚硬的轮廓和棱角,或许它早已不在,亦或许它还在曾经的那个角落里,被时间和灰尘珍藏着。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见证着,凛冽的寒风中,青春经历了怎样一场声势浩大的复活。

终于找到了一个罅隙,一笔一画地填下一句话:

“我们,都还只是个孩子。”

这样雕刻在课桌上的时光,

只有你我记得,并且铭记。

课桌上的青春作文

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桌上的青春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课桌上的青春痕迹】

时光匆匆,如同白驹过隙。它像温暖的细沙,从指缝中泻下,却在手掌里留下了阳光的味道;它像匆忙的旅客,在时钟上匆匆的走过,只留下清脆的“嗒嗒”声围绕在耳旁;它像深林里的麋鹿,在浓密的灌木丛中一闪而过,留下一个神秘莫测的身影让人苦苦追寻。——题记

满眼睡意的趴在课桌上,午后的阳光依旧是那么的粘稠,将人牢牢的困在睡意里,连青春躁动的活跃也吞噬了。耳畔,时钟滴答的响着,把时光凝聚成一条小溪,围绕着我们缓缓的流淌着。

依旧是喧闹的课堂。

时光带走了我们纯真的童年,将它储存在一如既往的学习与课堂中,甚至连懵懂的青春,也将流逝在这里面。躁动的叛逆,青涩的初情,热血的冲动,时间精灵它都带来了,也都带走了。失去了童年的我们,现在已不再纯真,每天都活在比拼,奋斗和孤独里。以前那无虑的大笑,真实的表情,纯真的话语,都已成为那一张张泛黄的电影底片。课堂上,我们已没有了轻松与活跃,总抱着紧张的心情去比拼,去奋斗。时间,都花费在学习里了……

还是那张寄托着梦想当课桌。

我们曾经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小心又认真地贴在上面,志气昂昂的站在上面说出自己的学习对手,坐在上面开心地与同学对话,也曾紧张的趴在上面考试,小心翼翼的猫在上面抄作业。这张课桌见证了我们的蜕变,也见证了时光的流逝。它把我们第一次坐在上面视为开始,一直陪伴我们,直到我们考完试离开它,才算结束。它的上面,记满了我们青春的痕迹。时间,都花费在我们的蜕变上了,这张课桌,应该算是青春消逝的的见证者吧?

花开花落,我们的青春明媚而忧伤。

应该会有很多人感叹过“时间都去哪了”吧,对着枯黄的树叶,新生的嫩芽,感叹时光的飞速流逝,感慨岁月不饶人。但也许没有人去寻找过时光流逝的见证者,没有人真正静下心来,去思索时光究竟去哪里了,即使思索了,又为此做了什么呢?春夏秋冬四季轮转,花草树木枯萎复苏,一切都在变化着,而我们那喧闹的课堂,斑驳的课桌,却一直不变。我们的时光,都花费在了成长,学习和蜕变上了。

时光流逝,为父母添了白发,为青春的我们增长了成熟。看着一如既往“嗒嗒”流走的时光,我们能做的,只有去抓住它,把握住它,充分利用它。人生是短暂的,时光一去就不会复返。不要再幻想着自己未来要怎样怎样了,为什么不从现在做起呢?因为时光每时每刻都在流逝,刚刚过去的上一秒就能是过去,即将到来的下一秒就是未来。夕阳西下,一天又将过去,仔细回想,你做了什么?不要不以为然,因为你不可能再将这一天重新过一遍。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就像纯真的童年,懵懂的青春,失去了就只能成为暗黄的回忆。

趴在课桌上,用迷蒙的眼睛直视阳光,突然的曝光刺得我睁不开眼。起身,坐好,眼里依旧是熟悉的课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小心翼翼的把这句话刻在课桌上,这也是我青春的痕迹吧?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你看,前方的太阳正光辉璀璨,忘掉过去的不甘,展翅奋力的飞翔吧!不要让下一秒的我们迷茫的'问自己:“时间都去哪了?”

  【篇二:飞扬在课桌上的青春】

这是一个太阳收起温和,表现霸道的季节,没有顺从,没有放弃,没有安静;满天飞舞的是不服,是叛逆,是恶作剧,是我们新鲜的咄咄逼人的心思。

可是每天面对着硬得让人感到踏实的课桌,还有上面成摞的人教版湘教版华东师大版,不漏一点缝隙的包裹住叛逆的空间,我们的心情去哪里宣泄呢?那蓝色的,长方形的桌套,成了宣泄快乐、愁绪、简单、复杂想法的场所。

仅一幅卡通人物的漫画,就能让人轻松的不得了。像俏皮却沉着冷静的柯南、帅呆了的佐助、最有名的米奇米妮、或是一些即兴的涂鸦,都会出现在桌套上。

一段或是深刻、或是搞笑、或是文采飞扬、或是表达心事的歌词,常常是桌套上永久不变的项目。“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这样充满阳光的句子,是小小的我们大大的决心;“河边的风,在吹着头发飘动,牵着的手,一阵莫名感动”,简简单单的我们独有的牛奶堂一样的情感,也许只有坐在身边的同学,那一张张玩世不恭的脸遮掩下的纯纯的心才会懂。

还有谁会在二十一世纪每天重复着自己的座右铭,除了把它写在桌套上。不知道那些我们认为的,那些琐碎的而富有哲理的句子算不算是一种信仰。如果算是,那么一些桌套上就充满了信仰。它们关于友谊、关于学习、关于生活。

我们的青春就这样被一张薄薄的桌套承载着。也许它们不懂上面的图图画画和脱离了童稚却未到成熟的字体,但是它们一定知道,这些作画和写字的人,是用怎样的一颗跳跃着生动节奏的心在描述的。

也许很久以后,我们长大了,还会记得自己的桌套上有过什么。记录过的语言,一定是当时念念不忘感慨。不记得是用了那只纯蓝色中性笔还是那只印着糖果屋标志的油笔写的,也忘了是谁在那时候碰到了我的右手,所以整齐的一行字突兀的出现了一个小叉叉,但是一定会记得那句话是为什么而写的。

多么幸福的桌套啊,感受着我们简单而自认为复杂的心。


说说课桌文化

现在中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与之成正比的是,课桌也变得“丰富”起来,文化话题作文。于是,一种“新世纪的新文化——课桌文化”诞生了。

鲁迅先生在桌上刻过“早”字,也在桌上贴过“君子自重”的字条,这也许是“课桌文化”的发轫之作吧。

插一句,倒也不是什么讽刺对比——我曾见过在桌上刻“早”字的人,但他一星期迟到了三次;我也见过在桌上写“勤奋、刻苦学习”的人,但每次的“酣睡交响曲”总是从“勤奋、刻苦”外传来的。

相对的,现在课桌上的东西就有内涵多了——当然,除开那些歌词、歌曲名以及“谢霆锋我爱你”之类的崇拜派。这也分派?当然。如愿派的“绝不让拜仁慕尼黑的主力××勒×德打替补”,志向派的“克林斯曼能办到,我也能办到”,狂人派的“我欢呼我的杀气/我痛恨我的上帝/我蔑视我的敌人/我感谢我的朋友”,以及抒情派的“风雨过后不见得有美好的天空,不是天晴就会有彩虹”。这个落款很特别,倒不是什么阿牛阿马的,而是一个近乎搞笑的名称——文星监狱。

就是这种“课桌文化”,你肯定见过,说不定还在创造它。没错,它正悄悄地在学校中扩散开来,席卷着一切,于是“文化”从课桌上转移到了课桌肚里、椅背上、墙上甚至门上。

“课桌文化”是一块心的留言板。那么为什么要写在课桌上?如果写在墙上、门上,清洁工一来就“干干净净,不留污渍”;如果写在黑板上,能“观赏”到它的毕竟只有少数人;如果写在随笔本上,又要拿本子给人“鉴赏”,似乎有一点不好意思及班门弄斧的感觉。惟有写在桌上,清洁工弄不走——他不可能铲来桌面吧;惟有写在桌上,似乎不经意却又实实在在地给路过的人“观赏”;惟有写在桌上,不必担心本子花落谁家,不会遗失——但有失传的可能,它可不会“流芳百世”;惟有写在桌上,可以让更多的人甚至下一批下下批学生们“观摩鉴赏”。那还有什么不写在桌上的.道理呢?

它如同莽莽野草,在烈火燃尽后又不断涌出。甚至青出于蓝,数量不减反而增多——这好像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

可曾想起过大禹?虽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一万精兵打一个将军,打不过就说过去了。在长江入海口处“土掩”,后果也可想而知。大禹治水,采取疏通之法,化整为零,如同将一捆火柴解散再一根根折断——当然我的意思不是叫老师把同学一个个地叫出来说弄干净桌子否则怎样怎样,而是找出它“堵塞”的原因再疏通,话题作文《文化话题作文》。例如弄几个留言板,让同学之间想互交流什么的——但这官方的东西肯定不如民间的开放、自由、方便,所以这留言板也仅是个“招安”的幌子。

看来,“课桌文化”还是有它产生、存在和延续的必然性的。

课桌上的议论作文

在一个崭新的课桌上,有一些刚用不久的文具,它们在议论。

铅笔大哥说:“小主人对我不好,他经常把我扔在地上,疼得我要哇哇大哭,原来165厘米的个子,没过几天我就只有30厘米了,呜,呜,呜……”“我也是。”尺子说:“我原本是崭新崭新的',人人羡慕,可现在我浑身是伤。小主人在用刀片的时候常常划到我,疼得钻心!还有,小主人经常把我扔到硬的地方,疼得要命。”“我更是,”橡皮说,“我比你们更主人把我切成两份了,我苦啊!”铅笔盒忙说:“兄弟们,我也好不了多少,小主人觉得我太单调,就在我身上胡乱涂画,用刀片划来划去,这还不算,他还用单面绞在我身上贴来贴去,把我帮了个大花脸。你们瞧瞧,现在我还是铅笔盒吗!”大家是越说越气,决定集体逃跑,临走前,它们给小主人留了张纸条,写道:“你对我们太不好了,你不喜欢我们。”

小主人回来了,他看到了纸条,终于恍然大悟,他开始寻找它们,因为他相信它们会原谅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