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退休聚餐感言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社区退休聚餐感言

退休老同事聚会说点什么祝福的话

夕阳虽落山,余辉映半天,生活本如此,难得享清福。

毕业50年后耄耋之年的老同学聚会感言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您们好!  在我们初中毕业五十周年来临之际,我们60届初中、63届高中的八十几位同学和老师,从上海、苏州、嘉兴、杭州、临平等地来到塘栖,欢聚在一起,畅谈师生情,这是我们的缘份。

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十分激动。

从3月下旬同学会开始筹备时起,我已尘封的记忆被一层层揭开了……。

  岁月如流水,五十年的风雨,有太多太多的回忆,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一些难忘的往事,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如同掠过的清风一般,不留一丝痕迹;有的却铭刻在了内心,想抹也抹不去。

纵然时间流逝,仍深藏心底;有些友情,纵然时代变化,仍恒久不变;有些价值观,纵然社会翻天覆地,仍烙印着我们那个年代的印记……,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辛与酸,也更懂得珍惜今天的生活。

  想当年,我们是一群顽皮不懂事的小孩子,是塘栖中学的教室把我们凝聚在一起,“同学”的身份从此确定在每一个人身上。

当年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一起艰苦相处,患难与共,为学校初期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更可贵的是当时艰苦的环境,培养了我们不怕困难、自力更生、愤发图强的精神,这对我们能在五十年的风雨中,面对困难,笑对人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50年前,国家正处于严重困难时期,人们生活也极度贫困,极大部分同学没能完成高中学业,经统计我们初三(1)班只有16位同学完成高中学业,只有7位同学进入大学深造。

我本人因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交不起学费,被-迫于1961年离开学校,未能升入高二学习。

由于家庭处境十分困难,于1961年12月参加了工作,当了一名装卸运输工,那一年才16周岁,生活在社会最低层,当时自己认为已经被社会所抛弃,情绪十分低落、失望,虽然自己多方努力,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我根本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只能默默承受着一个十几岁小孩子不应该承受的压力和煎熬。

我失望过,自卑过,但我没有放弃过,我相信我总有一天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今天回想起这段心酸的经历,实在无法想象自己当年是怎么煎熬过来的。

  回顾自己的人生的经历,五十年代是无忧无愁的少年年代,六十年代是多灾多难的年代,刚步入社会,就承受不应该承受的压力和煎熬;七十年代是艰苦奋斗的年代,为生存而奋斗,八十年代是愤发图强的年代,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努力奋斗,九十年代进入稳步发展年代,事业有成,向更高境界冲刺,进入二十一世纪,才真正到收获成果的时代,老有所获。

在五十年的坎坷人生中愤发图强,成就事业,毕生奋斗和努力没有白费,命运最终还是被自己掌握了。

  61年我被-迫离开学校,没有完成高中学业,但读书的愿望一直激励着自己,经过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我终于在1996年通过国家大专自考获得大专文凭,圆了大学梦。

真是少读了二年书,多读了一世书,好比“范进中举”第二。

  我从事电气技术工作已经整整四十,其间我曾经到上海工大、浙江大学、浙江工大进修、培训电气专业技术。

通过自学,从搬运装卸工到中级技工,再到高级技工,1995年又通过国家电气专业技术考核,获得“电气技师”职称,2006年又通过国家专业技术考核,获得“国家一级\\\/高级技师”职称,退休后还享受国家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补贴。

  我曾在集体企业、社办企业、校办企业、外资企业、港资企业、民营企业工作过,我经历过援建非洲国家的援外工程、中国驻柬埔寨外交使馆的建设工程、上海浦东机尝杭州肖山机尝宁波机尝上海磁悬浮轨道交通等多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还有浙二医院、浙江妇保医院、奉化医院、UT斯大康公司、杭州西湖博物馆、上海国际博览中心、华东国际珠宝城和上海、三亚、苏州等地的多个五星级宾馆工程项目。

结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

  目前我虽然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仍被返聘从事电气成套行业的制造、设计、维修的技术指导工作。

  这一切都是自学、自强、自立的结果.今天我可以自豪的对我的老师说一声:我没有辜负您们的教导和期望,也为您们争了光,让我再次向您们说一声:老师,谢谢您!  我从“自卑自负”到“自信自立”再到“自强自豪”的经历,有今天的结局,我很满足,因我的社会贡献已经得到了承认,我的人格得到了尊重,我的愿望已经实现,一句话;我很自豪。

这里我要向在五十年漫长的岁月中支持、帮助我的同学,表示感谢和敬意!没有您们的的帮助和支持,也许没有我的今天。

  从少年到白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已经步入老年,这是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同学”两个字在心头的分量越来越重。

无论走到天南海北,同学情在心里总占据一席之地。

抹不去同窗共学情!  同学情谊是一种财富,这种财富首先是精神方面的。

在我们情绪低落的时候,或许最先想到的不会是我们的父母,而是从我们的同学中发展而来的好朋友,向其倾吐心声;在我们孤单彷徨的时候,我们无处可逃,或许就会逃到同学的家里……,大家一起聊聊天,一起散散步;在我们缺乏信心,非常需要人支持的时候,或许同学会给我们所需要的支持;在我们受人唾弃,受尽千夫所指的时候,或许就只有同学仍然义无返顾地相信我们,维护我们。

真的,那是一种感动,一种会让人“欲语泪先流”的感动。

同学还会给我们带来物质上的帮助,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或许某位同学就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帮我们度过难关。

  我是一个热情的人,更是一个珍惜同学友情的人,无论是对同学还是对朋友,我都能以诚相待,希望同学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的友谊源源流长。

同学们分别多年,相聚的瞬间,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大家热情的参与是同学相聚的基础,也是同学之间延续友情的机缘。

欢乐自由、轻松愉快,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主基调.  人生的舞台已经把我们演变成了各个不同的角色,人生最有趣的事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创造新的生活。

我们每次聚会总是有说不完的事,讲不完的话,我们的交流是最善意、最无私、最真诚的,每次聚会都能给每个人留下美丽的瞬间,留下美好的回忆。

我们一路走来,学会了闯荡社会,按照自己的人生轨迹,成就了事业,实现了人生的应有价值。

人生的岁月是一串珍珠,漫长的生活是一组乐曲,而青春是其中最璀璨的珍珠、最精彩的乐章。

不愿告别,却是在告别那稚气的年月;不愿告别,总是在告别那多梦的时节。

盘点同学,已有十几位同学不幸英年早逝,离开了我们,我感到很惋惜,他们的音容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我们活着的人们应该更加珍爱生命,保重身体,享受人世间的关爱,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发扬聪明智慧,继续沿着自己的人生轨迹,勇往直前;我们的自豪是拥有现在,揭开记忆的尘封,追寻岁月的见证,让同学情谊更加有力地鼓起我们新的人生理想和热情。

今天我们要保重身体,安渡晚年,看淡名与利,看轻财与贵,知足者常乐。

为我们人生的最后一章节,增添灿烂、绚丽的篇章。

  最后祝老师和同学们健康长寿,快乐每一天!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退休老同事聚会说点什么祝福的话

夕阳虽落山,余辉映半天,生活本如此,难得享清福。

家庭聚会感言人生感悟

人生有三情:亲情友情爱情。

家庭是国最小单元,亦是社会进步.社会稳定的基础。

中华文化如璀璨明珠,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的风尚源远流长

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仁人志士,都从家庭的教育熏陶下,成功步入社会,从而扬名立万,象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

家风的港湾,家是温暖的爱巢,家庭聚是其乐融融欢声笑语的亲情场景。

家和万事兴

“和作为做人的主旨,与善为邻,和如春风拂面,善象细雨霏霏;一颗心温暖全家,需要的是爱,父母的大爱无疆,儿女的无私奉献,其深度源于家庭的基本素质。

万千家庭情况不尽相同,但家庭和谐的情景基本一致。

常回家看看,给父母聊聊家长里短,叙叙乡里乡亲趣事,从家庭亲情的聚会中,增加一些相互了解,关爱一些邻里亲朋,惬意的事情。

世间 自有真情在,以自己的真情换取别人的真心,庭亲情充满爱,增加一些担当,汲取一些爱,会让自己的职场更清新,更有前进的动力

感言感想之60岁老同学聚会感言

60岁老同学聚会感言

【篇一:老同学聚会感言】老同学聚会感言同窗汇——用心维系同学情

5月22日上午,我和莲香以及倪九龙、施令英、王耀忠、郑雪芬、戴再鸣等好友,应邀去浦东航头镇航星饭店参加新场中学同学聚会。

早晨7点多钟,我们从普陀区清涧路出发,乘地铁和公交车,一个多小时后便抵达新场镇,先去倪九龙弟弟家拜访。

一会儿,从新疆退休回新场定居的老同学胡瑞番闻讯赶来。

上海老知青、新疆老同事戴再鸣夫妇应倪九龙邀请,也从家里来到新场。

在倪九龙、施令英夫妇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新场古镇老街,在新场中学校门前摄影留念。

新场中学是我的母校,从初一到高三,在学校度过了六年寄宿生的中学生活,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963年高中毕业后,我和倪九龙、卫则奚、周顺仙、唐文娟、胡瑞番、徐宗豪、俞家骧、卫家铨等九名同学,响应党的号召,告别母校,远离家乡,支边到新疆工作。

弹指一挥间,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终於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母校怀抱。

五十年来母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当年的旧校园已不复存在,一座环境优美、校舍漂亮的现代化新校园呈现在眼前,令人怦然心动,感慨万千

在母校门前照完相后,我们一行九人乘公交车来到我的故乡航头镇。

一下车,直奔公路边上的航星饭店。

老同学周顺仙早在饭店门前迎候,把我们引进餐厅,和我们同坐一桌。

刚落座,老班长卫则奚热情地向大家介绍我和倪九龙两位迟到的同学。

卫则奚不仅是一起支边进疆的老同学,又是和我在兵团农四师

速求一份退休感言范文

日梭,时光飞驰,人生如梦,六十个年头觉自己竟到了退年纪,一个花甲的。

不久前,我敬佩的一些老领导、老同事、熟识的同志听说我要退休了。

都发自由衷的感慨:时间过真快,不想当年的小谢“娃娃家”也退休了,我们能不老吗

自然规律真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

退休,这是新老交替、社会继替之必然。

有退就有进,老同志退下去,年轻同志迎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说,退是为了进、支持进。

是机关肌体里一分子的新陈代谢,自然而又必然,是更新、是发展。

但是,对我个人整个人生来说却是一个重大“转折点”、“分水岭”。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是宣告我的人生“三阶段”的主要阶段(工作阶段)的结束。

我庆幸自己退休时逢建设和谐社会,时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全新理念的科学发展年代,内心感到无比的欣慰! 在即将退休给我的工作阶段画句号的日子里,自己脑际的记忆在一页页的翻动中一幕幕展现,似乎亦在眼前。

曾记否

日常繁忙而理所当然的本职工作;曾记否

工作中多少回开会、写材料、出文件、出差、调研、接受培训、加班等的劳顿;曾记否

多少个看似平常,实际上也是在不断学习思索、进步提高的日日夜夜……。

难忘怀:初参加工作来到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部机关,机关那时的工作环境、条件那里能与如今相比

但是,尽管如此,许多德高望重的老首长、军代表,中、老年德才兼备、学识卓著的前辈、同事们,不以其有丰富的、身经百战的资历和实践工作经验而自居。

他们的那种兢兢业业、不计得失、埋头苦干、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蔼待人、可亲可爱的面容、身影,始终铭刻在我的脑海中。

机关里许许多多老同志的敬业精神、表率作用、人格魅力,影响、鞭策着我不敢懈怠,不愿平庸。

学着尽职尽责地、努力尽力地多做、做好工作。

就这样起始,一步步走来,至今还仍然历历在目…… 。

难忘怀:40年来从“文革时期”的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到行署、市政府。

行政机构、部门名称曾有过多次变更。

我在这个大院,前院转到后院,破平房搬到好一些平房、后院又回到前院,平房搬到楼房,仅办公室就搬过八次(家)。

难忘怀:近40年中除了机关正常工作外,我曾以地区工作团、队、组工作队员的身份,跟随老领导老同志到过武威所有县、旗、区的部分农村基层社队、工厂、农场、兵团团场、企业做过“中心工作”。

累计时间约四年余,多了几分基层工作的经历和人生的砺练。

难忘怀:我庆幸我与劳动部门、劳动工作有着不了的情缘。

在劳动部门我伴随过八届领导班底。

我清楚、我自豪、我敢言在劳动系统像我这样一直在这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自始至终近40年坚守在这一条“战壕”,一辈子的“老劳动”,在全省劳动系统都是屈指可数的

在这即将退休之际,我诚恳想说特别要说:我感谢我的命运中遇到的“好人”----时任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部的领导,是他们从武威一中学校凭成绩凭表现推荐的6名同学中,唯独挑选了我一个人到机关来工作。

我幸运的遇上了“风纯气正”那个年月。

我怀念那个时代根本不知、不会“走后门”、耍弄“权术”的地区机关领导及干部的品行、作风……。

我感谢组织对我的教育培养,使我从当初来到机关的踌躇适应阶段,到实践中不断学习,全身心地投入,能够完成组织上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同时自己思想和工作能力也相应随之逐步进步和提高。

在为国家做事,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得以锻炼,由学生成长为一名称职的公务员。

新老同志、同事能相聚在一个单位,共同在一起工作是人生的一种缘分

就是这个“缘分”使我与我们劳动部门的许多好领导、好同事们走到了一起,心情舒畅的工作在一起。

与同事们一起工作的日子里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我得到了大家许多帮助和关照,风雨同舟、同舟共济……。

如今我算是走完了我的工作阶段之路程。

虽然有稚拙的脚印,但大都是踏实的,没有留下碌碌无为的悔恨。

我自勉没有借酒浇愁,混天聊日,起码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当然人无完人,与同事多年一起工作共事之中,不免也曾有过失误、不快和龃龉,只能是“多年功过化烟尘”了。

我很羡慕我的同事,特别是年轻的朋友们,你们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

面对世界,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地位不断得以提升应引以为自豪。

现在机关工作的环境,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断发展完善将如日中天。

能为这样蓬勃发展的劳动事业多做工作、洒汗水、付心血,那应该是你们的骄傲和幸福。

期待着我的同事、年轻的朋友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不断健进,期待着你们年复一年在各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沉舟侧畔千帆过,老树前头万木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爱花”。

我觉得这诗句确实道出了我现时的心情。

我20岁参加工作,在机关一干竟然40年过去了。

回想起来真是“弹指一挥间”。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岁的增长,进入老年是自然客观之规律,任何人总归会老的,总是要退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退让沙滩上。

我觉得自己像一名凯旋归乡的战士,有几分荣耀感。

退休了,作为一名党员职责还没到尽头,还有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我会继续做自己力所能及、所心所愿的碎事,在夕阳中继续走好人生之路。

“莫春者,风乎舞雩,咏而归”,代表了我离开工作岗位、工作单位的心愿。

退休生活已经开始,但我心不老,情未消。

愿这心、这情,伴随我一同前行,在以后的路途上洒下更多的快乐和愉悦。

知足常乐、笑口常开、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胸怀开阔、顺其自然。

是我给自己订的退休人生的“理念”和《座右铭》。

毕业50年后耄耋之年的老同学聚会感言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您们好!  在我们初中毕业五十周年来临之际,我们60届初中、63届高中的八十几位同学和老师,从上海、苏州、嘉兴、杭州、临平等地来到塘栖,欢聚在一起,畅谈师生情,这是我们的缘份。

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十分激动。

从3月下旬同学会开始筹备时起,我已尘封的记忆被一层层揭开了……。

  岁月如流水,五十年的风雨,有太多太多的回忆,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一些难忘的往事,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如同掠过的清风一般,不留一丝痕迹;有的却铭刻在了内心,想抹也抹不去。

纵然时间流逝,仍深藏心底;有些友情,纵然时代变化,仍恒久不变;有些价值观,纵然社会翻天覆地,仍烙印着我们那个年代的印记……,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辛与酸,也更懂得珍惜今天的生活。

  想当年,我们是一群顽皮不懂事的小孩子,是塘栖中学的教室把我们凝聚在一起,“同学”的身份从此确定在每一个人身上。

当年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一起艰苦相处,患难与共,为学校初期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更可贵的是当时艰苦的环境,培养了我们不怕困难、自力更生、愤发图强的精神,这对我们能在五十年的风雨中,面对困难,笑对人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50年前,国家正处于严重困难时期,人们生活也极度贫困,极大部分同学没能完成高中学业,经统计我们初三(1)班只有16位同学完成高中学业,只有7位同学进入大学深造。

我本人因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交不起学费,被-迫于1961年离开学校,未能升入高二学习。

由于家庭处境十分困难,于1961年12月参加了工作,当了一名装卸运输工,那一年才16周岁,生活在社会最低层,当时自己认为已经被社会所抛弃,情绪十分低落、失望,虽然自己多方努力,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我根本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只能默默承受着一个十几岁小孩子不应该承受的压力和煎熬。

我失望过,自卑过,但我没有放弃过,我相信我总有一天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今天回想起这段心酸的经历,实在无法想象自己当年是怎么煎熬过来的。

  回顾自己的人生的经历,五十年代是无忧无愁的少年年代,六十年代是多灾多难的年代,刚步入社会,就承受不应该承受的压力和煎熬;七十年代是艰苦奋斗的年代,为生存而奋斗,八十年代是愤发图强的年代,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努力奋斗,九十年代进入稳步发展年代,事业有成,向更高境界冲刺,进入二十一世纪,才真正到收获成果的时代,老有所获。

在五十年的坎坷人生中愤发图强,成就事业,毕生奋斗和努力没有白费,命运最终还是被自己掌握了。

  61年我被-迫离开学校,没有完成高中学业,但读书的愿望一直激励着自己,经过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我终于在1996年通过国家大专自考获得大专文凭,圆了大学梦。

真是少读了二年书,多读了一世书,好比“范进中举”第二。

  我从事电气技术工作已经整整四十,其间我曾经到上海工大、浙江大学、浙江工大进修、培训电气专业技术。

通过自学,从搬运装卸工到中级技工,再到高级技工,1995年又通过国家电气专业技术考核,获得“电气技师”职称,2006年又通过国家专业技术考核,获得“国家一级\\\/高级技师”职称,退休后还享受国家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补贴。

  我曾在集体企业、社办企业、校办企业、外资企业、港资企业、民营企业工作过,我经历过援建非洲国家的援外工程、中国驻柬埔寨外交使馆的建设工程、上海浦东机尝杭州肖山机尝宁波机尝上海磁悬浮轨道交通等多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还有浙二医院、浙江妇保医院、奉化医院、UT斯大康公司、杭州西湖博物馆、上海国际博览中心、华东国际珠宝城和上海、三亚、苏州等地的多个五星级宾馆工程项目。

结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

  目前我虽然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仍被返聘从事电气成套行业的制造、设计、维修的技术指导工作。

  这一切都是自学、自强、自立的结果.今天我可以自豪的对我的老师说一声:我没有辜负您们的教导和期望,也为您们争了光,让我再次向您们说一声:老师,谢谢您!  我从“自卑自负”到“自信自立”再到“自强自豪”的经历,有今天的结局,我很满足,因我的社会贡献已经得到了承认,我的人格得到了尊重,我的愿望已经实现,一句话;我很自豪。

这里我要向在五十年漫长的岁月中支持、帮助我的同学,表示感谢和敬意!没有您们的的帮助和支持,也许没有我的今天。

  从少年到白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已经步入老年,这是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同学”两个字在心头的分量越来越重。

无论走到天南海北,同学情在心里总占据一席之地。

抹不去同窗共学情!  同学情谊是一种财富,这种财富首先是精神方面的。

在我们情绪低落的时候,或许最先想到的不会是我们的父母,而是从我们的同学中发展而来的好朋友,向其倾吐心声;在我们孤单彷徨的时候,我们无处可逃,或许就会逃到同学的家里……,大家一起聊聊天,一起散散步;在我们缺乏信心,非常需要人支持的时候,或许同学会给我们所需要的支持;在我们受人唾弃,受尽千夫所指的时候,或许就只有同学仍然义无返顾地相信我们,维护我们。

真的,那是一种感动,一种会让人“欲语泪先流”的感动。

同学还会给我们带来物质上的帮助,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或许某位同学就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帮我们度过难关。

  我是一个热情的人,更是一个珍惜同学友情的人,无论是对同学还是对朋友,我都能以诚相待,希望同学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的友谊源源流长。

同学们分别多年,相聚的瞬间,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大家热情的参与是同学相聚的基础,也是同学之间延续友情的机缘。

欢乐自由、轻松愉快,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主基调.  人生的舞台已经把我们演变成了各个不同的角色,人生最有趣的事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创造新的生活。

我们每次聚会总是有说不完的事,讲不完的话,我们的交流是最善意、最无私、最真诚的,每次聚会都能给每个人留下美丽的瞬间,留下美好的回忆。

我们一路走来,学会了闯荡社会,按照自己的人生轨迹,成就了事业,实现了人生的应有价值。

人生的岁月是一串珍珠,漫长的生活是一组乐曲,而青春是其中最璀璨的珍珠、最精彩的乐章。

不愿告别,却是在告别那稚气的年月;不愿告别,总是在告别那多梦的时节。

盘点同学,已有十几位同学不幸英年早逝,离开了我们,我感到很惋惜,他们的音容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我们活着的人们应该更加珍爱生命,保重身体,享受人世间的关爱,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发扬聪明智慧,继续沿着自己的人生轨迹,勇往直前;我们的自豪是拥有现在,揭开记忆的尘封,追寻岁月的见证,让同学情谊更加有力地鼓起我们新的人生理想和热情。

今天我们要保重身体,安渡晚年,看淡名与利,看轻财与贵,知足者常乐。

为我们人生的最后一章节,增添灿烂、绚丽的篇章。

  最后祝老师和同学们健康长寿,快乐每一天!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