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心得体会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赴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幸福渠”边的沉思——参观延安枣园革命旧址有感

“幸福渠”沉思——参观延安革命旧址有感“朝圣”的心情走进了延安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为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

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还原了延安时期那段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

当年的金戈铁马,早已被秀丽的景色、幽静的环境所取代,但流经园内的“幸福渠”却仍在诉说着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幸福渠”由延安驻地八路军于1940年4月修建,长6公里,灌溉了周边五个村庄的1400多亩土地,靠天吃饭的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农民获得了丰收,也获得了幸福,因此将水渠取名为“幸福渠”。

如果说毛泽东在枣园写下了《论联合政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等许多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章,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雄韬伟略,那么这条承载着百姓幸福的“幸福渠”则很好地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

站在渠边,我沉思良久,那潺潺流水带走的是疑惑,带来的却是对为人民服务的思考。

一、必须坚定一种信念。

群众观念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

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

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

“幸福渠”也是“连心渠”,连着党中央与边区人民,使党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从而战无不胜。

作为共产党人,要时刻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作文500字

来到枣园革命旧址,让人浮想联翩。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约7.5公里。

1943年至1947年,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

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杨家岭,位于延安城西北约3公里。

从1938年至1947年,是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

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领导全党开展了伟大的整风运动;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召开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央大礼堂,位于杨家岭革命旧址的入口处,算是延安红色景点中比较高大宏伟的砖瓦结构建筑。

1945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七大”在这里召开,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选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从此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正式确立。

  参观延安革命旧址,虽了却了我多年的心愿,但真正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烙印的还是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

中国共产党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上。

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用实事求是来概括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

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

  正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延安精神,引导和激励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延安枣园游记100字练笔

国庆节,我们全家去革命圣地—延安旅游参观巍宝塔山,叮咚延河水园窑洞简朴的陈设,南泥湾开荒的镢头,杨家岭的会场,王家坪纪念馆陈列的革命文物史迹,给我上了一堂直观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

  十月三日天气晴朗,我们开车从临潼出发。

进入铜川后,高速公路上已是车水马龙,两旁群山环绕,一路穿过山谷、隧道、桥梁蜿蜒前行。

  中午,我们来到黄河壶口瀑布景区。

一道壮观的瀑布呈现在眼前:灰黄色的大瀑布,巨浪翻滚,涛声如雷。

瀑布溅起的水雾把游人的衣服都打湿了,水雾在阳光照耀下形成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美丽极了

  傍晚,我们来到南泥湾。

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前竖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上面刻着毛主席题写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晚上我们赶到了延安宝塔山下住宿。

  第二天,一大清早,我们就来到枣园革命旧址。

大门旁边,一队身背腰鼓,腰系红绸的安塞腰鼓队员,向我们微笑着。

他们的形象是那样的亲切和熟悉。

我们随着导游参观了当年领袖们居住的窑洞,毛主席的窑洞里两个书柜,一张床,一张木桌,几张木椅,那么的简陋。

毛主席在这样的环境里,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走进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一排排的长椅是那样的古老,到现在也有70余年啦。

大礼堂是中国共产党七大会址,会标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像挂在中间,两侧斜挂三面党旗。

游人纷纷站上讲台拍照留念。

  下午,我们去游览宝塔山。

登上巍巍宝塔山,视野开阔,滚滚延河水和群山环绕的延安尽收眼底。

宋代古塔,见证了延安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宝塔下合影留念。

宝塔山下的纪念品都是红色文化,主席像章、十大元帅、陕北刺绣、革命歌曲光盘等等,一切都证明这里是革命。

  我们看宝塔山,看枣园,看杨家岭,听导游介绍杨家坪、南泥湾,越发怀念老一辈领袖们,他们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经过万里长征来到延安,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为革命积蓄力量13年,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接着又推翻了旧中国,建立了新中国。

  我想,延安精神是一种人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依靠集体的力量,自己动手求生存,取得胜利的精神。

我们应当世代发扬光大这种精神:面对艰难险阻,艰苦卓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怎样写学习延安精神的心得体会

学习延安精神心得体会今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在市委党校举办的延安精神培训班学习,这是一次形式新颖,主题明确,内涵丰富的学习,使我得到了深刻的体会和体验,激发了学党史、学理论,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增强党性修养的强烈愿望。

回来后,我又通读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辉煌十三年》等展现延安精神的著作,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感触颇深。

我的大学时代是在革命圣地延安度过的,在延安学习成长的那几年,让我对延安精神有了初步认知,对延安精神的提法也不陌生,但延安十三年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和延安精神的实质,说实话在此次参加培训班学习之前并不十分清楚。

通过这一次学习体验和回来的再学习、消化,更多地了解了那段时期的历史,更深入地理解了延安精神,我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延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构成了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

延安时期,我们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确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方向,吸引了成千上万革命者抛弃优越的物质生活环境,从国民党统治区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投身救国救亡的洪流。

这说明是我们党的正确政治主张赢得了民心。

在社会观念日益多元多变、社会思潮相互

延安革命旧址就是枣园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精品文档】2024领导干部延安主题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24领导干部延安主题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也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发源地,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历史的画面,这里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2024领导干部延安主题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快来看一看吧。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红色文化的发祥地,是我心中仰慕已久的地方。

闻听有机会参加此次科级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培训班,有机会踏上这片热土,心中澎湃不已。

期待与圣地的际遇、期待早日踏上那片向往已久的热土、期待汇入红色文化的海洋。

终于成行。

当飞机冲破云霄的那一刻、当透过云层俯首苍穹,看到大片大片连绵起伏、纵横交错山峦的那一刻,真真切切感受到延安我来了。

开班第一课《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随着王立志教授梳理出的清晰历史脉络,我仿佛看到一帧帧历史长卷。

真真切切感受到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转折点。

做为我党陕北革命后方的根据地,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所谱写的辉煌的一页。

随着课程的深入:延安革命纪念馆、梁家河、王家坪、杨家岭、宝塔山、凤凰山、枣园革命旧址、抗大纪念馆等地现场教学无不让人感叹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的丰功伟绩。

小马扎上、中共中央旧址外、蒙蒙雾气中随着老师或温婉、或激昂的讲述,让我对延安精神、革命传统、红色文化有了进一步更深刻的认识。

让我再次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