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好一切都好句子合集60句

9630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心好一切都好句子合集60句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好句摘抄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内容简介】

手绘细笔插画,配上清明有味的佛学散文,林清玄自选《菩提十书》精华。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十册共印行一千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作者精心辑为《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境明,千里皆明》三书。面对世事纷乱,人心迷惘,林清玄以自身体验和思考,将佛理修养化作美好心情,为读者点燃心灯。

【林清玄简介】

林清玄,1953年生,台湾高雄旗山人。曾任记者、主编、主笔,现专事写作。曾获中山文艺奖、金鼎奖、吴三连文艺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十数次文学大奖。作品有“菩提系列”十书、《玫瑰海岸》《白雪少年》《好雪片片》《鸳鸯香炉》等数十种。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连续多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好句摘抄】

【第1句】:你是你,已不是最初的你!也不是昨天的你!奔波的岁月,一站又一站的旅途,在动荡与流离中,只要返观自心、自净其意,就定了、静了、安了……每天的睡去,是旅程的一个终站。每天的醒来,是旅程的一个起点!

【第2句】: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其实在青年的成长中,文学也是他们最好的化妆。

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

【第3句】:你是你,已不是最初的你!你是你,也不是昨天的你!奔波来去的岁月,一站又一站的旅途,在动荡与流离中,只要返观自心、自净其意,就定了、静了、安了,使我不论在多么偏远的地方行脚,都能无虑而有得。每天的睡去,是旅程的一个终站。每天的醒来,是旅程的一个起点!

【第4句】:《阿含经》中说的:莲花生在水中、长在水中、伸出水上,而不着于水。如来生于人间、长于人间、出于人间,而不执着人间的法。

【第5句】:我记不显露,也不隐藏!

【第6句】:一个人的质量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的体贴,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人格的香气。

【第7句】:凡是人,就不会无端堕落。

【第8句】:喝苦茶时,特别能回味蜜茶的滋味。

【第9句】:是多么奇妙的感受呀!孤身一人,行走在从未到过的地方,彷佛飘浮在太空的某一情境,直到早上的闹钟响起,才从太空飘落,那窗外的景色永远既熟悉又陌生,像是深植于记忆,又像是第一次到达。

【第10句】:日光下的`寒林没有一丝杂质,空气里的冰冷仿佛来自故乡遥远的北国,带着一些相思,还有细微几至不可辨认的骆驼的铃声。

【第11句】:在照进窗隙强烈的阳光里面,我们可以看见虚空中飞扬的尘埃,那些尘埃粒粒分明,但无法破坏光线的本质。在黑暗中,我们完全见不到尘埃,尘埃就一层层的增加,使我们陷入更深的黑暗。

【第12句】:雪,冷而清明,纯净优美,念念不住,在某一个层次上,像极了我们的心。

【第13句】:一个作家在写字时,他画下的每一道线都有他人格的介入。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阅读答案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是林清玄的一篇访问文章。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记者:您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不再参赛,此外,您还是台湾最高产的作家,除了众人以为的文思泉涌,还有别的诀窍吗?

林清玄:我很喜欢一句古诗:书到今生读已迟。就是说,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都是上辈子的积累。我想这种积累重要的是怎么坚持,每天写一点,一个月以后回头看,会觉得性情上有变化,这种慢慢积累的过程是快乐的。

记者:从乡下奋斗到台北,您的经历也是比较坎坷的。小时候,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受苦,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成长有何影响?

林清玄: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什么情况都能适应。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没有一餐饭吃不香,随时都能笑得出来。因为小时候在大山中长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单纯,天黑上床马上睡觉,你不会有欲望,有欲望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慢慢久了,你对欲望就不会太敏感。

记者:在您的环境里面,显然没有成为作家的条件,但您成功了。

林清玄:的确,我家代代都是耕农,可是我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记得有位文人叫张潮,他讲,“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东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我小时候的成长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学富五车,而是一门深入。我记得小时候读每本书,拿过来都珍贵得不得了,抱着,枕着,经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我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觉。

记者:在经历5000年未有之变局之后,拜金拜物对传统价值观的疏离逐渐明显,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

林清玄:其实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你看报纸会看到一个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荒唐!但大家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怪,它是名牌,就值这个钱,那是因为你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判断。

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人在中间,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山”,俗和仙如果能够平衡,你就能做一个平正的人。

当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绑,就应该有自己心灵的寄托,要花一些时间来充实我们的心灵世界,比如文学。

记者:对于生在这个时代有着多种价值可供选择的青年来说,文学在他们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林清玄: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其实在青年的成长中,文学也是他们最好的化妆。因为如果有内涵,你会觉得什么事情都美。我有两句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间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学正好是容易进入的途径。

(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林清玄举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爱玛仕是名牌,就值这个钱。

B.林清玄引用张潮的话,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很形象地说出了他的成长环境与他的创作的关系,也说出了生活与创作的关系。

C. 林清玄引用“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古诗意在说明天赋的重要性,此生再如何努力读书都不会有大的效果。

D. 林清玄认为,要达到仙与俗的平衡,需要心灵的寄托,因此文学是必不可少的。

E. 林清玄所说的“心美一切皆美”的含意是如果心灵美丽,我们看到的一切都会很美。意思是说人的内在修养可以使人对世界的感受认识丰富起来,发现更多的趣味。

(2)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3)在林清玄看来,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 (6分)

(4)林清玄认为,“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文学对你的影响。(8分)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阅读答案

(1)、选E给3分,选B给2分,选A给1分。(A项,“是为了说明爱玛仕是名牌,就值这个钱”错。是为了说明全世界都向欲望倾斜,人们失去了对事物真实价值的判断能力。C.作者意在说明学无止境,读多少书都是不够的。所以应该勤于读书,形成逐渐厚重的积累。D项,作者意思是说文学只是一种比较好的'途径,并非必不可少。

(2)①小时候苦难经历的磨炼,使他能够适应各种环境; ②从小就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 ③热爱读书,手不释卷,一门深入,坚持积累; ④生活的大书使他获得了丰厚的人生阅历,成为他创作的源泉;(答出其中三点即得满分)

(3)①不被欲望捆绑; ②让自己的心灵有所寄托;③让自己的心灵放松、充实;

(4)“第一流的文章”说的就是文学,“生命的化妆”是说文学可以使人的灵魂变得美丽和丰富。这句话说出了文学对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作用,比如陶冶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丰富人的感情,改善人的气质,加深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等等。(4分)考生在答个人的读书经历时把握住两点即可得分,一是读的必须是文学作品,二是谈对精神成长方面的作用。(4分)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阅读答案「精选」

阅读理解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记者:您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不再参赛,此外,您还是台湾最高产的作家,除了众人以为的文思泉涌,还有别的诀窍吗?

林清玄:我很喜欢一句古诗:书到今生读已迟。就是说,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都是上辈子的积累。我想这种积累重要的是怎么坚持,每天写一点,一个月以后回头看,会觉得性情上有变化,这种慢慢积累的过程是快乐的。

记者:从乡下奋斗到台北,您的经历也是比较坎坷的。小时候,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受苦,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成长有何影响?

林清玄: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什么情况都能适应。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没有一餐饭吃不香,随时都能笑得出来。因为小时候在大山中长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单纯,天黑上床马上睡觉,你不会有欲望,有欲望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慢慢久了,你对欲望就不会太敏感。

记者:在您的环境里面,显然没有成为作家的条件,但您成功了。

林清玄:的确,我家代代都是耕农,可是我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记得有位文人叫张潮,他讲,“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东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我小时候的成长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学富五车,而是一门深入。我记得小时候读每本书,拿过来都珍贵得不得了,抱着,枕着,经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我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觉。

记者:在经历5000年未有之变局之后,拜金拜物对传统价值观的疏离逐渐明显,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

林清玄:其实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你看报纸会看到一个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荒唐!但大家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怪,它是名牌,就值这个钱,那是因为你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判断。

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人在中间,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山”,俗和仙如果能够平衡,你就能做一个平正的人。

当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绑,就应该有自己心灵的'寄托,要花一些时间来充实我们的心灵世界,比如文学。

记者:对于生在这个时代有着多种价值可供选择的青年来说,文学在他们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林清玄: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其实在青年的成长中,文学也是他们最好的化妆。因为如果有内涵,你会觉得什么事情都美。我有两句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间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学正好是容易进入的途径。

【第14句】: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B )( C )(5分)

A.林清玄引用“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古诗意在说明天赋的重要性,此生再如何努力读书都不会有大的效果。

B.林清玄引用张潮的话,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很形象地说出了他的成长环境与他的创作的关系,也说出了生活与创作的关系。

C.林清玄举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全世界都向欲望倾斜,人们失去了对事物真实价值的判断能力。

D.林清玄认为,要达到仙与俗的平衡,需要心灵的寄托,因此文学是必不可少的。

E.林清玄所说的“心美一切皆美”的含意是一个人心美了,他就可以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一切,因此,一切都会美起来。

(答出一项给3分,A项,作者意在说明学无止境,读多少书都是不够的。所以应该勤于读书,形成逐渐厚重的积累。D项,作者意思是说文学只是一种比较好的途径,并非必不可少。E项中“积极乐观”理解狭隘且无根据,作者的意思是说人的内在修养可以使人对世界的感受认识丰富起来,发现更多的趣味。)

【第15句】:这篇访谈共涉及了哪几个主要话题?请分条概述。(6分)

访谈共涉及到三方面的话题:林清玄在文学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在拜金拜物的光怪陆离的现实中怎样活得优雅;在价值多元的时代中青年应如何对待文学。(每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第16句】: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从小就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1分)热爱读书,手不释卷,一门深入,坚持积累;(2分)小时候苦难经历的磨炼,使他能够适应各种环境;(1分)生活的大书使他获得了丰厚的人生阅历,成为他创作的源泉;(1分)不被欲望捆绑,心灵充实。(1分)

【第17句】:怎样理解“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请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文学对你的影响。(8分)

“第一流的文章”说的就是文学,“生命的化妆”是说文学可以使人的灵魂变得美丽和丰富。这句话说出了文学对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作用,比如陶冶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丰富人的感情,改善人的气质,加深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等等。(4分)考生在答个人的读书经历时把握住两点即可得分,一是读的必须是文学作品,二是谈对精神成长方面的作用。(4分)

【第19句】: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0句】:结合文章赏析两处划线部分。(4分)

(1)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都是上辈子的积累。

(2)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

【第21句】:根据文意,请谈谈怎样做才能达到“真正的优雅”。(4分)

【第22句】:这篇访谈主要谈了林清玄文学方面的成就和看法,标题却是“心美一切皆美”,你觉得切合全文主旨吗?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第19句】:(1)文思泉涌,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2)小时候苦难经历的磨炼;(3)勤奋读书,坚持积累;(4)对欲望不敏感。(4分,每点1分)

【第20句】:(1)运用了夸张的手法(1分),极言读书积累的重要性,给人以读书的紧迫感(1分)。

(2)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的心灵比作天平(1分),生动形象的表明了克制欲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性(1分)。

【第21句】:克制欲望,让自己的心灵放松、充实(2分);把握(不迷失)自我,让自己的心灵有所寄托(2分)。

【第22句】:切合全文主旨。(1)这是作者的原话,能表达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2)文中谈到积累的快乐、克制欲望等,这也说明了“心美一切皆美”;(3)文学是心美情深容易进入的途径。(6分,每点2分)(答不切合,言之成理,理由充分也可)

【第1句】:林清玄作为一位知名作家,成功的“诀窍”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你是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欲望”与“满足”的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句】:林清玄说:“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意?请结合文意及你自己的体会与感悟进行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1句】:①在读书与写作方面坚持积累,且认为“慢慢积累的过程是快乐的”。②小时候的艰苦生活使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且心思单纯,欲望不多。③从小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虽非“学富五车”,但却“一门深入”。④用“文学”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有着“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的优雅情怀。

【第2句】:示例:①“欲望”与“满足”之间总是充满张力,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砝码来使它们之间保持平衡。②这个使“欲望”与“满足”保持平衡的砝码,就是能够使我们的心灵充实的东西,比如文学。③人处于“欲望”与“满足”的中间,处于“俗”与“仙”之间,每一个人都应力求做一个“平正”的人。

【第3句】:示例:当今青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应以文学为伴。①文学是心灵与情感的艺术,可以帮助青年们塑造美丽的心灵,培养真挚的情感。②如果心灵美丽,我们看到的一切都会很美。③如果情感深厚,我们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④作为青年学生,如果要使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就应让文学陪伴我们成长。(言之成理即可)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记者:您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不再参赛,此外,您还是台湾最高产的作家,除了众人以为的文思泉涌,还有别的诀窍吗?

林清玄:我很喜欢一句古诗:书到今生读已迟。就是说,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都是上辈子的积累。我想这种积累重要的是怎么坚持,每天写一点,一个月以后回头看,会觉得性情上有变化,这种慢慢积累的过程是快乐的。

记者:从乡下奋斗到台北,您的经历也是比较坎坷的。小时候,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受苦,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成长有何影响?

林清玄: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什么情况都能适应。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没有一餐饭吃不香,随时都能笑得出来。因为小时候在大山中长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单纯,天黑上床马上睡觉,你不会有欲望,有欲望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慢慢久了,你对欲望就不会太敏感。

记者:在您的环境里面,显然没有成为作家的条件,但您成功了。

林清玄:的确,我家代代都是耕农,可是我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爱。记得有位文人叫张潮,他讲,“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东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我小时候的成长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学富五车,而是一门深入。我记得小时候读每本书,拿过来都珍贵得不得了,抱着,枕着,经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我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觉。

记者:在经历5000年未有之变局之后,拜金拜物对传统价值观的疏离逐渐明显,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

林清玄:其实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你看报纸会看到一个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荒唐!但大家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怪,它是名牌,就值这个钱,那是因为你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判断。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人在中间,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山”,俗和仙如果能够平衡,你就能做一个平正的人。当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绑,就应该有自己心灵的寄托,要花一些时间来充实我们的心灵世界,比如文学。

记者:对于生在这个时代有着多种价值可供选择的青年来说,文学在他们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林清玄: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其实在青年的成长中,文学也是他们最好的化妆。因为如果有内涵,你会觉得什么事情都美。我有两句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间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学正好是容易进入的途径。

【第1句】: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第2句】:在林清玄看来,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句】:林清玄认为,“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他的这一观点是否适用于所有的人?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参考答案

【第1句】:文思泉涌,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小时候苦难经历的磨炼;勤奋读书,坚持积累;对欲望不敏感。(4点每点1分)

【第2句】: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被欲望捆绑;亲近自然,多读书,让自己的心灵放松、充实,让自己的心灵有所寄托。(第一点2分,第二点3分)

【第3句】:观点一:适用于所有的人。因为所有的人都需要精神的成长,而阅读是人精神成长的最有效的方式。读书可以陶冶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让人变得情感深厚、气质美好。所以第一流的文章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生命的化妆。

观点二: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因为林清玄在这篇访谈中提出的这个观点主要是针对青年人而言的。我们这个时代容易使人迷失方向,青年人又面临着多种选择,对他们而言,读书可以让他们的心灵变得美好。但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形成的人来说,第一流的文章对改变他们的人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连最基本的物质都得不到满足,一流的文章又能给他们提供多少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