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口语“脱胎换骨”的方法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雅思口语“脱胎换骨”的方法

  请问:我们面对外国人说不出来话的原因何在?我给出一个终极答案:就在于我们不是用英语组织语言,而是在用汉语组织语言,然后再翻译成英语。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时差,导致你一时语塞。紧接着你就会全身发紧,满头是汗,从而走向混沌的开始。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再给出一个终极解决方案:动笔写口头作文!我给你一个topic,比如Describe a wildlife,再给你一分钟准备,恐怕你连说什么都没想到吧!但是,如果我给你1个小时,让你用笔写出来一个150字的口头作文,再把他说出来,你是否会做得很好?这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通过写口头作文,我们可以逐渐训练用英语组织语言的能力。我在考第一次雅思口语之前,用了两周时间写了30个topic,并且是一边写一边修改。结果发现,在写前10个的时候,非常吃力。再写接下来的10个时,就开始感到轻松了,因为这时候我已经反复使用了很多语素了,可以不假思索的一挥而就。而到了写最后10个的时候,真是下笔如有神了。突然,我发现在我说英语的时候,我可以不用再借助汉语了,因为我通过写作训练了直接用英语组织语言的能力,而且有了很多套话。其次,凡是经过我写过的内容,其用词之考究,句式之精细,语言之准确,都远远超出了没经准备直接说出来的内容。这样我在考试中,如果遇到相同的topic,那么说出来的都是完美的答案。即使遇不到相同的topic,我完全可以采用张冠李戴的方法,把准备好的内容换汤不换药的照搬出来。比如,假设我准备了a famous person,结果考到的是an old person,我直接把我说的人换个名字就行了。除非考官知道那个人,否则他也不知道我说的是对是错。请问:这样的答案难道不是远远胜过了那些不经过大脑就脱口而出的Chinese-English吗?第三,凡是自己写的内容,都很容易记住。这就比痛苦的背诵那些老师给的或者书上写的答案要轻松多了。要知道,一旦你被发现是在背诵答案,你的大限就到了。但是如果是自己写的,你不需要背诵,只要不断翻看即可非常熟悉,就不会被发现是在背诵答案了。那么如何选择topic呢?

  数量在30个左右为宜。

  最好亲自去网上收集最近考过的topic,然后将其按照人物、事件、景、物品等分类,这样可以找出写作的共通之处。无忧的口语机经对topic进行的总结不错,分类比较明确。

  用最少的投入覆盖最多的topic。比如说,曾考过这样几个topic:a long distance travel、how to spend your free day、relax。我们完全可以只准备一篇口头作文:when I have some free days, I just want to relax myself by having a long distance travel. 后面你可以随便说,只要你保持你的内容的开放性,也就是说,可以兼容很多topic即可。

  最后,把你写好的topic熟读即可,但是不要死记硬背。另外,有没有可能遇到彻底没有准备过而且也没有相关内容可以套用的topic呢?当然有了,否则不都考8分了吗?但是即便如此,如果你前面按我说的,亲自动手写了30个topic,你就会发现你下的苦功夫终于有所回报了。因为你此时已经能够直接用英语组织语言了,而且你已经有了很多套话,所以你只需要按照5W1H的思路去展开即可,即what, who, why, when, where, how。而且,从此以后,你会发现自己可以彻底摆脱汉语的束缚,自由的用英语传情达意,岂不是考试和能力一举两得的美事?至于那些小问题,还是需要多准备一些以备万一,但是要做到每个小问题自问自答5遍,才能组织出比较流畅的答案。不过小问题就没必要动笔写了。

  千万别以为你准备了所有的topic和小问题,就可以坐等7、8分了。It is also a mission impossible. 事实证明,无数学生都会准备,但是取得7分以上者寥寥。究其原因,盖因一见到外国人就腿肚子打哆嗦导致技术变形。不知道中国人是否从鸦片战争开始就害怕和外国人们说话!悲哀啊!其实这种紧张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心中对于考雅思和出国留学怀有太多的期待,以至于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前面的准备工作如果你已经作了,那么你需要的就是找外国人把你肚子里的存货倾外国人来,从而习惯于和外国人说话。任何人如果在考试之前不经过这一关,就不要指望能考好。你要做到在考试前至少2周,就开始每周至少10个小时的与外国人说话,而且一次聊天至少2小时。为何?因为如果你不是大规模的练口语,而是每次只练半个小时,那么你还没来得及克服紧张感,就结束了。你就会永远处在害怕之中。我在第一次考口语之前也不相信自己能够和外国人们自如的聊天,直到快考试之前的一个周末,北京有一个国际教育展,来了200多所各国的大学的招生代表,其中多是英语国家的。周六那天我也是犹豫不决,害怕去了之后不知道说什么,所以直到中午才到。一开始也很紧张,所以要提前把想说的每句话都组织好,对自己说几遍。但是在我和几所大学的代表说了几次之后发现:I can do it! 于是在兴奋之下,我变成了一个寻找血腥的鲨鱼,只要哪里有外国人,不管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荷兰人,立刻冲上去练口语。结果一天没练够,周日早晨早早就去了,又练了整整一天,直到下午5点,杀遍了全场200多个展位,任何一个学校都没放过。我终于明白:在中国人的地盘上和这帮外国人们说话,应该是我们理直气壮,他们战战兢兢才对!让他们和我们练口语是他们的义务!从那时起,我的斗志被点燃了,以至于在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考试的路上,还抓到了一个英国人和我练了一路。可想而知,我带着这样一种狂热的倾诉欲望面对那位考官的时候,怎能不用我的热情将她融化?又怎能不把8分收入囊中?有人说:我找不到外国人。那我要对你说:在北京,外国人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找,一定能找到,还是的。国贸的英国教育展,你去了吗?错失了这样的良机,你又能怪谁?王府井的大街上,成群的老外像孤魂野鬼一样四处乱撞,你何不趁他们和小商贩们讨价还价之际上去主动帮忙?在看到有外国人在大街上东西望迷路的时候,你何不扮作上帝去拯救他们?在外国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最希望你和他练口语了。 有了这样脱胎换骨的口语水平,乘以你的表现系数,你肯定能够获得考官的认可。那么,你梦想中的高分不就到手了吗?外国人

  

  请问:我们面对外国人说不出来话的原因何在?我给出一个终极答案:就在于我们不是用英语组织语言,而是在用汉语组织语言,然后再翻译成英语。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时差,导致你一时语塞。紧接着你就会全身发紧,满头是汗,从而走向混沌的开始。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再给出一个终极解决方案:动笔写口头作文!我给你一个topic,比如Describe a wildlife,再给你一分钟准备,恐怕你连说什么都没想到吧!但是,如果我给你1个小时,让你用笔写出来一个150字的口头作文,再把他说出来,你是否会做得很好?这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通过写口头作文,我们可以逐渐训练用英语组织语言的能力。我在考第一次雅思口语之前,用了两周时间写了30个topic,并且是一边写一边修改。结果发现,在写前10个的时候,非常吃力。再写接下来的10个时,就开始感到轻松了,因为这时候我已经反复使用了很多语素了,可以不假思索的一挥而就。而到了写最后10个的时候,真是下笔如有神了。突然,我发现在我说英语的时候,我可以不用再借助汉语了,因为我通过写作训练了直接用英语组织语言的能力,而且有了很多套话。其次,凡是经过我写过的内容,其用词之考究,句式之精细,语言之准确,都远远超出了没经准备直接说出来的内容。这样我在考试中,如果遇到相同的topic,那么说出来的都是完美的答案。即使遇不到相同的topic,我完全可以采用张冠李戴的方法,把准备好的内容换汤不换药的照搬出来。比如,假设我准备了a famous person,结果考到的是an old person,我直接把我说的人换个名字就行了。除非考官知道那个人,否则他也不知道我说的是对是错。请问:这样的答案难道不是远远胜过了那些不经过大脑就脱口而出的Chinese-English吗?第三,凡是自己写的内容,都很容易记住。这就比痛苦的背诵那些老师给的或者书上写的答案要轻松多了。要知道,一旦你被发现是在背诵答案,你的大限就到了。但是如果是自己写的,你不需要背诵,只要不断翻看即可非常熟悉,就不会被发现是在背诵答案了。那么如何选择topic呢?

  数量在30个左右为宜。

  最好亲自去网上收集最近考过的topic,然后将其按照人物、事件、景、物品等分类,这样可以找出写作的共通之处。无忧的口语机经对topic进行的总结不错,分类比较明确。

  用最少的投入覆盖最多的topic。比如说,曾考过这样几个topic:a long distance travel、how to spend your free day、relax。我们完全可以只准备一篇口头作文:when I have some free days, I just want to relax myself by having a long distance travel. 后面你可以随便说,只要你保持你的内容的开放性,也就是说,可以兼容很多topic即可。

  最后,把你写好的topic熟读即可,但是不要死记硬背。另外,有没有可能遇到彻底没有准备过而且也没有相关内容可以套用的topic呢?当然有了,否则不都考8分了吗?但是即便如此,如果你前面按我说的,亲自动手写了30个topic,你就会发现你下的苦功夫终于有所回报了。因为你此时已经能够直接用英语组织语言了,而且你已经有了很多套话,所以你只需要按照5W1H的思路去展开即可,即what, who, why, when, where, how。而且,从此以后,你会发现自己可以彻底摆脱汉语的束缚,自由的用英语传情达意,岂不是考试和能力一举两得的美事?至于那些小问题,还是需要多准备一些以备万一,但是要做到每个小问题自问自答5遍,才能组织出比较流畅的答案。不过小问题就没必要动笔写了。

  千万别以为你准备了所有的topic和小问题,就可以坐等7、8分了。It is also a mission impossible. 事实证明,无数学生都会准备,但是取得7分以上者寥寥。究其原因,盖因一见到外国人就腿肚子打哆嗦导致技术变形。不知道中国人是否从鸦片战争开始就害怕和外国人们说话!悲哀啊!其实这种紧张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心中对于考雅思和出国留学怀有太多的期待,以至于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前面的准备工作如果你已经作了,那么你需要的就是找外国人把你肚子里的存货倾外国人来,从而习惯于和外国人说话。任何人如果在考试之前不经过这一关,就不要指望能考好。你要做到在考试前至少2周,就开始每周至少10个小时的与外国人说话,而且一次聊天至少2小时。为何?因为如果你不是大规模的练口语,而是每次只练半个小时,那么你还没来得及克服紧张感,就结束了。你就会永远处在害怕之中。我在第一次考口语之前也不相信自己能够和外国人们自如的聊天,直到快考试之前的一个周末,北京有一个国际教育展,来了200多所各国的大学的招生代表,其中多是英语国家的。周六那天我也是犹豫不决,害怕去了之后不知道说什么,所以直到中午才到。一开始也很紧张,所以要提前把想说的每句话都组织好,对自己说几遍。但是在我和几所大学的代表说了几次之后发现:I can do it! 于是在兴奋之下,我变成了一个寻找血腥的鲨鱼,只要哪里有外国人,不管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荷兰人,立刻冲上去练口语。结果一天没练够,周日早晨早早就去了,又练了整整一天,直到下午5点,杀遍了全场200多个展位,任何一个学校都没放过。我终于明白:在中国人的地盘上和这帮外国人们说话,应该是我们理直气壮,他们战战兢兢才对!让他们和我们练口语是他们的义务!从那时起,我的斗志被点燃了,以至于在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考试的路上,还抓到了一个英国人和我练了一路。可想而知,我带着这样一种狂热的倾诉欲望面对那位考官的时候,怎能不用我的热情将她融化?又怎能不把8分收入囊中?有人说:我找不到外国人。那我要对你说:在北京,外国人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找,一定能找到,还是的。国贸的英国教育展,你去了吗?错失了这样的良机,你又能怪谁?王府井的大街上,成群的老外像孤魂野鬼一样四处乱撞,你何不趁他们和小商贩们讨价还价之际上去主动帮忙?在看到有外国人在大街上东西望迷路的时候,你何不扮作上帝去拯救他们?在外国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最希望你和他练口语了。 有了这样脱胎换骨的口语水平,乘以你的表现系数,你肯定能够获得考官的认可。那么,你梦想中的高分不就到手了吗?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