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第一章读后感200字(红岩第一章读后感200字初中)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红岩第一章读后感200字(红岩第一章读后感200字初中)

《红岩》第一章读后感

《红岩》是中国著名的革命文学作品之一,作者巴金以小说的形式,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市北山革命根据地内青年学生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斗争的故事。本篇文章主要围绕着小说第一章展开,分享我的读后感和体会。

“校门口的广场”——革命萌芽的起点

小说第一章描述了北山中学校门口的广场上发生的一幕,几个爱国学生在那里举行演讲活动,并宣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这个场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它是整个小说中革命萌芽产生的起点。正是这些勇敢坚定、热爱祖国的年轻人,在一个偏僻而冷清的角落里激发出了自己内心深处最真挚、最坚定的信念。他们不仅仅是单纯地表达自己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的关注,更是在呼唤着更多的人们加入到革命的行列中来。这种精神和态度值得我们深思。

“三个学生”——个体与大众的关系

小说第一章中,“三个学生”是最引人注目的角色之一。他们分别是身穿白衬衫、脸色苍白的周而复,戴眼镜、细皮嫩肉的白石,以及头发略带卷曲、穿着麻布衣物的张三。他们代表了不同层次和阶级的青年学生,但又有着共同的信仰和理想。他们既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也需要承担起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争取胜利这样一个大局观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对于自己所处环境和时代背景做出正确判断,并作出相应行动。而这种关系既是个体与大众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个缩影。

“研究会”的意义——知识分子在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

小说第一章中,研究会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组织。它由白石等几个学生创建,旨在通过学习马列主义和作为革命的骨干分子,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这个组织不仅仅是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更是学生们走向革命道路的重要一步。在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对于社会进步和革命事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也是在“研究会”这样一个组织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红岩”的寓意——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小说第一章中,“红岩”这个名字虽然只是简单地出现了一次,但却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它所代表的意义就是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在当时动荡不安、战争硝烟弥漫的岁月里,北山革命根据地内涌现出来许多像“红岩”这样顽强、不屈不挠的革命力量。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牺牲,为中国民族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精神和品质,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结

《红岩》第一章中所描绘的情景和人物,都是那个年代里真实存在过的。它们历经了沧桑和风雨,却依然在今天闪耀着光芒。这个小说提醒我们记住历史,珍视现在;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保持初心,追求进步。这些精神和理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