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考生写甲骨文,只得6分被985大学破格录取,入学后被老师拒教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原创
高考生写甲骨文,只得6分被985大学破格录取,入学后被老师拒教

原标题:高考生写甲骨文,只得6分被985大学破格录取,入学后被老师拒教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十分有看点的,高中生和小学生不同,已经有了比较深邃的成人思维,每年高考中,都会出现一些让人拍案叫绝的高考作文。

总有一些考生,会因为高考作文火起来,前些年有一篇题为《赤兔之死》的高考作文,看完让人肃然起敬,作者是一位名叫蒋昕捷的考生,直到现在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不过以这种优秀的方式火起来的考生毕竟是少数,今天要说的这位考生,可以说用了比较极端的方式,有人说他是剑走偏锋、投机取巧,有人说他是敢于尝试,孤注一掷。

前无古人后尚无来者,考生高考作文全篇使用甲骨文

他的名字叫黄蛉,是一名其貌不扬的高三考生,黄蛉平时的成绩处在班级中等,属于稍微努努力可以考上一个二本大学的那种学生。

黄蛉从小对甲骨文很感兴趣,会研究甲骨文的写作方式,这种喜爱一直延续到了高中,在高三前夕,他曾告诉过一个平常和他比较好的同学,高考作文,他有可能用甲骨文写作。

据黄蛉的描述,那位同学当时以为他在开玩笑,还劝阻过他,但是黄蛉已经下定决心,因为以他的成绩,只能上一所非常普通的大学,如果铤而走险,也许会被伯乐发现。

高考中他果真这样做了,就这样在期待中,等来了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天,他的总成绩只有428分,比平时的成绩还要低很多,他大致猜到了原因,不过还是去查询了语文的作文成绩,只得了6分。

黄蛉感觉自己的计划失败了,于是将语文试卷的作文部分拍下来发在网上,通过网络,黄蛉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的事情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高考作文只得6分,考生黄蛉被985大学破格录取,入学后却被老师拒教

黄蛉在网上火了以后,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相关教育学者发现,破格录取黄蛉,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本科大学,这对于黄蛉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归属。

黄蛉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学习两年以后,转入四川大学,正式成为一名985大学生,该大学为了黄蛉安排资深古文专家何崝来对他专门培养,何崝曾是该大学教授,本已退休,被大学返聘,足以看出该校对黄蛉培养的重视。

事情发展到现在,看似已经是很好的结局,黄蛉当初的铤而走险得到了收获,不过不久,何崝教授就申请了辞呈,并表示不会再教他了。

后来据相关人士透漏,黄蛉在上了大学以后,对于甲骨文的热情就在逐渐减退,并没有了当初的热情,无法专心研究下去,而且其他各科的考试成绩也不尽如人意。

我们从黄蛉的经历可以学到什么

也许可以通过高考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不能投机取巧

有人说高考猛于虎也,其实并非如此,可以通过高考的方式有很多,走艺术生道路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很多高校对于艺术生有着非常好的优惠政策。

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并不是说黄蛉没有付出努力,只是他的做法确实存在投机取巧的嫌疑。

在高考中尽量避免铤而走险

高考是值得重视的考试,不应该铤而走险,黄蛉本可以用正常的文字写语文作文,但是他还是选择了有可能出问题的一条路,当时有人透露,黄蛉的甲骨文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相关考古专家翻译过来,有些词不达意,他在高考作文中写甲骨文无疑是冒着很大的风险。

一旦选择了,就要有专研进去的精神

有人说,在高考中不走寻常路的人,有的人可能是真心喜欢这个爱好,有的人可能是因为被逼无奈,不管怎么样,偏才不应该成为当下的主流,这对追求全面发展的考生并不公平,也违背了当下培养全方位发展人才的思路。

考生如果一旦走了这条路,就应该静下心来,全面专研进去,提升自身学术水平,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而不应该在最初孤注一掷,结果却半途而废,这样的做法是对自身的不负责,也是一种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其实何崝教授的拒接教授已经说明了一定的问题,黄蛉当年写在高考作文中的甲骨文只是一种文字的堆砌,并无实质内容,黄蛉如果对于甲骨文真的有深深的热爱,在大学时期也不会放弃专研甲骨文,高考可能有一些难度,但是希望考生们都可以实事求是,这样才能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今日话题:你如何评价黄蛉在高考中写甲骨文?欢迎留言评论。#高考有话说#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