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考作文“本手”“妙手”怎么写?学生场外满分作文来啦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原创
高考作文“本手”“妙手”怎么写?学生场外满分作文来啦

原标题:高考作文“本手”“妙手”怎么写?学生场外满分作文来啦

2003年,陕西的一个名叫吴斌的高考考生写出了一篇满分作文,作文体裁是诗歌。这首诗歌《无题》算上题记也只有209字。

网上资料显示,当时阅卷老师改到这篇作文时很是欣喜,便将之拿给在场的很多老师看,老师们都觉得写得很好,阅卷专家组对之也给予了肯定,并且决定给它满分。

这就是那首轰动一时的《无题》,原文共34行。

那一年,作者吴斌还被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会客厅》栏目邀请参与访谈,同时被邀请的还有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作者蒋昕捷。

这两篇作文都很新颖,不同于学生常写的那种记叙文、议论文。高考作文题中常常用“诗歌体裁除外”一句来限定体裁,吴斌参加高考那一年刚好没有限定,这才有了《无题》的一鸣惊人;《赤兔之死》是用古白话写成,文体上可以算是小说。

那些年,高考考场上还出过一些诗歌体裁的“神仙”作文,它们皆别具一格,才情横溢,比如湖北考生的《站在黄花岗陵园门口》、四川考生的《永远的谭嗣同》等。

今年新高考Ⅰ卷作文是关于“俗手、本手、妙手”的,审题没什么难度,考生一般也不会写偏题。那么,构思“新颖”就可能成为取胜的关键。

今天就分享一篇一个语文学霸的场外作文,作文很“新颖”,也是用文言文写的。据说此文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语文老师给它打了满分,但有人说写得一般,我们一起来看看此文。作者的身份等会揭晓。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个围棋第一高手,他叫弈秋。这篇作文中的主人公“奕秋”就是由此而来,这里将名字还原为“弈秋”。

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弈秋是一围棋高手,被人称为“神人”;很多人慕名而来,想要拜师学艺,弈秋共见了三个人;第一人是一个没有任何围棋基础的小孩子,第二人是一个勤于练习但棋艺仍不精通的30多岁的樵夫,第三人是一心想成为高手、却不屑于练习基本功的白头翁;弈秋决意不再见任何一个想拜师的人,但他对所有人说了一句话,即“不习不悟不知,习而不悟则滞,悟而不习则无策”;此后,当地高手辈出。

文中的四个人,分别代表了围棋界乃至各个领域的四种人:认真研习、领悟,终于从本手变为妙手;不是本手,亦无妙手,寄希望于他人;努力成为本手,但天资不够,或者功夫不深,难成妙手;好高骛远,只求成为妙手。

说说本文的亮点。构思新颖,小说体裁会让人眼前一亮,且本文只用70分钟写成,很难得;用文言文写作,显示了一定的语言功底;故事情节完整,三个人物有详有略;结尾含义颇丰,意味深远的。

说说不足。用词比较单一,遣词造句不够准确,比如“俾”这个字在文中出现了多次,其实有的可直接用“使”;有的情节不合情理,比如,弈秋拒绝前面两人,竟是因为小孩不懂棋,30岁还没有悟棋,还有那个白头翁,他年纪一大把了,竟然不知道下棋是要亲自“下”的。

大家觉得这篇作文怎么样呢?

这个小作者正读高一,是个典型的语文学霸:他的中考语文全市第一名,作文满分;在作文大赛中,其作文获得过一等奖;在《初中生》《丁玲文学》等很多文学刊物上发表过作品。另外,他还喜欢下棋、音乐。(作文来自“湘语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