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海这年唯一的高考满分作文《他们》,结尾九个字,惊艳无比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原创
上海这年唯一的高考满分作文《他们》,结尾九个字,惊艳无比

原标题:上海这年唯一的高考满分作文《他们》,结尾九个字,惊艳无比

“他们”是上海高考作文题,原题表述很简单,让学生把视线从“我们”身上转向“他们”,再没有给更多的提示。

这是到现在为止,唯一一个明确要求考生把目光聚焦在一个群体上的作文题。

这一年出了不少好作文,满分却只有这一篇,是的,是真真实实的70分。那时候高考满分作文可以公开,并且阅卷组可以公开点评。

以下就是了。

前几年,有人认为“农民工”的称谓带有歧视性,于是建议改为“新产业工人”。小作者也不愿意这样称呼他们,不愿意用一个称谓将人区分出高低尊卑。

看到一个读者说,前后两次看到这篇文章的感受完全不一样,第一次觉得文章一般,第二次被感动哭了。

先说文字吧。

娓娓道来,画面感却很强。仿佛在看一个电影镜头,作者住在城市的这一头,周围高楼林立,霓虹闪烁,他望向城市的那一头,眼神遥远;这时,画外音响起,语气平静深沉,然后,听到了麦穗拔节的声音,听到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看到了路边临时搭建的房子,看到了他们怯怯的或者好奇的目光……

很多普通的词句在作者笔下有了灵魂。比如,农民工这个称呼是“冰冷的”,想叫他们“带着泥土气息”的乳名,他们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他们“触碰”到了高楼大厦。作者用词仿佛既谨慎又笃定。谨慎,所以精准;笃定,因为真诚。

再看选材立意。

阅卷组说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视角独特,客观描述又饱含真情实感,有想象,但格外真实。视角独特,具有人文关怀,让此文从几万篇文章中脱颖而出。

文章多描写这群孩子们的现状与成长,而对“体制”“城市人异样的目光”一笔带过,这种点到为止也是很高明的。作者表述很克制,不渲染艰辛,不炫耀文笔。

关于结尾,有两种对立的看法。

喜欢的人,认为它惊艳无比。“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九个字,很有深意,充满正能量。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社会的关怀,“他们”终有一天会融入“我们”,成为“我们”。“终”说明有一个过程,“将”说明为时不远。

不喜欢的人,认为结尾有些煞风景,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作为一个艺术作品来说,可能悲剧性的结尾更有震撼力,更能引发思考,像《红与黑》《了不起的盖茨比》等。

你喜欢这个结尾吗?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