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篇|上海高考作文: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基金篇|上海高考作文: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

上海考生都遇到了一个带点哲学意味的“命题作文”。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

你怎么思考,谈谈你的认识。

看到题目,就觉得特别像 “基金小白”成长为身经百战的“成熟投资者”的故事。

在你还是基金小白的时候,看到满屏的基金,那真的是“雾里看花”,买哪只那全凭推荐,买多少全看心情。

估值是什么?净值是什么?固收+基金?FOF基金?债券还能亏?我什么时候卖?煤炭行业到顶了吗?新能源我还能不能买?基金经理怎么样?买了太多怎么精简?如何止盈呢?

对于投资这个新世界,从基础知识到如何操作,从行业到管理人,了解越多,问题越多,而这便是成长的开始。

因为想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便有了行动的动力,开始系统学习,开始从不同的维度梳理:基金类型、行情动态、基金经理、操作攻略等等。从问别人各种基础的问题,到也能给别人解答一二。

当你这些都学会了,发现依旧做不好投资。在行动的时候,大多还是凭着感觉去执行,运气好会有所收获,运气不好的时候,也会浮亏好久。正所谓凭运气赚的钱,也会凭实力输回去。

这时候,你开始学习的那些专业做投资的人。你会发现它们很有目标感,也很有底线思维,有所为,有所不为。

目标,犹如航行的方向,无论路上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亦或是风景美食诱惑,目标犹如一把行动标尺,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回到投资中,基金经理在投资中也会面临股票大涨的诱惑,或者黑天鹅事件来临的应急处理。投资的目标就像一根准绳,时不时地调整着基金经理的行动,力求达成最后的目标。

有底线思维,是在做一件事的最坏打算。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时,如果说目标是最好的期待,指引前行,底线思维则是,做最坏的打算。在投资中,底线思维便是要控制好风险,风险控制好,不仅收益全部甚至会损失本金。而且从100块钱涨到200,需要涨幅100%,而跌到100块,只需要跌50%。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盯紧最终结果,不再像基金小白的时候,有很多问题。不是问题消失了,而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默默地把问题都自己解决了,如何设定目标,如何分配资产,如何控制风险等等。

学习投资的过程,就像成长的过程。从对世界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开始探索;到慢慢成熟长大,发现世界之大,无法穷尽,探索仍在继续,但需要掌控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便更注重结论,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则掩于其中。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人工智能投资存在固有缺陷,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基金运用人工智能投资的风险收益特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