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浅谈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论文汇编3篇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工作报告浅谈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论文汇编3篇

工作报告浅谈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论文篇1

动漫产业,是一种艺术性以及创造性较强的产业,并不仅仅是因为目前科技的日新月异,更多是体现在其所要求的创造性和代入性,都是其他的行业中缺少的。特别是对于中国来说,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中国很多新兴产业的发展还未能进入的与现代时代以及文化潮流相符合的阶段,所以对于行业发展来说,需要借鉴一些本土的传统文化作为载体以及发展特色。 而中国画就是一种结合魅力、美感以及文化的重要载体。而笔者将通过本文,就中国画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直以来,中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较为缓慢,虽然在近几年,行业发展已经初见端倪,但是依然处于漫长的摸索阶段,特别是要保证动漫作品能够从风格以及文化方面也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同时也需要保留一定的中国传统特色。当然,对于我国早期的动漫作品而言,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工艺手段较多,例如我国早期老一辈的漫画家丰子恺以及丁聪等,作品无不渗透着传统水墨风格,而这一风格也让中国漫画在世界评选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后期漫画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可以说在动漫设计中运用中国画元素,不仅仅是中国漫画行业的特点,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中国画元素的思维特性

也是中国国画的一个特点,主要追求的是画作中主题的神态,像一些场景画作中花鸟鱼虫这些普通意向的神态,最重要的是体现出生动和活泼,所以需要将它们作为人来描绘。例如梅兰竹菊因为其高洁的特性而被人们所追崇,而一代名家郑板桥对于竹的喜爱就可见一斑,而他的画作中也多数以竹作为主体,不但体现出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是对志向及思想的一种传承。

2.2 中国画元素的造型特色

2.3 中国画笔墨语言的特点

2.4 中国画构图方面的特色

对于中国国画来说,构图即是整个画面的布局,由于古人在作画过程中会受到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对于位置和布局也有较大的讲究,例如在整体布局要求具有开合关系,即画面本身需要具备足够白,同时要求画中具有一定的虚实关系,另外,一般在传统国画的作画过程中,会以“计白当黑”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除了表现国画本身的色差对比产生的美感,同时也让整个画面丰富起来,给人一种画中有画的错觉感。

2.5 中国画文化方面的内涵。

凡是文化都具有一定的人文性的特点,而中国国画也不例外,由于中国本身具有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所以很多作者在创作时也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比如佛家、道家、儒家思想的注入以及相互承托,让整个作品更具有丰富的人文特点,同时让作品中体现出人共同的审美观念,最后达到世界的标准。例如在 2024年 10 月于北京举办的动漫博览会上,漫画《佛教故事》就脱颖而出,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分析其成功原因,主要是由于它是国学方面的题材,不但在画作中体现出现代的元素,同时也是国学文化的体现。

3.2 中国画元素的造型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

3.3 中国画笔墨语言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画作就是水墨画,也主要是由于其的千变万化,让表现也呈现出不一样的感觉,同时体现出的是也是传统文化的特点。而对于动漫设计来说,如果要实现设计的个性化以及文化特色,就需要以传统文化作为依托和载体,融合传统水墨画的审美以及画作语言,并且将中国传统画作中多种造型作为参考,即花鸟鱼虫等。同时协调了线条和配色,水墨动画线条比一般的动画要更具有多变性,变化主要在线条本身的长度、宽度、样式以及浓淡,着重于表现出丰盈饱满的特点;同时在颜色选取方面,仅仅依靠单一的墨色进行变幻,也将水墨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在《牧笛》这部动画中,其主旋律就是以多变的水墨作为风格,而整个作品的制作,都是依靠著名画家李可染的画作为原型,勾勒出水牛以及牧童的.不同神态以及动作,最后通过动画的表现,让中国山水田园的魅力以及江南美景的特点都完全展示出现,给观众以一种文化气息和审美感受。

3.4 中国画构图形式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

3.5 中国画人文内涵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

对于中国传统一直都是一种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体现,而对于现代动漫行业的发展来说,很多作者已经将文化的采集与提炼作为动漫设计创作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这些动漫作品,有的通过一件极其简单是事反映出其深刻悠远的人文内涵以及精神意义,例如在获奖水墨动画《守望》中,仅仅是凭借一件简单的事件,一个普普通通的烈士妻子在山间守望 20 年的故事,一方面体现出人民战士的伟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文中的主题,即守望的不仅仅是一种平淡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信念;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九色鹿》这部电影的出现,也将一种人文精神体现出来,其中动画中“九色鹿”的灵感创作原型是敦煌壁画,主要在创作过程中融入更多的节奏以及韵律,让角色的神态以及造型独树一帜,不过这部动画在创新性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由于创作缺乏一定的人文内涵作为载体,创作主要通过单纯搬运和借鉴,自我创新和发展较少,从而导致作品本身缺乏生命力以及文化色彩,所以说动漫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设计工作,同时也是一种思想精神的传递工作,所以创作者不但需要融入传统中绘画的特点以及表现形式,同样也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唯一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才会让传统文化以及风格得到传承和发扬,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被淘汰。

根据以上的主要分析可知,将中国画元素应用到动漫设计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创作手法,尤其是对于目前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人们对于诸多事物的审美需求以及思想都依然建立在传统文化以及表现的氛围之中。虽然我国动漫设计中已经成功将思维、造型以及表现力与传统思想相结合,但是依然存在较大的缺陷,尤其是在绘画效果以及表现方面,都较为普遍沿用着传统画作的方法,却忽略了自身的创新。所以说创新性,也是中国画元素融入到动漫设计下一步所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动漫设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工作报告浅谈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论文篇2

文艺走出为政治服务的圈子。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出现了“乡土美术”等创作流派,他们在创作中大都引入了西方当代艺术观念,借鉴、模仿西方元素,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初期采取的策略。因此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大都是从西方元素的模仿上进行探讨的,忽略了其本土元素。其实,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元素表现的也很明显。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西方元素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以及中国当代艺术中表现出的与西方现代艺术趋同的图式。但任何艺术家都深深扎根于其民族文化的土壤中,离不开他成长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国本土元素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体现也是很明显的,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从另一层面来说,中国当代艺术中使用本土元素也是一种策略,表面上看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本土元素是对西方文化扩张采取的一种自卫策略,其实是全球化的产物,这可以用中国当代艺术家运用本土元素创作的艺术作品获得的国际声望来证明。

中国元素最早出现在政治波普艺术中,中国波普艺术的最早示范者及典型代表人物是王广义。他敏锐的领会波普艺术的实质,用幽默的方式解构对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使当代艺术充满了政治趣味。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里,引用文革中流行的斗争姿势作为表现符号,把文革时期工农兵宣传画的形象与美国的可口可乐等商业文化符号组合在一起,是大胆的尝试。中国当代艺术中借用文革时期特定的政治符号,使中国的典型符号更为凸显,也迅速得到了西方的认可。

《大批判》系列使王广义完成了现代艺术家向当代艺术家的转换,实践了全新的艺术图示,将两种相悖的艺术图像并置在一个画面中,引发了对现实文化的反思,产生了幽默、讽刺的效果。虽然在形式上还是借鉴西方,但内容却结合了中国实际,形成本土化的创作图式。王广义的艺术图式经过了几次转变,文革时期的工农兵图式是他较为稳定的图式,也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使他找到了中国当代艺术与本土元素的契合点。

2024年王广义接受采访时道出了自己对中国当代艺术使用本土元素的看法,他认为当代艺术源于西方,中国当代艺术基本上属于二手货,大都是对西方艺术的拷贝。他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艺术家应该有一个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必须是艺术家的生活经验及与这种经验相关的文化资源,《大批判》系列中的工农兵图式就是来自社会主义的视觉经验,这是他最熟悉的创作材料。也即是说,王广义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应该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创作,是否要与西方艺术接轨并不重要。他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寻找本土元素,找到了本土元素与当代艺术的契合点,使他的艺术本土化,也因此为他赢得了国际认可。

工作报告浅谈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论文篇3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其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精神意义上说是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同时又具有广阔的覆盖性,对亚洲乃至全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化方面的成就更影响持久,这些文化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随着技术迅速的发展和全球市场化的扩展,世界各地区包括中国的地域固有文化也在逐渐地消失。而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区的自然、风土、生态等基础上经过长时间历史积聚形成的特定的一种“记忆”。这种“记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心理、创作内容、创作形式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中国当代艺术不管形式如何,材料为何,其中或多或少都蕴含着中国的传统人文哲学思想,其中最主要的包括老庄哲学、魏晋玄学及儒释道哲学。中国当代艺术是用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去表现最为传统的哲学思想,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得以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当代艺术使中国传统哲学得以传承和延续,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使中国当代艺术具有了独一无二的地域性、民族性。

儒、释、道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千百年正是来儒释道哲学滋养着中华民族,三者互相影响、相互融合。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道教是东汉末年由张道陵根据《老子》《庄子》创立的,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都揉和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特有的哲学思想;释是印度净饭王儿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佛教传入我国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禅宗思想作为佛教的一个宗派也受到庄子思想的影响。

老庄哲学的精髓在于具有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小制大、四两拨千斤……提醒人们应当领悟到:不要总是以常人的思维行事,比如,以大制小、以强胜弱、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这不是妙法,而是常人的拙法,凡事应当尽量追求四两拨千斤、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小制大……这才是妙法。老庄的智慧在当代艺术家的很多作品中有极强的体现。比如徐冰,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游戏感,显示了这位艺术家的机智、幽默,及超出常人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在他的每件艺术作品都有一种很强烈的老庄哲学的智慧。比如《地书》,全书的编著历时七年,徐冰经过七年的材料收集、概念推敲、试验、改写、调整、推翻、重来,通篇没有一个文字,书中全是用各类标识语言和符号描写,妙趣横生地记录下现代城市白领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典型生活。这是一本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译的书,无论哪种文化背景,讲何种语言,只要有当代生活经验的人,就可以读懂。其实书中的各种符号是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是我们都习以为常的,然而徐冰能将这些最普通的符号连贯成一个情境,机智、幽默、准确。还有他的作品《凤凰》,是他鲜有的公共艺术作品,作品采用的是建筑业的废料,一堆建筑垃圾构成了带有中国汉代特色的凤凰形象。用最低廉的材料来创造美好的形象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特征,例如农民画、木板年画等等,然而作者正是希望通过这种材料属性造成一种形式上的比较,粗糙低廉反衬高贵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