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最美信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精选3篇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全省最美信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精选3篇

全省最美信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1

在平凡的接访岗位上书写人生华章—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省信访局XX事迹材料

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上访群众将他看作可以信赖的亲人,同事称他“钢铁战士”、“老黄牛”。他,便是陕西省信访局来访接待二处接访干部---邢展。2024年,他脱掉军装,转业至省信访局,先后在省委办信处、办案处工作,2024年开始从事一线接访工作。近10年来,他接待了近30000多人(次)群众来访,处置服毒、自残、自焚等异常上访40多起,推动解决了500多件信访事项,上访群众为他送来了26面(块)锦旗和牌匾。他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岗个人、最美信访干部、劝返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捧着一颗爱心,耐心接待来访,确保群众满意而归。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信访接待窗口每天面对的大多是弱势群体和有怨气的群众。被人误解、挖苦、讽刺,甚至谩骂的现象时有发生,但他总是耐心地解疑释惑、化解心结,用真情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群众抱着怨气来,带着满意回。”这是他常说的话语,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2024年2月的一天,他像平常一样,早晨7点多就到省政府东门“巡查”,赫然看到省政府大门对面聚集了好多人,职业意识提醒他快步跑去,原来是铜川市三里洞矿区伏某,因邻居纠纷问题被当地派出所处理而不满,把事先准备的两桶汽油浇到自己身上,攀爬到省科技馆门口3米多高的广告牌顶部,手持打火机意欲自焚。在将围观群众劝离到安全地带后,他不顾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爬上广告牌,经过半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耐心开导,伏某终于平静下来。浑身被汗水打湿的邢展将其带到接待室,打来热水帮他擦洗身子,并拿来自己干净的衣服为其换上,买来早点给他吃。经过长达十几个小时的耐心接谈,伏某流着悔恨加感激的泪水说:“邢主任,多亏了你呀,如果不是你,我打火机一按,我们全家人就完啦!……”。

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深夜零点回到家中时,妻子心疼地嗔怪他“就你忙,娃几天都没见到你了”。每当听到这话,他总是歉意地向妻子嘿嘿一笑。

抱着一颗诚心,及时跟踪督办,推动解决合理诉求。

接访重在跟踪督办,既要“息事”,又要“宁人”。多年来,他抱着一颗诚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督促有权处理机关认真调查核实,解决了群众的大量合理诉求。

柞水县王某某在某煤矿井下作业时,不幸被煤块砸伤导致下肢截瘫,因治疗费用问题,他坐轮椅多次到省政府堵门、滞留上访。20XX年4月,邢展第一次接待后,多次协调、督促解决了数万元治疗费用,王某某觉得这小伙子是个实在人,此后便“缠”上了他。于是一有空就到邢展的办公室,要求解决赔偿金问题。邢展不但没有厌烦,而是更加耐心地督办。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协调、督促,最终由矿方一次性赔偿65万元,问题圆满解决。王某某全家专程送来了“厚德载物”牌匾。

怀着一颗热心,认真分析研判,力求解决群体诉求。

邢展工作时间忙于接访群众,晚上便将一天来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归纳,从中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多年来,他撰写群众到省政府上访情况分析100多篇20多万字,对群众来访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完善政策、改进工作的对策建议,解决了大量涉及群体性的信访问题。

咸阳九冶公司中、小学教师多次到省政府聚集上访,反映学校长达5年时间未移交地方管理问题。鉴于九冶不属于中、省所属企业,而是由北京市移交的企业,群众诉求合理,但尚无政策支持,加之涉及咸阳、汉中两市,案情复杂。他认真调研后,专题摘报省政府领导,在领导的关注下,他多方协调,终于在2011年由咸阳市一次性支付勉县4300万元,彻底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加班加点已成为他的习惯,因为工作不能休假他毫无怨言,2024年当母亲病重住院时,他也仅仅回老家陪伴了几天,老人弥留之际,还唸叨着儿子,每每听到家人谈论此事,邢展禁不住潸然泪下,直到老人去世,他也没能见到最后一面。

全省最美信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2

**,男,1973年12月出生,本科文化。1994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乡镇先后任乡财政所长、常务副乡长、武装部长、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人大主席、乡长等职务。2024年12月调任安仁县信访局党组书记;2024年10月以来,任县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2024年12月,兼任县政府办副主任。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不管在乡镇领导岗位,还是担任信访局主要领导,他都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坚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信赖,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

心系群众,着力化解各类信访事项

“群众到县城上访一趟不容易,群众没有事是不会来找我们的,作为一名信访工作者,要像对待亲人一样接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这是**同志对身边的干部常说的一句话,他也是这样做的。

真诚之心和为民服务的责任心,赢得了上访人的普遍信任和拥护。2024年6月,永乐江镇的黄某秀找到**同志,话还没说上几句,就泣不成声了。他一边给她倒开水,一边好言劝慰:“不要着急,慢慢说,只要你要求合理,我们会尽力帮你解决问题的。”原来黄某秀丈夫是洋际供销社职工,2010年因病去世,家中因丈夫生前治病和死后安葬早已债台高筑了,自己又是无业居民,现在上有年迈双亲需赡养,下有年幼孩子要抚养,一家子几乎走投无路了。她要求洋际供销社按政策发放一次性抚恤金和安葬费,聊以渡过眼前难关。听了黄某秀的陈述,他心情非常沉重,知道黄某秀诉求虽然合理,但洋际供销社因未营运早已瘫痪,无力支付职工相关费用。但鉴于其情况特殊,他马上向县委分管领导作了书面汇报,又多次召集县民政局、县供销联社、县教育局、县人社局、永乐江镇等单位组织协调,充分调动各单位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募捐、民政、信访等渠道帮扶黄某秀,并由相关部门对其看病、就业和小孩上学等方面给予帮扶。

真情帮扶不放弃,九年积案终化解。永乐江镇张某春夫妇因其子被人故意伤害致死不服法院判决,自2009年来多次上访。相关部门多次组织人员进行调解,均因张某春夫妇提出过高无理要求而失败。**同志到信访局任职以来,多次到张某春夫妇家中走访,与信访人面对面交流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信访人诉求逐步降低,化解工作艰难推进。2024年1月9日,张某春夫妇等人再次欲上访,他亲自带队查找,找到后与张某春夫妇一同坐硬座、一起吃快餐。火车上他与张某春夫妇促膝长谈,困倦了就车厢小桌上小眯一会。张某春说:“张局长四十多岁的人了,累了就趴在小桌上睡下,没有一点官架子,我相信有这样的干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他将张某春夫妇劝回县后,多次向法院、律师、当地村居干部了解实际情况,多个轮回召集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信访局、县司法局、永乐江镇、大石村等单位与信访人召开协调会,从情、理、法等方面疏导信访人,并针对其存在的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明确具体帮扶措施,上访人冻结九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至此,这起上访9年的信访疑难积案终于圆满化解。

在短短的三年里,**同志共接待群众来访600余批近3000人次,走访群众近1000户次,直接办理重大疑难信访案件近200件,许多积压多年的信访积案在他手中得到终结,许多久访不息的矛盾在他手中得到化解。全县信访工作迅速跃上了新台阶,信访形势出现了新局面。

胸怀大局,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同志在科级岗位上干了12年,又有在多个岗位实践的经验,处理有关复杂问题能沉着应对,特别是集体性上访,经他临场处理的矛盾一般都能化解到位。2024年6月20日上午,他接到县领导电话,说永乐江镇滩头村民因老板超范围开采河沙,镇、村调解无果后正在围堵县政府大门。张局长迅速赶到现场,村民正拉着横幅将县政府大门围堵得水泄不通,个别村民甚至和参与现场处置民警发生冲突,对抗异常激烈,此时围观群众已达300余人,场面非常混乱。面对情绪激动、行为难控的村民,他不顾自身安危,一直站在最前面,做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耐心劝导,终于将上访群众引导到信访局会议室参加调处。为化解该群体性事件,他10多次到相关责任单位沟通,先后4次主持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协商处理,最终该群体性上访事项得到了妥善化解。

着眼长远,不断创新化解信访问题新机制

**同志到县信访局三年来,不断完善领导干部接访模式:2024年底每天安排2名县级领导(1名县委常委和1名副县长)到县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坐班接访,开展农民工资兑付专项行动,这一工作举措得到了市委书记的充分肯定;2024年,针对到县信访问题大幅上升的实际情况,他果断决策增加县级领导接访密度,将以往的每个星期安排1名县领导到县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值班接访调整为每个工作日安排1名县级领导值班接访;2024年又创新推行“1+2+N”接访工作模式(即每个工作日安排1名县级领导和2名县直单位负责人到县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值班接访;乡镇、县直单位每个工作日安排1名副科以上干部在本乡镇本单位轮流坐班接访),该模式先后在市委《工作情况交流》和省信访局网站交流推介。三年来,安仁县共568人次县级领导接访群众4626人次,化解信访问题312件。三年来,他努力探索积案化解长效机制: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创造总结出信访积案化解“五步法”,按责任单位、包案县级领导、县信访联席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议五个层次逐级化解积案。2024年来,运用“五步法”累计化解信访积案200余件,其中省委书记交办案4件,省积案清零专项行动交办案6件,全部办结息访。三年来,他在全市率先开展“三无创建”活动:2024年的创建“无上访村居”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2024-2024年的创建“三无乡镇”活动进一步压实了乡镇主体责任。“三无创建”活动中,村居、乡镇干部及时调解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3600 多起,有效维护了全县社会稳定大局,郴州市电视台对该先行先试举措进行了专题报道。三年来,他还建立健全了县信访联席召集人分片分单位常态督查制度、每半年定期召开全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现场会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正是因为他推行的这一系列创新机制,该县在信访总量每年大幅攀涨的情况下,居然出现了群众信访案件办结率、积案化解率、群众满意率逐年上升的奇迹。

由于成绩突出,参加工作20多年来,**同志多次受到省、市、县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多次年度考核被为优秀领导干部,并记三等功。在他的领导下,近三年来该县均被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县。县信访局连续三年获得县综合绩效、党风廉政建设、优秀领导班子、综治、稳定等工作先进单位。

全省最美信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3

****,男,37岁,中共党员,眉县教育局政秘股股长。2024年元月由县委组织部抽调参与眉县第一批“问题村”集中整建工作,任驻槐芽镇仓房堡村工作组副组长。在驻村期间,马克琼同志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扎实执行眉办字30号眉办发2号和眉组发18号文件精神、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仓房堡村的整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严守工作纪律,注重个人形象。他作为教育局政秘股股长,肩负的工作任务相当沉重,为了落实县上“抽调人员必须脱离原单位工作”的精神,教育局对他的工作进行了调整,由于工作密度很大、人手非常紧张、各个岗位工作量都超负荷运行,对一些必须由他亲自来做的工作,他利用晚上和周末休息时间去完成,确保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整建工作中,做到了两不误。在工作中,他自觉服从槐芽镇党委的领导,把自己当成槐芽镇的一名普通干部。他严格遵守《驻村工作人员纪律》,元月13日就去槐芽镇报到,15日就进驻仓房堡村,一直坚持吃住在村上,按时到岗,还经常加班加点。他非常注重个人形象,从未参与过饮酒、打牌等活动。认真学习农村工作方法,重视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受到村上干部和群众的好评。

二、重视学习,把学习贯穿到整建工作的全过程。马克琼同志非常重视学习,他不认真学习了整建活动规定的学习内容,重点学习了两位书记的讲话、中央1号文件、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党章》以及中央省市关于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等。做学习笔记10000字。纂写学习心得体会一篇。使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方法有了较大提高。他在抓好自己学习的同时还负责包抓了村支部书记王东海的学习,帮助其完成了学习任务,提高了思想认识。同时他还虚心向镇、村干部请教,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经验有了很大提高。

三、深入农户,调查摸底,找准制约村上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为了切实找准村上存在的根本问题,马克琼同志带领组员,利用春节前后农闲和外出务工农民回家过年的大好时机,走村串户、调查摸底、了解民心、民意、民情,摸清了群众最急、最盼、最怨、最缺的事情,找准了制约村上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共走访农户247户(人),梳理归纳出农民急切盼望的为民办实事项目8个,村上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即:“两委”班子严重不团结,长期搞内耗;村民中的矛盾纠纷不能得到及时化解,群众盼望的事情不能得到办理;经济发展没有整体规划,没有主导产业;村容村貌“脏、乱、差”。为第三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抓干部教育,促“将相和”,彻底解决班子存在的问题。在详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马克琼同志与村上两位领导分别谈话,他引用战国时期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使赵国富强的典故,说服他们放弃前嫌,指出各自存在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做法,从党性原则的高度教育村干部要不断提高党性意识、团结意识和奉献精神,勉励其事事处处要顾全大局。终于促成村“两委”成员主动相互谈心、沟通,特别是两位主要负责人从早上一直谈到晚上,长达7个多小时,对过去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不快一一取得了相互谅解和理解。在充分谈话、沟通的基础上,我协助组长主持召开了有村组所有干部、党小组长参加的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开得深刻而又融洽,达到了预期目的。自此,旧有的矛盾得以解决,班子空前团结,配合日益密切,初步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马克琼同志趁热打铁,帮助村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村上的各项制度,理清了村上整体工作的思路,确定了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突破口,制定了村上中长期发展规划。

五、抓办实事,巩固整建成果,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马克琼同志很重视为群众办实事,在解决了班子问题后,他和其他成员一起努力,想方设法为村上办了5件好事,使群众得到了实惠。

(1)、开展致富科技知识培训,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组织村委成员、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观看了《草莓栽培技术》、《猕猴桃栽培技术》等电教片。聘请乡土人才农艺师王世贞为群众讲授农业科技知识,发布农业致富信息。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解决了许多生产技术难题。同时,结合县上农业科技交流会,组织村上100多名党员、群众代表、科技示范户,赴临近乡镇的金果园艺公司、齐镇南寨香菇种植示范村、首善镇三寨奶牛养殖示范村进行了参观学习,使农民们开阔了眼界,得到了信息,学习了种植业和养殖业技术,金果园艺站还为19户贫困户捐赠了19亩地的猕猴桃苗,价值人民币2024余元。

(2)、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年前,马克琼同志和工作组其他成员一起,通过多方协调争取,筹集物资钱款,慰问了10户贫困户,为他们送去了面粉、大米、钱款和过冬的衣物,使这些贫困户也能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同时,指导村组干部建立起了贫困户包抓制度,每个干部包抓一个贫困户,明确包抓的任务和要求,力争年内脱贫。结合县级部门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通过我的积极争取,把仓房堡村列为教育局包扶村,通过资金扶持、项目带动等途径分步解决村上存在的实际问题。

(3)、开展卫生整治,美化村容村貌。他提请教育局出资金2024元,帮助村上衬砌了一条430米长的排污渠,整修了一条660米长的村间主干路,清理了村内泄洪渠内多年堆积的垃圾。彻底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臭水沟”“稀泥路”“垃圾渠”等问题。为群众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4)、为村上争取国家投资项目。结合村上实际,他提请局里为村上小学确定了一个国家投资项目:中小学布局调整项目。计划争取国家投资150万元,建设920平方米教室。并把这个项目列为2024年重点争取项目。为了加强仓房堡小学与范家沟小学并校后的学校内设建设,他还从教育局争取到了资金为该校建起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接受站,今年就可以投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