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杂家吕不韦作文500字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战国杂家吕不韦作文500字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成书于秦统一前夕,是杂家的开山作和代表作,也是先秦最后一部子书;是公元前 240 年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所著,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给秦王朝提供治国平天下的方略,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以儒学为主的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把《吕氏春秋》归为杂家类,杂家是“兼儒、墨,合名、法”的。

《吕氏春秋》作为秦国的治国方略被秦始皇摒弃之后,秦汉时期人们讳言此书,而司马迁却对此书推崇备至,在《史记·太子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两次提到“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并把《吕氏春秋》和《周易》、《春秋》、《孙膑兵法》、《离骚》、《韩非子》、《国语》、《诗》三百篇并列,同视为“大抵圣贤发奋之所为作也”。《吕氏春秋》取先秦百家之长,将儒、道、法、墨、名、阴阳等各家的理论加以改造、吸收,补充到自己的政治实践中来,吕不韦针对当时各家的思想,并依据编纂本书的目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吕书成为先秦诸子理论的总结性著作之一。

吕不韦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居高临下地审视百家,使得吕书在编纂过程中不拘于一家,而是选择各家精华择善而从,综合改造,力求在此基础上成一家之言。吕书是取于众的产物,但它又绝非杂合拼凑、折中综合,因为集腋是为了成裘,取众是为了出一,遍采百家之长,融会贯通,是为了构成一个庞大完整的思想体系,为即将出现的大一统封建帝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