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作文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壮族的作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壮族篇一

我国幅员辽阔,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各地都有不同的民风民俗,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节日习俗,特色饮食。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共有1700多万人。壮族也像汉族一样过春节,不过习俗却大不相同。

壮族的春节,是从除夕,即腊月三十开始的,这是壮族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除夕这天,壮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合家欢聚,喜庆团圆。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等。

晚上,各家在堂屋祖先牌位前设供桌,桌前挂一张美丽的壮锦或者刺绣的桌围,桌上置摆大粽粑、年糕、米花糖及鸡、鸭、鱼、肉等贡品祭祀祖先。同时在家中火塘内燃烧一根耐烧的大硬木,直到第二天都不会熄灭,以示子孙绵延久长、烟火不断之意。

晚餐前,各家祭拜祖先诸神灵;祭毕,便开始吃团圆饭。团圆饭菜肴丰盛,大家开怀畅饮,以酬一年的艰辛和合家之乐,而且这一餐的菜肴要有所剩余,以示“年年有余”。

这天晚上,家家都要守岁,人们等待着子时的到来:姑娘描花绣朵、孩童盼放烟火、老人传授着新歌……子时一到,鞭炮齐鸣,往日宁静的山村僻壤顿时沸腾起来。

大年初一凌晨,各家各户的新媳妇或大姑娘,担起水桶,手持三柱香火,唱着歌,到河边或泉边,将香插上,用红纸包好的钱币作利市往水里投放,挑回新年的头一担新水传说大年初一的水最清纯、最吉利,喝了它,姑娘会聪明伶俐,嗓子也清甜;小孩会健康成长;老人会祛病长寿;有的地方传说聪明的守河姑娘逢大年初一在河水里投放智慧,谁要是先得新水,谁就会变得越聪明伶俐。。

这一天,人们互不串门。早饭后,青少年们穿着盛装,各自相邀同伴好友,就近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乡村也流行舞狮、舞龙和舞春牛等活动的习惯。舞狮队走村串巷,锣鼓喧天,鞭炮阵阵;孩童追随其后,其乐融融。狮子每至一家,主人即以封包相酬,并互道贺语。初一时不杀生,午餐素食,晚餐则吃年前剩余的菜肴。

同时,春节期间,人们也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迎春牛对歌”“抢头鸭”“抬纸狗拜年”“打春堂”等等,热闹非凡。

壮族正月十五没有吃汤圆的习俗,而这一天是吃粽子,特别要吃一种叫做“母粽”的大粽子。在年三十包年粽时,每家每户都在包小粽(相对母粽而言)的同时,包上一种特大的“母粽”,一般重三四公斤左右。年了,吃了年饭,初一初二无事可做,人们就在火炉边慢火煮“母粽”,边取暖边闲聊,边添柴火边加水。不知要添多少柴火,也不知要加多少水,一直把母粽煮得表面绿油油、光滑滑的。元宵节吃“母粽”,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风俗,其寓义深远,一是寓意团团圆圆,美美满满;二是表示新年春节结束,吃了母粽就有精神和力气投入春耕生产;三是预示开年大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正月十五吃完母粽后,壮族的春节就完全结束了。和汉族的春节相比,壮族的春节更有韵味、特色,以及大山的味道。

壮族篇二

壮族春节习俗 

壮族人民除过春节外,还在正月三十日再过一个“晚年”。两个节日同样隆重。节日的早晨,天色将明,妇女们奔向河畔、井台担取新水,这一天,喝的用的,都不能是前一天的存水。过去,有些地区,取回新水后立即过秤,和同量旧水比,如果新水重,就预示有丰收年景。节日期间,有年男女聚集在村处路旁或山坡上对唱山歌。有时竟要连唱三昼夜。在个别地区,青年男女在节日期间还喜欢分队举行抛绣球(用各色布缝制,四角和底部缀有五绺流苏,中间系彩绳。球心充以谷糠,重约半公斤的活动活动。

壮族篇三

每个少数民族都和我们大汉族一样有他们和传统节日,那么壮族的传统节日有

什么

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壮族的春节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四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做糕点、杀猪、包粽子。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多去参加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等文娱体育活动。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等。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岁,直到半夜鸡叫,燃放鞭炮,除旧迎新。过去,有的地方把放鞭炮谓之”招牛魂“(壮语叫”欧魂怀“),意思是老黄牛的魂魄尚散落在田野,把牛魂招回来,新的一年开始,老黄牛又该辛辛苦苦地为主人家效力了。”招牛魂“开始,有的人家敲锣打鼓,吹萧吹笛,整个村寨洋溢着一片欢天喜地的气氛。

2、正月初一、初二

凡来客必吃粽子。壮家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

3、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它的”头“要圆滑。”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4、陇端节

陇端节,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以及附近的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壮族)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现在,陇端街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以及邻近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北宋年间,为了抵制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侬智高率广西壮族揭竿而起,取得节节胜利,建立”南天国“,自称”南天王“,克南宁,破钦州,打广州,势力很大。后来起义军失利,退守富宁。北宋统治者为平息农民起义,削弱起义军力量,把壮族人民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前,壮族人民纷纷集会,伤心叙别,嘱咐乡亲们来年归来团聚。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民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陇端“节。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英姿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到日落。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

5、吃立节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从此以后逐渐形成吃立节。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6、娅拜节

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有传说为侬智高母亲)。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一个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壮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叫作娅拜山。每年到娅拜遇难之日,壮族人民就杀牛宰猪去祭奠她。这样年年祭奠,从未中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节日——娅拜节。

7、壮年

也叫”将也益“,春节叫”将昆“,即汉族节。壮年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十一月末日为除夕,习惯叫”崴谊久“,意为过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称谓)。是日,全寨集资买猪,(有的村寨按户轮流专门喂养社猪)宰杀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谷丰登。

相传古时曾杀人祭社,后来以猪代之,社王棚一般设于村边大树脚下,祭时,由魔公主持,妇女和家有孕妇的男子均不能参加,在社棚前宰猪敬供,集体叩拜,庄严肃穆,不许喧哗说笑,忌穿白色、花衣,否则当年收成不好,禽兽为患。祭毕,将煮熟的猪肉按户均分,各得一串,带回家里作”接魂“敬祖主要供品。从除夕到初三,即敬土地公之前,严禁内外人出入。过年十天之内为节日活动期间,村村寨寨敲锣打鼓,吹笛弹琴,纵情欢娱。亲友互访道贺,青年玩山串寨对歌作乐。有的还给周围兄弟民族送年礼,近邻的苗、侗、瑶、汉等族,前来作客,有的还鸣炮、击鼓、吹笙,表示庆贺,到处喜气洋洋,充满着民族团结气氛。

不过壮年的壮族村寨,则以春节为大年,其活动与当地汉族相同。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

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区却酷

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

壮族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壮族还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壮家烧鸭、盐风肝、脆熘蜂儿、五香豆虫、油炸沙虫、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岜夯鸡等。

壮族的婚姻,有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恋爱自由,但父母干涉包办也时常有。壮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和男子一样都是家庭的劳动力,但仅有男子有继承权。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有些地方还保持这种习俗。壮族女子出嫁日一是梳头:由媒婆、送嫁婆帮新娘梳头,新娘则边唱”哭嫁歌“,从早上哭到离开娘家,有哭”爹娘“、”兄弟姐妹“、”姑爷“等多种哭嫁歌。主要内容有歌颂父母养育之恩,有埋怨生为女孩要出嫁,有埋怨兄弟自己嫁出后独占家产,或是对一同长大的姐妹的留恋等等,曲调婉转缠绵,催人泪下。

“哭嫁”是流传于壮族农家的一种婚嫁习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壮族农家大部分人居住的地方,群山连绵,地势偏僻,交通不便,姑娘出嫁之处,近到2至3里,远则数百里,跨省、跨县、跨乡、天隔一方,一别难见。”相见时难别亦难“,不知何时是归期,思前想后,不禁潸然。“哭嫁”,是勤劳勇敢,淳朴善良,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的壮家人告别家人,答谢亲友的感情流露和

心灵

表白。所谓“哭嫁”,就是姑娘出嫁时,以“哭”代说,倾诉衷肠,表达离情,招呼来宾,告别亲人的一种形式。

姑娘出阁时,要吃“离娘饭”。办酒前夕,由家庭中最年长的女性长辈给姑娘梳妆,打扮成年妇女模样。晚上鸡叫头遍时,在堂屋前举行仪式,焚香燃纸,祷告先辈。先哭祖父(母)、父母、以谢多年养育之恩,表达依依惜别,谓之“开声”或“启声”。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长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时间为三、五年不等。在历史上,“不落夫家”期间有性自由,近代受儒家文化影响,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遭到严禁,违者或离婚,或赔偿一定的财物。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壮族篇四

壮族平常进餐,一般是全家共席,不过有些新媳怕羞,端着饭碗,上面夹些菜,躲到一边用餐。翁姑子媳同桌,座位有严格的规定,正位(靠近神案一侧)为主位,公婆坐:公婆对面为下位,儿媳坐;左右两侧为儿子和姑娘的位子。有些地方稍有变化,如龙脊壮人,吃饭时全家围在火塘周围,正面家公在右,家婆在左。右侧叫普通位,儿子坐。家公对面是他的女儿,家婆对面是儿媳。左侧空着不能坐人,不知何意。这个排法,有着男尊女卑、长幼有别的封建色彩。因此1949年以后除了保留主位作为敬老的一种表示之外,其它位子已经不按照传统的排法了。

平常进餐,幼辈必须给长辈端饭,特别是儿媳妇,要主动打饭。递饭碗时,不能从别人面前递过去,必须绕到老人后侧,恭敬地双手递上,方为知礼。

宴席一般是男女分席,男席在厅堂,女席在后堂。这除了男尊女卑的影响,也因为男人喝酒,女人不喝酒,收席时间不同的缘故。有的老妇人能喝两杯,也可以到厅堂入席。中年以下的妇人,是不能到厅堂入席的。

宴请宾客,壮家极为注重礼节。坐席时,要请年老的客人与主家同辈老人坐正位,主人坐靠近中门一侧,客人在另一侧,年青人要站在客人身旁,先给客人斟酒。然后入座。给客人打饭,饭勺不能碰锅沿发出响声,怕客人以为锅中饭少,不敢吃饱。端饭得从客人后侧双手递上,但中间斟酒可以从席上探过身子,不算违礼。席上夹菜,极讲究规矩,无论荤菜素菜,每次夹菜,都由一席之主先夹最好的送到客人碟里。

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同时也是全村人的客人,各家往往要轮流宴请。特别是贵宾 ,有时一餐要吃五六家。有时候在第一家刚端上酒杯,第二、三家已派人站在身后等待。按壮家规矩,客人是不能推辞的,那怕到第二、三家坐一坐,饮口酒,夹一块肉,主人也很高兴,认为你看得起他。客人在宴席上狂喝烂饮,醉醺醺的,然后满嘴唾沫,胡言乱语,在壮人看来是很失礼的,要被人传为笑柄。

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翘必须敬给老人。

壮族的住房有干栏式竹楼和地居式平房两种。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

到壮族地区旅游,如果碰到壮族村寨有丧事,在征得主人的同意后,可以带上两只鸡、两只鸭或相应的钱物,前往参加葬礼,但严禁触摸死者的灵房。

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

壮族妇女生小孩期间,谢绝外人进入,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柚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娶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壮族篇五

我国幅员辽阔,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各地都有不同的民风民俗,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节日习俗,特色饮食。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共有1700多万人,壮族也像汉族一样过春节,不过习俗却大不相同。

壮族的春节,是从除夕,即腊月三十开始的,这是壮族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除夕这天,壮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合家欢聚,喜庆团圆。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等。

晚上,各家在堂屋祖先牌位前设供桌,桌前挂一张美丽的壮锦或者刺绣的桌围,桌上置摆大粽粑、年糕、米花糖及鸡、鸭、鱼、肉等贡品祭祀祖先。同时在家中火塘内燃烧一根耐烧的大硬木,直到第二天都不会熄灭,以示子孙绵延久长、烟火不断之意。

晚餐前,各家祭拜祖先诸神灵;祭毕,便开始吃团圆饭,团圆饭菜肴丰盛,大家开怀畅饮,以酬一年的艰辛和合家之乐,而且这一餐的菜肴要有所剩余,以示“年年有余”。

这天晚上,家家都要守岁,人们等待着子时的到来:姑娘描花绣朵、孩童盼放烟火、老人传授着新歌……子时一到,鞭炮齐鸣,往日宁静的山村僻壤顿时沸腾起来。

大年初一凌晨,各家各户的新媳妇或大姑娘,担起水桶,手持三柱香火,唱着歌,到河边或泉边,将香插上,用红纸包好的钱币作利市往水里投放,挑回新年的头一担新水传说大年初一的水最清纯、最吉利,喝了它,姑娘会聪明伶俐,嗓子也清甜;小孩会健康成长;老人会祛病长寿;有的地方传说聪明的守河姑娘逢大年初一在河水里投放智慧,谁要是先得新水,谁就会变得越聪明伶俐。。

这一天,人们互不串门。早饭后,青少年们穿着盛装,各自相邀同伴好友,就近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乡村也流行舞狮、舞龙和舞春牛等活动的习惯。舞狮队走村串巷,锣鼓喧天,鞭炮阵阵。孩童追随其后,其乐融融。狮子每至一家,主人即以封包相酬,并互道贺语。初一时不杀生,午餐素食,晚餐则吃年前剩余的菜肴。

同时,春节期间,人们也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迎春牛对歌”“抢头鸭”“抬纸狗拜年”“打春堂”等等,热闹非凡。

壮族正月十五没有吃汤圆的习俗,而这一天是吃粽子,特别要吃一种叫做“母粽”的大粽子。在年三十包年粽时,每家每户都在包小粽(相对母粽而言)的同时,包上一种特大的“母粽”,一般重三四公斤左右。年了,吃了年饭,初一初二无事可做,人们就在火炉边慢火煮“母粽”,边取暖边闲聊,边添柴火边加水,不知要添多少柴火,也不知要加多少水,一直把母粽煮得表面绿油油、光滑滑的。元宵节吃“母粽”,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风俗,其寓义深远,一是寓意团团圆圆,美美满满;二是表示新年春节结束,吃了母粽就有精神和力气投入春耕生产;三是预示开年大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正月十五吃完母粽后,壮族的春节就完全结束了,和汉族的春节相比,壮族的春节更有韵味、特色,以及大山的味道。

壮族篇六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服装,那么,壮族服装风俗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壮族服饰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纺纱、织布、染布是一项家庭手工业。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出来的布称为“家机”,精厚、质实、耐磨,然后染成蓝、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种草本植物),可染成蓝或青色布,用鱼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壮族服饰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饰,男子、妇女、未婚女子的头饰,各具特色。

男装有右襟与对襟两种,右襟衫反膊无领,衣纽从右腋下开至腰部又转向正中,再开出三四寸而止,衣襟镶嵌一寸多宽的色布边,用铜扣纽,再束上长腰带;对襟开胸,长仅及脐的紧身衫,这是在劳作时穿着的。而女装为无领右襟,只是衣袖比男装大些,宽大近尺,长至膝盖,镶嵌绲边,边条有宽细,一般在二三道以上。肩内贴布反衬在外,起缝三线,名叫“反膊衫”。男女衫的扣钮均铜纽或布纽。男女裤子式样基本相同,裤脚有绲边,俗称“牛头裤”。已婚妇女有绲花边的肚兜,腰裤左边悬挂一个穗形筒,与锁匙连在一起,走动时发出“沙啦沙啦”的响声。男子礼服惯穿长袍,外面套上一件短褂,通称“长衫配马褂”,起先是头戴顶圆帽,后来改戴礼帽。到了现代,壮族的穿着衣式已基本现代化,但老一辈人,仍普遍以穿蓝、黑两色为主。

壮族的婚姻,有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恋爱自由,但父母干涉包办也时常有。壮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和男子一样都是家庭的劳动力,但仅有男子有继承权。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有些地方还保持这种习俗。壮族女子出嫁日一是梳头:由媒婆、送嫁婆帮新娘梳头,新娘则边唱“哭嫁歌”,从早上哭到离开娘家,有哭“爹娘”、“兄弟姐妹”、“姑爷”等多种哭嫁歌。主要内容有歌颂父母养育之恩,有埋怨生为女孩要出嫁,有埋怨兄弟自己嫁出后独占家产,或是对一同长大的姐妹的留恋等等,曲调婉转缠绵,催人泪下。

“哭嫁”是流传于壮族农家的一种婚嫁习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壮族农家大部分人居住的地方,群山连绵,地势偏僻,交通不便,姑娘出嫁之处,近到2至3里,远则数百里,跨省、跨县、跨乡、天隔一方,一别难见。“相见时难别亦难”,不知何时是归期,思前想后,不禁潸然。“哭嫁”,是勤劳勇敢,淳朴善良,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的壮家人告别家人,答谢亲友的感情流露和心灵表白。所谓“哭嫁”,就是姑娘出嫁时,以“哭”代说,倾诉衷肠,表达离情,招呼来宾,告别亲人的一种形式。

姑娘出阁时,要吃“离娘饭”。办酒前夕,由家庭中最年长的女性长辈给姑娘梳妆,打扮成年妇女模样。晚上鸡叫头遍时,在堂屋前举行仪式,焚香燃纸,祷告先辈。先哭祖父(母)、父母、以谢多年养育之恩,表达依依惜别,谓之“开声”或“启声”。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长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时间为三、五年不等。在历史上,“不落夫家”期间有性自由,近代受儒家文化影响,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遭到严禁,违者或离婚,或赔偿一定的财物。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

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区却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

壮族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壮族还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壮家烧鸭、盐风肝、脆熘蜂儿、五香豆虫、油炸沙虫、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岜夯鸡等。

1、壮族的春节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四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做糕点、杀猪、包粽子。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多去参加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等文娱体育活动。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等。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岁,直到半夜鸡叫,燃放鞭炮,除旧迎新。过去,有的地方把放鞭炮谓之“招牛魂”(壮语叫“欧魂怀”),意思是老黄牛的魂魄尚散落在田野,把牛魂招回来,新的一年开始,老黄牛又该辛辛苦苦地为主人家效力了。“招牛魂”开始,有的人家敲锣打鼓,吹萧吹笛,整个村寨洋溢着一片欢天喜地的气氛。

2、正月初一、初二

凡来客必吃粽子。壮家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

3、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它的“头”要圆滑。“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4、陇端节

陇端节,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以及附近的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壮族)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现在,陇端街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以及邻近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北宋年间,为了抵制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侬智高率广西壮族揭竿而起,取得节节胜利,建立“南天国”,自称“南天王”,克南宁,破钦州,打广州,势力很大。后来起义军失利,退守富宁。北宋统治者为平息农民起义,削弱起义军力量,把壮族人民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前,壮族人民纷纷集会,伤心叙别,嘱咐乡亲们来年归来团聚。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民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陇端”节。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英姿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到日落。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

5、吃立节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从此以后逐渐形成吃立节。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6、娅拜节

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有传说为侬智高母亲)。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一个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壮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叫作娅拜山。每年到娅拜遇难之日,壮族人民就杀牛宰猪去祭奠她。这样年年祭奠,从未中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节日——娅拜节。

7、壮年

也叫“将也益”,春节叫“将昆”,即汉族节。壮年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十一月末日为除夕,习惯叫“崴谊久”,意为过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称谓)。是日,全寨集资买猪,(有的村寨按户轮流专门喂养社猪)宰杀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谷丰登。

相传古时曾杀人祭社,后来以猪代之,社王棚一般设于村边大树脚下,祭时,由魔公主持,妇女和家有孕妇的男子均不能参加,在社棚前宰猪敬供,集体叩拜,庄严肃穆,不许喧哗说笑,忌穿白色、花衣,否则当年收成不好,禽兽为患。祭毕,将煮熟的猪肉按户均分,各得一串,带回家里作"接魂"敬祖主要供品。从除夕到初三,即敬土地公之前,严禁内外人出入。过年十天之内为节日活动期间,村村寨寨敲锣打鼓,吹笛弹琴,纵情欢娱。亲友互访道贺,青年玩山串寨对歌作乐。有的还给周围兄弟民族送年礼,近邻的苗、侗、瑶、汉等族,前来作客,有的还鸣炮、击鼓、吹笙,表示庆贺,到处喜气洋洋,充满着民族团结气氛。

壮族篇七

壮族是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和南宁等地。我是一个壮族人家的孩子。

人比较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云雾缭绕的青山之上,点缀着一栋栋独具特色的小木楼。有些人家的木楼上雕刻着龙或凤的图案,这代表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木楼市有木板和木桩建造而成的,有些人家的木楼上雕刻着鱼和人的图案,这代表着人都希望全家人能和和美美,年年有余。小木楼一般都为一到两层,以及一个竹条和木桩架成的生活阳台。木楼上方住着人,则木楼下方关牲口。无论是什么样的房子,人都会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上。

壮族人的服饰既精致又雅观,款式各式各样,女子一般着装主调为黑色的,衣领和衣角还有衣袖上都绣着红蓝色的花边,裤脚稍宽,头上包着提花围巾,围巾边上嵌有白色的流苏。小伙子多穿襟上衣,主调也为黑色,腰间系着一条红蓝色的花腰带。

壮族在的山寨里,人们出门或进村,有时会踩着高跷行走。这是祖先传下来的鞋,转租人处于亚热带,常年多雨,道路上都有泥巴,如果穿着鞋在下雨天走路,鞋子的下面就会有一大块泥巴,带泥进屋,实在不卫生,所以人就发明了“非”字形的高跷鞋,在下雨的`时候就穿着他走路,回到家时就把它脱下来放在阳台,这既方便又卫生。

壮族人饮食也是别具特色的,他们自家酿造了米酒、红薯酒还有木薯酒……等,度数都不高。米酒是过节用来招待客人的重要饮料有的人在米酒里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红薯酒是壮家人用来祭奠哀悼的酒,每逢到了清明节,寨子里的人就会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红薯酒,到亲人的坟前祭扫。木薯酒是办喜事用的喜酒,比如说结婚时,男女双方的家人都会举着木薯酒向亲家互敬一杯。

壮族山寨里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即使生活在苦、在困难,他们依然那么乐观、积极向上。这就是我喜爱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