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最后二十年名句 陈寅恪的最后20年怎么样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陈寅恪最后二十年名句 陈寅恪的最后20年怎么样

陈寅恪,请原谅我直称其名,这三个字对于每个历史爱好者来说,就像神一样。之前已对陈先生的各种称号已有所耳闻,仅“教授之教授”一称就足以把其他所有人秒杀。出于对陈先生生平历史的好奇,我拿起了陆键东先生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这本篇幅达到531页的书虽然读起来费了些日子,但是我对陈寅恪先生的最后二十年的人生第一次有了深入的了解。本书发表于1995年,那一年我才三岁,也是在这一年的26年前,陈寅恪先生撒手人寰。 本书作者在写这本书时,虽然本着学术原则,极力不带入个人情感,但字里行间仍旧充满着对文化大师的崇敬之情,同时,又时而流露出对文化大师晚年凄凉境遇的悲愤。书中大量引用陈寅恪先生的诗文来佐证分析先生当时的心境和先生生活中的事件,逻辑清晰,又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陈寅恪先生的崇敬:陈寅恪先生的治史方法之一便是以诗证史。同时又讲了陈先生一生中那些重要的人,不论是一生的挚爱唐筼,红颜知己冼玉洗、黄萱,好友吴宓、陈序经,尊师如敬父的蒋天枢、刘节,善待先生的陈毅、陶铸,还是不辞而别的陈曦,思想偏近马列的汪筏,反咬一口的金应熙,通过对这些人的描述,很好得让人自然而然得得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结论。也通过这个,先生人格之高尚,处世之睿智,看人之精准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生留下的东西虽然不多,但都是先生一生研究史学之精华。他自己也曾经说过:我的著作只留下最重要的部分。 整本书读下来,先生的行为在我心中留下了一种难以磨灭的印象:先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大师,他在当时的社会中可以说得上是鹤立鸡群,也正因此,他在那个时代显得非常的孤寂。不仅仅是生活环境,也是在心灵上。他的心情也反映在他晚年的那部《柳如是别传》中。我也深为先生晚年的困难处境感到难过,生活处境还好说,那些领导对先生的照顾可以说已经很周到了,而困难的学术环境,则极大限制了先生晚年的著述。虽然有黄萱女士这样值得信赖的助手,但是她不是学术出身,毕竟还是能力有限。而且,在文革中又遭抄家,要不是存稿较多,那么先生留在现在的著作恐怕真的凤毛麟角了。 我从本书中得到的最重要的道理,是陈寅恪先生一生治学原则的写照:(以下摘自《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曆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为此治学之原则,先生在1953年拒绝了出任中央历史研究所中古所所长一职,先生在这件事上所表现的气度让我折服。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大师已去,我们的时代也在呼唤着新的大师。但像陈先生这样博学而又具有中国传统读书人风范的大师怕是很难再出了吧。 PS:记下几件事吧,挺有感触的,但是又不好说什么。 【第1句】:程曦走后,中大历史系找了个留美博士生给陈教授读材料,抄板书,他非常激动地说:能给陈教授读材料是我的荣幸!在文革时,他因为这句话遭到了严厉批斗,结局如何,书中未告知,我猜,结局也不用猜了。 【第2句】:历史系刘节在文革时听闻造反派欲批斗陈寅恪,奋然表示愿代其上台,并视之为一种荣耀。 【第3句】:陈寅恪先生有一次因为学校送的票过期,没看成当时京剧名角的戏,把当时上门拜访的广东副省长狠批了一通,这位副省长回去通报陶铸,他们两人极力想让剧团给陈单独演一场,却最终未成,陈一直耿耿于怀。他也曾经拒绝见康生,结果后者(这家伙气度太小)直接不同意出版社出版陈的《论再生缘》。 【第4句】:陈先生最看不得,听不得别人对他进行人格侮辱。中大学生所写的大字报多次对陈进行人品侮辱,如“误人子弟”,陈愤然不再开课;再如“享受特权”“侮辱护士”等等,让陈先生在家中大发雷霆。 【第5句】:陈先生与妻子非常恩爱,他经常对女儿说:妈妈是咱们家的主心骨,没有她,就没有我们这个家。

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怎么样

严格上讲《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说不上是一本人物传记,因为它的文字相当优美;称其为文学作品,又明显对不起作者那认真严谨的考证了。作者陆键东作为中山大学学......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哪有下

在网上搜索吧。我也刚找到的。就是不能在这里传给你。PDF格式的版本,还可以吧

哪里可以买到三联正版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啊,急求!!

孔夫子旧书网。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中,1954年首先攻击他的中山大学副校长是谁?

你看的是新版吧 旧版就有,由于作者被告了,就把他名字和谐了。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光荣与梦想》美

你也喜欢看陈寅恪的书啊? 我认为他是近现代最出名也是最出色的史学家,很多到百家讲坛说课的人都会讲到他的观点的,你想要那书的话去当当或者卓越上看看吧`,如果那也买那就很难搞到了哦~

满意请采纳

请问您还有《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这本书么,如果有能发一份给我么,什么样的格式都行,谢谢啦!

已上传,是PDF格式,如果答案满意,请采纳。

求《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txt

这本书有些沉重啊,电子版的我找过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