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第1句】: 杜甫《偶题》的注解及赏析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

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

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

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

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

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

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

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浪垂:浪得虚名,意思是有真才实学。

骚人:文人,古人以《国风》《离骚》中的风骚代指文人。

江左,邺中:都是杜甫经过的地名。

飘荡:杜甫晚年,四处飘零,没有固定的落脚之处,最后住在一艘船上。

经济:经天下,济苍生,古今异义词。

尘沙一句,用马蜂和蛟龙代指叛军。

诗篇表达杜甫晚年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带有总结性质。所以王右仲《杜臆》说:“此公一生精力用之文章,始成一部《杜诗》,而此篇乃其自序也。”上句“千古事”是指留传久远,关系重大,如同曹丕说的“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句“寸心知”是说对于文章,作者本人的理解感知最为明白。这两句诗虽是以议论入诗,但对仗工整,语言高度概括,而且切中肯綮,含蕴丰富,很有哲理性。

【第2句】: 品千古文章 的下一句

品千古文章 传万世英名

品千古美文;

尝百家肴馔。

品千古美文;

赏万里河山。

品千古美文;

酿绝世醇酒。

品千古美文;

赏绝代佳人。

品千古美文;

对万代佳句。

品千古美文;

解今生烦恼。

【第3句】: 杜甫《偶题》

[赏析] 诗篇表达杜甫晚年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带有总结性质。所以王嗣奭《杜臆》说:“此公一生精力用之文章,始成一部《杜诗》,而此篇乃其自序也。”上句“千古事”是指留传久远,关系重大,如同曹丕说的“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句“寸心知”是说对于文章,作者本人的理解感知最为明白。这两句诗虽是以议论入诗,但对仗工整,语言高度概括,而且切中肯綮,含蕴丰富,很有哲理性。

[原作]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余波绮丽为!后贤兼旧制,历代各清规。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永怀江左逸,多谢邺中奇。騄骥皆良马,麒麟带好儿。车轮徒已斲,堂构惜仍亏,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经济惭长策,飞林假一枝。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圣府,万宇插军麾。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稼穑诗兴,柴荆学土宜。故山迷白阁,秋水忆皇陂。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第4句】: 如何理解得失寸心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来自杜甫的《偶题》,意思是:文章是传之千古的事业,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这句话体现的哲理分为两段:

第一、文章是传之千古的事业,这强调了理论的重要意义,以及众多理论对今后实践的指导作用,这一点应该是比较明确的;既然是理论,也当然涉及意识对存在的能动作用。

第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这句话强调了联系的条件性,即是非得失只有作者自己明白,即这样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同时说明了矛盾具有特殊性,或者可以说明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

【第5句】: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是谁的名句

出自唐诗人杜甫《偶题》一诗里: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第6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释义

“得”指“成功,"失”指“失败”, 寸心:心里,内心。文章是可以流传千古的大事,文章写得好,还是写得不好,作者自己心里知道.。

偶题

作者:杜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

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

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

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

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

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

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

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

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第7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源自哪里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出自唐诗人杜甫《偶题》一诗里: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讲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将文章提到经世治国的高度,从个体来说,杜甫在其另一诗作《戏为六绝句》之二里讲到:“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在文学作品与作者本人割裂后,它进入另一个传承体系,人会身与名俱灭,而文章,却会在百转千回的历史文化长河里,承担不可忽视的承启作用。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对于文章的重视自然是因为文章的重要,文章怎么重要呢?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章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这种程度来认识,还真是少见。文章所起的作用恐怕未必有他说的那么重要,但是他所说的也不无道理。孔子说“一言兴邦”,我看他们的观点还是有传承关系的。秦以李斯《谏逐客书》之故,善待外来人才,国兴而完成统一大业。也可见孔子、曹丕所言不虚。

文章历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诗、词、歌、赋,书、表、策、论,可谓丰“兴、观、群、怨”,各种内容都可以在文章中体现,文章载道、抒情、论理、写意。能写文章自然是了不起的功夫,几千年的时光里,能写好文章、写出好文章的人也是屈指可数的。老庄孔孟、唐宋八家,……。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文章也是如此。必要给人启发和思考,让人有正确的认识、理解,形成明确的方法目标,有妙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文章要有观点,要讲道理,要有情感,析理是为了明道,让读者接受观点;情感是为了吸引读者,让读者能感受到美的享受。“奇文共欣赏,异意相与析”也。

其实写文章似乎没有什么诀窍和秘密,鲁迅说“文章怎么写,我说不出来。”文无定法,所以才会“得失寸心知”。文章也有形成定制的时候,如“四六体”、“八股文”,“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具备了形式的美和完整。不过,对于内容,却都是无关痛痒的套话、虚话、空话、假话,甚至谎话,言不由衷,且事不关民生国计。

文章的作用和意义不是用来装饰什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文章的使命和责任是重大的,不是玩物,不是游戏。“文以载道”,文章对人的解放思想、开阔思路要起到重要作用。要是开启民智的钥匙。总之,文章对人要有好处,要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让读者“开卷有益”。

关于文章的阅读评论及写作,陆机作《文赋》、刘勰著《文心雕龙》。虽然他们那时侯的标准在今天来说有些“不合时宜”了。但是还是很有积极作用的。值得借鉴和参考。如今报刊网络的普及,文章也多的很。因为工作需要,也是因为嗜好,时常阅读。但是好文章却不多见。而今媒体文章惶惶众矣,这其间多的是“官样”文章、“应景文章”、“怀利文章”,……。

写些无关紧要话,说点无妨大局事。文章没有分量,也不深刻,更不具有前瞻性。而且文章变的越来越“八股”,越来越没有新意,索然寡味。这是一个需要好文章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缺乏好文章的代!创造,从哪里开始?青年人,用激情和理智编织美好的未来大文章吧!浓墨重彩写出人生社会的妙文佳构!用才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上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