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佳句什么意思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端阳佳句什么意思

【第1句】: 端阳是什么意思

中国汉族民间的传统节日。

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地腊节等,俗称五月节。时在夏历五月初五。

是日,少女须佩灵符,簪榴花,已嫁女亦各归宁,故又称女儿节。端、初同义,五、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

因午时为阳辰,故又称端阳。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之际。

其始源有说源于纪念屈原、龙舟竞渡、吃粽子、祭龙、“恶日”之说、夏至节等,说法不一。民间流传最广的是第一种 。

从后世端午习俗的内容看,可能起源于“恶日”之所行巫术,后来,附会上纪念屈原的内容。端午时悬挂菖蒲、艾草,插柳,戴朱索、香包,抹雄黄酒,都是为了避邪驱恶。

民间还有挂钟馗像的习俗,也可能与端午节祛邪除祟有关。今满、朝鲜、白、苗、哈尼、纳西、瑶、蒙古、布依等少数民族,也流行此节 ,又各有其风俗 。

如满族的拜天、射柳、击球;朝鲜族的荡秋千、踏跳板;瑶族家家门口挂一葛藤,以驱邪避鬼。

【第2句】: 端阳,是什么意思啊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夏节、重午、五月节、地蜡、中天、重五节等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夏节、重午、五月节、地蜡、中天、重五节等,它与春节、清明、中秋、重阳并列为中国民间的五大传统节日。

多少年来,人们对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是纪念屈原之死,其实早在屈原出生之前就已经有了端午节。这中间主要有2种说法。可后来又出现了8种说法,几种说法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

一是,龙的节日。古代吴越民族(后一部分与汉族同化,一部分流徙到华南成为少数民族)以龙为图腾,盛行“断发纹身”风俗,以表示他们“龙子”身份,每逢端午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祀活动,于是渐渐形成了节日。对此,我国古籍《说苑》、《战国策》以及近代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等著作的考证中,都有详细的说明。

二是,卫生防疫驱恶日。古人称十二个月份中的夏历正月为善月,五月为恶月。据《风俗通义》、《论衡》、《后汉书》等记载,古人认为农历五月为“恶月”,五日为“毒日”.因此时入夏,各类毒虫病菌孽生为灾,瘟疫开始流行。所以古人“不举五月子”,就是不将五月生的孩子抚养成人,以免后患。另据南朝梁宗澶《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俗称恶月”。清朝潘荣坠《帝京岁时纪盛》亦说:“京俗五月。。。。。名之曰恶五月”。富察敦崇所撰《燕京岁时记》则与善月合记云:“京民谚曰:善正月,恶五月。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顾禄所撰《清喜录》也有所记载,为驱恶日。故民间流传端午节插菖蒲、烧艾叶、苍术、白芷,捣大蒜,洒雄黄酒等习俗,就是驱解百毒,避百邪、杀百虫,此风俗一直保留至今。

三是,祭祀屈原。据南朝梁代吴均在《续齐谐记》中写道:“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五月初五)投泊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这一说法比较普遍,几乎家喻户晓。

四是,夏至之说。 据西晋周处所撰《风土记》载:“促夏端午为五月五日,俗重次日,与夏至同.”司马彪所著《续汉书》以及《后汉书.礼仪志》中,也都说:汉代五月初五日的风俗来自夏商周时代的夏至节.隋人杜台卿在其所著《玉烛宝典》中,也有同样的说法.唐代韩鄂所著《岁华纪丽》对此解释得更恰当,文云:“日叶正阳,时当中夏.”意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太阳正合于正阳的位置.

五是,祭伍子胥之说.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投奔吴国,帮助吴王阖闾成就霸业,后来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剑命伍子胥自杀,并命人把他的尸体投入钱塘江中.至此,钱塘江常常发怒,是伍子胥显灵.为了祭祀伍子胥,江浙一带人们每年都要在“五月五日,以迎伍君”,并进行龙舟竞渡和其他一些纪念活动.

六是,勾践操练水师说.据东汉袁康所著《越绝书》载:春秋时越王勾践,在吴国忍辱三年,回国之后,决心要打败吴国,以雪国耻.于是他便在五月五日开始操练水师,后来他率水师终于在公园前476年灭了吴国,报了仇,为昭彰他的坚韧精神,后人就在五月五日举行纪念活动.

【第3句】: 五月端阳在诗句中是什么意思

“五月端阳”即为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第4句】: 关于端午的好词佳句

/view/25【第67句】:htm?fr=ala0_1_1 中下部位

端 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南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律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 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阳采撷(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 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 粉俏媳妇把景撷。 六幺令·天中节 宋 苏轼 端午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满江红·端阳前作(不详) 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 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 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 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 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 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菩萨蛮 宋 陈与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 宋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编辑本段相关谚语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第5句】: 佳句是什么意思,"佳句"的汉语解释

佳句指诗文中精彩的语句或美妙的诗文。

【词语】:佳句

【拼音】:jiā jù

【释义】:诗文中精彩的语句或美妙的诗文

示例:

【第1句】:你要能多记些佳句成语,自然下笔成章。

【第2句】:我们学习中应该集腋成裘,多积累些好词佳句。

扩展资料

佳句的近义词:妙句、精言

一、妙句

【拼音】:miào jù

【释义】:神妙的语句

示例:

【第1句】:他文思敏捷,佳言妙句总是信手拈来。

【第2句】:每天检查儿子作业时,我发现他常常有“妙句”出现。

二、精言

【拼音】:jīng yán

【释义】:精妙的言辞

示例:

【第1句】:南怀瑾老师的50句人生精言,让我受益匪浅。

【第2句】:我们要努力钻研,学懂弄通十九大报告里的精言妙喻。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