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1923年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的演讲》全文与赏析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李大钊《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1923年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的演讲》全文与赏析

李大钊

【原文】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曲折回环,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展,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的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得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得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是非有雄健的精神的,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艰难的境界,那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选自《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赏析】

从该演讲中我们再次领略了李大钊先生优美的语言和乐观浪漫的情怀。《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单这个对比鲜明的题目就足以给人鼓励、警示和启发,它话语铿锵,音韵和谐顺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演讲中,李大钊先没有提到国运如何艰难,而是以两个非常具有文学色彩的比喻来起兴:长江大河历经崇山峻岭时也曲折回环,路途中的旅人也会遇到坎坷崎岖,我们的民族命运也难免会遇到艰难挫折。形象生动,鼓舞人心,动人心弦,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演讲者提出,艰难的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只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发挥扬子江、黄河的气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必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该演讲篇幅虽短,但意味异常深远,文学化的语言独具特色和美感,没有历数国家遭遇的种种挫折,而是在三个美妙感人的比喻中告诉我们,我们的国民并没有为艰难险阻所阻挡,依然勇敢地面对现实,毫不畏缩,不屈不挠,就像长江、黄河那样,穿越千山阻隔,终归大海。对中国革命正处于低潮时的革命人士来说,这次演讲无疑是黑暗中的一缕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