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00字(精选10篇)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00字(精选10篇)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00字(精选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00字(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

一转眼,眼看就要到端午节了,因为今年是闰二月,所以端午节比平时晚了一个月,记得小时候端午都在六一节前的,这两个节在一起,显的颇有特色。

记得,我家后面大坝下有条河。我到现在都忘记它叫什么河好象应该是洮儿河!在它的上游就是我们整个城的人欢度端午节的重要场地。这个完全是自发的,不知道从何年开始。好多年没有回去了不知道今天它是否更壮观。

在我小的时候,每到端午节前夕,家家都叠起五颜六色的葫芦,准备在端午这天早上挂起来,用树枝挂在屋檐上,大门上,远远看去,绿色的树叶,红色的,黄色的葫芦随风飘荡,是那样牵挂我的心,让我今天仍难以忘怀!那似乎就是家乡春天的开始!

我看到别家叠的葫芦是那样的漂亮,羡慕极了,无奈就龌瘥一回,在早上把别人家挂好的葫芦偷走挂在自己家的屋檐下,来满足自己的平衡心。

我和我的几个小玩伴,在端午节的前夕就商量好,在节日的这一天凌晨1点多就起身一同来到河边的大桥上,虽然早,可是这里的人已经不少了 ,我们家乡的习惯,节日这一天是必须在这个河边洗脸的,年轻的人跳起欢快的舞蹈,在那个年代,真是时兴迪斯科的时候,我们不懂就看热闹!顺便折几根柳枝,回家挂葫芦去,由于我当时10岁左右,记得回家的路由于天早的过,好象特别的远。到家后,家里把鸡蛋都煮好了,我们这些孩子纷纷拿出鸡蛋开始磕,看谁的鸡蛋最硬,谁就是最厉害的,这样的推荐到学校进行战斗,通常学校里最厉害的鸡蛋由于舍不的吃,都以放坏为结局。

在外面多年,我始终有个心愿,那就是回老家去过个端午节,去河边洗一下我这好多年没洗过的脸啊,去喝一口家乡河的水!去起一回大早去看看家乡的河家乡的景!去看看家乡的葫芦,顺便偷几枝带回来。现在长大了,过节的气氛也没有以前浓郁了,好怀念以前的日子!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2

很多节日都有各地的风俗习惯,但是我对家乡端午节的习俗记忆犹新、印象深刻。

今年的端午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湘湖游玩。正赶上下孙文华村在举行端午节活动——粽香情浓,我们也积极地参与了活动。虽然活动还没开始,但是场地上早已人山人海。

场子中间放着一张大桌子,桌上摆着传统五黄:黄鱼、黄鳝、黄瓜、咸蛋和雄黄酒。听爸爸妈妈说吃五黄可以抑制霉运,增强自己的精力。场地两边摆着长长的桌子,桌上放着密密麻麻的粽叶、糯米、红枣。

活动开始了!第一场是包粽子比赛,人们纷纷围拢过来,争先恐后地拿起粽叶包了起来。虽然我不怎么会包,但是看着大家的样子,也学着包了起来。在我们身旁有好几个奶奶也在包粽子,她们包得可快了,有的在放糯米,有的在用线把绳子扎牢。她们不仅做法精确,而且动作敏捷,真是太厉害了!包完以后,我们得到了一个香囊包,这个香囊包味道怪怪的,很像艾草的味道。

除了包粽子、吃粽子,更重要的项目就是赛龙舟。走出包粽子大厅,就可以看到湖面上有一条条龙舟飞驰而过,他们敲锣打鼓,仿佛真的是一条条巨龙在向终点冲刺。岸上的人们也纷纷为他们加油鼓劲。划到一半的时候,所有划船手都力气大增,好好像吃了大力丸似的,又过了几分钟,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所有人都用最后一丝力气在拼命向前划。100米!50米!20米!5号船突然发力,一下子超过了其它船,获得了第一名。

我喜欢端午节,不仅因为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还让我感受到各种传统风俗和丰富多彩的纪念屈原的活动。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突然想起儿时过端午节的情景来,而且越想越怀念。

我的老家在云南镇雄的一个山村里。小时候每逢过节,都要高兴一番,因为节日期间,或者父母会给买件新衣服,或者会吃一顿香喷喷的饭。而过端午节时,则更有一番情趣。老家过端午节和别的地方一样,粽子是一定要吃的,此外还要喝雄黄酒。据老人说,喝那种叫雄黄酒的东西可以防止蛇近身。老人们还会将雄黄酒围着房屋洒一圈,也是为了蛇类不会侵入房屋之内,以求全家平安。端午节这天,老人会叫我们到野外去采一种叫扁竹根叶的宽叶草来包粽子。这种草大多生长在竹林里。我家四周有很多竹林,扁竹根叶不少。但是为了采到较宽的扁竹根叶,我们一群小伙伴便会钻进茂密的竹林里去寻找。像猴子一般在竹林里忙碌一番后,我们便乐颠颠的将一捆捆扁竹根叶扛回家,并帮助父母清洗干净。包粽子的时候,看着大人们熟练的动作,我们也想一试身手。

但大人们基本不让我们插手,因为包粽子也要一定的技术,包不好,那糯米就会流出来,煮熟后的形状不好看,吃起来的味道也差得多。经过大人们的一番忙碌后,香喷喷的粽子终于可以享用了。我们那里吃粽子除了用白糖外,很多人家都有一种特别的糖。这种用一种叫甜高粱的杆自己熬制出来的糖,黏糊糊的,特别的香甜。将粽子沾上一点这种高粱糖,吃起来简直就甜进心里去。大人们吃的文明,而我们小孩子们则做不到,狼吞虎咽、满嘴都是黏糊糊的糖,那狼狈形象,而今想起来都会乐。狼狈归狼狈,但开心呀!参加工作后,每年的端午节大多有好酒好菜,可是吃不出童年的那份味道了。儿时的端午节真好!真想再回到老家重温一番童年端午节的快乐。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

我的家乡在东北,每逢过节,很少有当地的风俗特点。现在端午即将来临,读过汪曾祺所写的《端午节的鸭蛋》,才发现家乡里我接触的风俗特点还真是少得可怜。

在东北,既没有:贴五毒、放黄烟子一类的风俗习惯,就连赛龙舟都极少见到。在市内,有一条河,河不宽,也不雄伟,只是静静的流淌而过。但即使有河,在我的记忆中,也从未有过龙舟比赛。以前,端午节还不休息的时候,总会看到有人上山菜艾蒿。在我们家乡,不仅有河,还有一座山,一座我不知道有多大的山。因为,听人说过,这山是连着长白山的,那时,我还不大,感觉这山是又高又大,绵延万里。

在这里,仅有的风俗只有菜艾蒿,吃粽子和系五彩线了。有的人还会给孩子买些香包之类的。我家住在山脚下,高高的楼房,可以看到山的一部分。而门前的马路,则是山上的必经之路。一大清早,就能看到楼下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人,有老人,有青年人,还有一些孩子,但依然是老人居多。路边上,还有人卖艾蒿,一大把拿在手中,不用走近就能闻到艾蒿特殊的气味。接着,走出去上学,书包里放着十来个鸡蛋鸭蛋,准备到学校也同学顶的。大家在学校,互相地拿鸡蛋鸭蛋顶着,还有人把鹅蛋拿来顶的,只可惜,在路上就碰碎了。顶完了,等中午吃饭时,再拿出来,敲开壳就吃了。晚上回爱时,会发现邻居的老人帮着在门上插了一把艾蒿,嫩嫩的,缺了少许水分,但依旧清香。

家乡的端午,虽没有过多的传统风俗,但依旧过得有滋有味,开开心心。就象人一生一样,无须过我的钱财,无须过分的豪华奢迷,也无须过份的锦衣玉食,只要开开心心,健康幸福,还有什么所求呢?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5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气中弥漫这糯米和艾叶的香气,清香宁神,层层的雾气掩映着热闹的气息。

犹记几千年前,那位诗人抱石投入了汨罗江,人们纷纷划船寻找,龙舟,粽香在节日里传承下来。今天的端午是否还似当年那样,龙舟驰骋,糯米粽香。

是否还记得,那一年手包粽叶,糯米在手中回旋,慢慢的绕成一个又一个喜人的粽子,蒸笼的青烟弥漫,江南小镇的细雨朦胧,谁手持艾叶,一曲离散,吹尽了断桥的哀愁,喝尽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黄酒。

说到端午,应该有不少人记得五色线,小小的丝线在手腕脚腕上绕来绕去,绕成一个个五彩的结,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说法也在其中流传下来,下雨天的时候拿下来顺着河水流走,总少不了雨天的诗意。

我还记得家乡的端午节必须是要吃粽子的,那芭蕉叶包裹着的糯米,层层的香气萦绕在鼻翼之间,小心翼翼的剥开粽叶,生怕是破坏了粽子的形状,糯米的软糯香气与粽叶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无穷回味。

南方的许多地方或许还留有着端午佩香囊的行为,这香囊里有着朱砂,雄黄和香药,外包丝布不仅样子玲珑夺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着祈福安康避邪驱瘟之意,在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极。

手包粽子,手采艾草只有亲手才能体会到端午的乐趣。粽香、五色线、艾叶、赛龙舟。这本是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如今却能见的几个又有谁人能知,连那粽子也都是超市里的各色粽粽子的品种也是五花八门,各色粽子争奇斗艳,却也失去了曾经的那种手包粽子的欢乐,民俗在渐渐淡去,哪个才是我们想要的节日。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日吗?对啦!那就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指农历五月初五,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还有一个历史故事呢!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头自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都纷纷划船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老百姓拿来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的尸体免遭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中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传统节日中可以算是很隆重的。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挂香包,划龙舟和挂艾蒿等习俗。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全家都会到外婆家过。外婆都会包许多香喷喷的糯米粽子,粽子里面放一大块肥肥的大猪肉或甜蜜蜜的大枣就会更加香甜可口,耐人回味。吃完香喷喷的粽子后,外公就会拿些雄黄酒蘸在我们小孩子的额头上和头顶上。听外公说,这样夏天的时候就不会被蚊子叮咬了。

现在,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它是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发扬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7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必须会想到端午节。今日,我就来讲一下端午节吧。

一般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伟大的爱过主义诗人屈原投江自尽,被后人所纪念,也有一些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自杀后,被吴王投入江中。总之,类似的传说五花八门,但最流行的说法是纪念屈原说了。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我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向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日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拿我们宁波来说吧,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听老人说这样能够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还没等粽子出笼,馋嘴的我们早已掂起脚,准备大吃一场了。

《我们的节日》一书,还为我们介绍了植树节,劳动节,母亲节,建党节,建军节,七夕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元旦节等节日的来历和活动方式,让我们在愉快的阅读气氛中领略了我们所生活的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节日,对各地的民俗文化有了必须的印象,更让我们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8

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五月五,划龙船,过端午。

这一天又到了端午节,充满粽香飘逸。传说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节飞端午谁自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端午节是中华传统节日,凝聚这老祖先的智慧的结晶。故乡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小孩子的手臂上要寄上午五彩线,带上漂亮的香包,额头上画雄黄酒画一个王字可以祛五毒。

今年夏天我去奶奶家过端午节,看见奶奶正在包粽子。包粽子是很讲究的,需要碧绿碧绿的新鲜的竹叶,散发着淡淡的竹香,闻起来很好闻;“相思豆红豆、甜甜的红枣、浸泡在水里的洁白的糯米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我看着奶奶,轻车熟路的包着粽子。这时奶奶挽起袖子,把一张张粽叶卷成圆锥形,锥底铺满糯米,并且放一些甜甜的红枣红豆等等,并在上面再铺一些糯米。然后熟练地用白线把它包裹成一个一“枕头娃娃似的。我迫不及待地从奶奶手中拿起工具,尝试着包粽子,由起初的包的不熟练到后来的完美。当粽子在蒸笼上蒸熟的时候,我拿起来吃的那一瞬间满口的香甜和对屈原的敬意油然而生。

在故乡我们,吃完粽子还要去看赛龙舟。来到湖畔,看到湖中都是龙舟,队员们个个都在摩拳擦掌,似乎有些迫不及待。直线裁判一声令下,这些龙舟都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的冲出去。队员们穿着红白相间的衣服个个士气昂然。他们头上还带着白手巾,上面写着奋斗,奋斗,再奋斗。在湖边的人们的加油声和紧密的鼓点声中,队员们个个你追我敢的,都要冲向终点获得胜利。

故乡的端午真精彩啊!我还想再过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9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在我们家乡还把端午节叫做“五月端午”,因为它是阴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而我更愿意把它叫做“粽子节”,因为在这几天,我都可以吃到美味香甜的大粽子。不仅如此,端午节的习俗也很多呢。

在我们家乡端午节虽比不上春节、中秋那般隆重,但是家家户户也是很重视的。就拿我们家来说吧,在进入阴历五月初一这一天,妈妈就把提前买好的红葫芦贴在了门口,和窗棂外面。贴葫芦也有讲究,葫芦的口要朝上,我就不明白了,问妈妈为什么要贴葫芦,还要这样去贴。妈妈说:“端午节贴葫芦,挂葫芦是为了趋灾避邪保安宁的。”“那为什么口朝上呢?”“听老人们说是为了把毒虫,灾难全都收起来,让家家户户安宁。”妈妈笑着说。原来如此啊。当然贴葫芦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到了五月,正是蚊虫开始活跃的时候了,家里的老人们,也爱把剪好的葫芦缝在小孩的衣服后背上。在肩头还要缝上一个小布老虎,以求平安。妈妈说我小时候就有这样的衣服,但是我已经不记得了。初一这一天我们还要吃鸡蛋,至于什么原因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妈妈这天早晨要煮上一大盆,家里的每个人都要吃上几个。到了初五这一天,家家门口都插上艾草,也是驱蚊避邪的。晒干的艾草还被姥姥做成了小香包送给我,当然这也是保平安的。这一天重头戏就是吃粽子。妈妈早早的就把米、枣、叶子泡上。泡好后大家就开始包,一个个粽子就在大人们的手中包好了。煮熟的粽子透着叶子的清香,咬一口,米黏黏的,枣甜甜的,真好吃!

我真的很喜欢端午节,更喜欢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美好祝福。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

我一年里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吃鸡蛋面等。据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记得去年端午节一早,我刚醒来,就闻到一股香喷喷的气味。我连忙起床一看,原来妈妈已经把粽子煮好了。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香喷喷的粽子,馋得口水都忍不住要流下来,几分钟,两个粽子就没了影。

吃过早饭,我让妈妈给我准备了几个粽子,用一根小棒挑着,吆喝几个小伙伴,到野外踏青去了。野外的空气真新鲜啊!伙伴们又唱又跳,玩的真开心。玩累了,坐下来品尝妈妈们的杰作,你的分我吃一半,我的分你尝一口,还不时讨论粽子的味道,不知不觉中,带去的粽子被我们全部“消灭”掉。伙伴们带着一路笑声回家了。

到了晚上,我们到爷爷家一起过节。饭菜上齐了,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药酒样东西,还要我们每人喝一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雄黄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过雄黄酒,喝了一口,感觉辣辣的,但心里想着:“这样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么。”

最有趣的是吃鸡蛋面,奶奶把煮好的鸡蛋面端到桌上,弟弟用筷子一挑,整筷的送入口中,还没来得及咬断,我打趣的说:“你们快看,弟弟像不像小白龙吐须呀?”大人们听了,都哈哈哈地笑起来。只有弟弟不知是一回什么事,含着面条既不咽也不吐,东张张西望望,他的表情让我们感觉到更可笑了,我们笑得更大声、更开心了,弟弟也被吓哭了。我们连忙止住笑,逗弟弟开心,不一会儿,家里又传出了爽朗的笑声。

今年的端午节又要来临了,我盼着端午节那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