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高考全国1卷作文精准解析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2023年新高考全国1卷作文精准解析

点右上角关注,可读更多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个题目信息量非常大,可写的点很多,上手容易;但是,题目也有刁钻的一面,如不细心斟酌,很容易被命题者带进沟里,造成偏题离题。

首先,这个题不是用来写体育锻炼的,也不是简单写身体强弱的。它有着一个递进的逻辑链条:身体——精神——国家,即由身体的强弱变化,到精神的强弱变化,再到国家的强弱变化。三种情况都可以独立成篇,但越往后者越优。

其次,可单写至强者因滥用其强转为至弱,以美国为例;也可单写弱者经过增益其所不能由弱变强,如中国;还可以两者对比来写。

再次,“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通过今昔对比,表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带领中国人民,由弱变强的战斗历程。

第四,“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新中国成立后,由穷变富,由富变强,固然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的结果,但在历史的每一个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善于抓住上天送给我们的每一次机遇,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常说的“天佑中华”。

第五,以上的各个方面,用来写议论文,是很好的,用来写记叙文,同样很好,也就是把上述道理用故事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