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14个作文模板(1)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高考作文:14个作文模板(1)

专题一 议论文类结构模板

模板1 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就是把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各层次或角度之间是并列关系,其好处是论证全面,有条理,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运用并列式结构写作时,有四种方法:

1.性质并列。即从“是什么”的角度,列举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事例论证中心论点。

2.理由并列。即从“为什么”的角度,列举几个呈并列关系的分论点。

3.途径并列。即从“怎么办”入手,逐一剖析论点得以成立的条件或途径。

4.结果并列。即从“会怎样”入手,分析事物造成的多样而复杂的结果。

【特别提醒】①每个分论点自成段落,意义相对独立,分论点之间结构并列,一般无因果、轻重、主次之分;②注意各个分论点和论据之间内在的联系,以及彼此间的照应、衔接,切忌罗列与分论点无关的论据;③写作时最好将重要的分论点放在前面,次要的分论点放在后面,使论证顺序更加合理;④分论点要紧扣文章的中心论点,否则会给读者内容散乱的感觉;⑤各分论点在内容上不可有交叉或从属关系。

模板2 层进式结构

层进式结构,顾名思义,就是要层层递进,能够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述,一般来说,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层次。这种结构较之并列式结构,有着更易于深入论述的优点。层进式结构符合人们认识问题由浅入深的规律,不仅能体现作者思维的清晰性,更能反映作者思维的深刻性,能使文章更灵活、更具个性化色彩。一般来说,层进式结构可以分为两类:

1.层层递进。即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考生在写作时不能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而要层层递进;或者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顺序行文。“是什么”指对论述对象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指出问题的实质,点明论述的范围;“为什么”阐释论点成立的理由;“怎么做”指根据论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什么”与“怎么做”是写作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的内容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要平均用力。

2.逐层分析。针对某种不好的现象,挖掘其产生的根源,分析其危害,指出其相应的对策,通过层层分析,揭示问题的本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能使论证更加严密,结构更加严谨,更具个性化色彩

【特别提醒】①层进式结构对各层内容的前后顺序有着严格的要求,各层内容不能随意变更;②在论证过程中,要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步步深入;③要抓住各分论点共同体现中心论点这一关键特征,将各部分、各层次有机连缀成一个具有鲜明递进关系的整体,形成环环相扣、前后协调的论证结构。

模板3 对比式结构

对比式结构,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把两种性质、特征有差异或截然相反的事物加以比较,并通过比较来讲清道理,阐明事物的本质。在议论文中采用对比式结构,可使考生在立论与驳论的过程中分清是非、判明优劣,从而使论证鲜明突出,从而达到深化论点的目的。具体结构如下:

【特别提醒】①必须明确文章的主要论点,不能左右摇摆、模棱两可;②必须为论点选定具有相异或相反属性的论据;③必须找出对比点,然后紧扣论点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④写作时往往对正面论证阐述多些,将其作为论述的重点,对反面论证阐述较少,让其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模板4 引议联结式结构

引议联结的过程,本质上也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这种结构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且严谨的文章。

“引”就是精心挑选引述的材料,提出论点。一般说来,材料不同,引述的方式也不同:文字多的叙述性材料应概述;精辟的名言警句材料要复述;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文字材料要阐述;漫画型材料要对漫画作简洁介绍和扼要阐述。

“议”就是对前面提出的论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论证,使论点确立起来。

“联”就是根据材料广泛联系个人、社会、历史、现实等,全方位、多角度地论证,指出论点的现实指导意义。

“结”就是解决问题,总结全文,深化论点。

【特别提醒】①“引”要自然、不突兀,要简洁精练、不拖泥带水。②“议”要有理有据,有扩展有延伸,或扩展出广度,或挖掘出深度。③“联”要联得自然,不能有刻意牵强的意味;要联到点子上,不要胡乱联系。④“结”要结得严密,让中心论点水到渠成地展示出来。

模板5 六字连珠式结构

六字连珠式结构,由“点”“正”“反”“深”“联”“总”六部分构成,综合运用议论文结构的对比式和层进式,结构严谨且富有变化,说理论证,透彻深入,且便于考生掌握和运用。

【特别提醒】①“点”要简洁、醒目,不拖泥带水。②“深”要注意引哲理、挖原因、辨是非等,尽可能往纵深方向挖掘。③“联”既可以在面上,也可以在点上;既要“联”得紧,又要“联”得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