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得6分被名校破格录取,2年后导师:教不了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原创
他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得6分被名校破格录取,2年后导师:教不了

原标题:他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得6分被名校破格录取,2年后导师:教不了

六月的酷暑天气,全国有数以万计的人在等待着进入考场,而考场外的人关注着高考题目,相较于枯涩难懂的数学理综题,人们更关注的是高考作文题。

在中国的高考历史上,有许多人凭借着作文一鸣惊人。比如说曾经以《赤兔之死》惊动中国的蒋昕捷,又比如说2023年《站在我家的门口》《生活在树上》的作者。当然,还有人剑走偏锋,用甲骨文来写高考作文。

2009年,网上传出一则与高考阅卷有关的花絮,四川有一篇高考作文竟然是用甲骨文撰写的。当阅卷老师看到这则作文时,满脸疑惑,毕竟全中国能毫无障碍地阅读甲骨文的人实在是太少,但本就无人说不能用甲骨文来答题,一时之间,这位老师被难倒了。他只能将卷子交给上面的领导,而领导又往上面交,最终,卷子被放到四川大学一位古文字学专家眼前。

专家对这份试卷进行了翻译,将这则作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完整地转达出来,最终阅卷老师认为这篇作文严重偏题,只给了6分。

当然,媒体不会放过这么大的新闻,很多人称这是高考中做厉害的作文,而考生黄蛉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黄蛉是第二次参加高考,在这次复读中,他结识了老师蒲体超,两人对古文字都爱得深沉,而在日常交谈中,黄蛉了解到复旦大学曾破格录取过一个搞甲骨文研究的车夫,他深知凭借着自己的分数上不了这个学校,只能孤注一掷,以这样的形式来吸引大家的注意。

当时世界上出土的甲骨文有一千多个字,而黄蛉会七八百,因而他在考场上花了一个多小时来写这样一篇文章。知道自己的语文成绩后,黄蛉并未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失望,这本就是一场豪赌,赌输了他也只能接受。谈及梦想中的专业,黄蛉当仁不让地选择了语言文字类型的。

最终,黄蛉获得了428分的高考成绩,受到了西南财大天府学校的通知书,然而,这所学校并没有他想读的专业。

后来,黄蛉去到了湖南大学参加面试,但分数还是影响到了他的录取情况。至于复旦大学,他们只对这个学生提出了鼓励,希望他以后能报考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后来,黄蛉去到了四川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而四川大学对这个学校非常重视,不仅将他调回了本校,还特意邀请了退休的老师来教授他。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教授却在2011年公开表示他很浮夸,根本教不了,不愿意再教授这样一个学生。而黄蛉本人从此失去踪迹,再也没有出现在众人面前。

也许,黄蛉是有真才实学,对甲骨文非常感兴趣,也许黄蛉标新立异,只是为了以特别的方式进入名校,当然,这些只是我们的揣测。但中国的甲骨文研究难度很大,要获得甲骨本身就要一定的财力,而要将那些无人知晓的甲骨文辨认出来更是难中之难,不然中国现如今不会还只有一千多个甲骨文被认出来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