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篇高考满分作文看两个时代的学风和当下学风的堕落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从两篇高考满分作文看两个时代的学风和当下学风的堕落

闻一多先生

高考满分作文一:《生活杂感》

生活杂感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

考试时间:1931年

考生:臧克家

阅卷老师:闻一多

臧克家先生

高考满分作文二:《液体之火》

液体之火

让你

若梦若醒

飘飘欲仙

让天地颠倒

让世界旋转

把人类历史

浇灌的跌宕起伏

将琴棋书画

熏染的色彩斑斓

醉了刘伶

狂了诗仙

张扬了曹孟德

书写了鸿门宴

湿了清明杏花雨

瘦了海棠李易安

景阳冈上

助武松三拳毙虎

浔阳楼头

纵宋江题诗造反

你啊你

成全了多少英雄豪杰

放倒了多少村夫莽汉

歌舞与你相佐

美色与你为伴

催诗情万丈

壮文人斗胆

有人借你发疯

有人借你夺权

有时你只是一个道具

烘托一下谈判桌上的氛围

有时你更像一种暗器

把贪杯的对手麻翻

你呀你

既入朱门豪宅

又进村舍陋院

既流溢皇室的金樽

又盛满农家的粗碗

愁也要你

喜也要你

洞房花烛夜

他乡遇故知

金榜题名时

迁徙流放的囚犯

落魄的文人骚客

得志的朝廷大员

都是你的知己

你的伙伴

甚至

即将上路的死囚

都要你为之饯别

因为你

耽误了多少大事

因为你

弄出了多少冤案

因为你

鲜活了多少逸事趣闻

因为你

催生了多少佳作名篇

更因为你

造就了多少人的肝癌

而魂归天堂

真的是

成也有你

败也有你

生也有你

死也有你

你这浇愁愁更愁的琼浆啊

穷也有你

富也有你

千家万户还都离不开你

考试时间:2023年

考生:哈尔滨三中王玲

阅卷老师:尚未公开

这两篇高考满分作文都是奇文,前一篇只有28个字,后一篇没有一个酒字,但把酒描写得出神入化。两位考生都因文考入名校录取。臧克家被国立青岛大学录取,王玲保送清华大学(注:王玲信息来自网络疯传)。两篇作文的文风则大相径庭。前一篇饱含人生的深刻思考,发人深省,含德之厚,宛如圣贤。后一篇则是满纸屠苏之趣,噱头之能,给人提供的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佐料。如果仅从文采的角度来看,给予这两篇文章以满分是无话可说的,但是,如果从高考的性质来看,问题就大了。

高考是国家选贤与能的大事,高考作文,是要通过考察考生文章反映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以及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和处事方法,从中择优录取政学一体、出类拔萃经世之才。同时,高考作文还有巨大的化成天下、引领学风的作用。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因为,学风关乎国运。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都十分重视学风建设,强调天下学人要学以致用,经世致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倒,受尽磨难而不衰的重要原因。数千年的科举制度,也都是综合考量考生文章的德泽、思想、方法、文采,着力为国家选用经世之才。那些仅有文采的文章,尽管妙笔生花,也不可能被录取,更不可能得满分。这也是中华民族历朝历代栋梁之才层出不穷和中华学风始终行进在健康轨道的重要原因。

作为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应该切实认清自己人师、国师的身份,贯彻国家人才选拨的标准,慧眼识珠,为国家选拨有用之才,栋梁之才。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虽然中国国难空前,但因为有闻一多这样的人师、国师,伯乐相马,臧克家这样思想深刻、怀柔天下的考生才得以成功录用培养,灾难才没有使国家人才断层。没有闻一多,就没有后来的臧克家,就没有《有的人》这种胜过《春秋》的不朽诗作,就没有中华文化的接力繁荣,就不会有新中国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各项事业的突飞猛进。

如果我们把《 液体之火》这种卖弄文墨,游戏人生,不思国是的文章打满分,不但录取的人将来无法治国,学成之后,多半又是为了个人享乐的“香蕉人”,还会把社会学风和国家学风推入玩世不恭的危险深渊。我们痛心地看到,这种恶性传染正在漫延,《 液体之火》在网上久传不衰,大中院校很多学生热衷于精致的个人主义,对国家大事麻木不仁……这样下去,民族复兴还有指望吗?学风的堕落是多么可怕!

把《 液体之火》这样的文章评为高考满分作文,这是对国家选拨人才极不负责任的危险案例并给当下学风造成了恶劣影响。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希望仅此一例,不再有二。也希望社会保持清醒头脑,不再瞎捧,这是要误人误己误国的,再不要干这种傻事了!